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B126号提案的答复 2023-05-29
办理结果:留作参考
主动公开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杨建委两会﹝2023﹞45号
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B126号提案的答复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B126号“关于恢复杨树浦路沿线原有轨铛铛车完善滨江慢性交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滨江慢行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该提案结合杨浦滨江重点区域发展需求,针对慢行交通系统优化提出宝贵建议,对于构建滨江区域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我委高度重视该提案的相关建议,经委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形成基本答复意见。
二、提案建议答复
(一)杨浦滨江南段综合交通发展情况
围绕创建杨浦滨江南段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和世界级滨水区的目标,区建设管理委、区规划资源局、区滨江办等部门坚持规划引领、协同推进,持续推进完善区域交通配套,提升滨江南段地区交通可达性和出行品质,具体情况如下:
1.持续改善路网结构。一是加强对外交通联系,在滨江南段已有4处越江设施的基础上,配合市级部门启动隆昌路越江隧道建设。二是加快骨干通道扩容改造,建成杨树浦路(大连路-黎平路)综合改造工程。滨江支路网不断完善,已建成江浦路至杨浦大桥区间路网,及大桥东侧广德路及安浦路部分路段。三是构建互通互联的立体交通体系,大桥以东规划核心功能区和滨江沿线功能带设置地下车行连通道,打造与地区高能级、集聚式发展相匹配的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2.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一是强化轨道交通支撑,建成投用4号线、18号线等垂江线路,配合市级部门开展轨交24号线前期研究,优化沿江方向轨交的规划。二是优化骨干公交通道布局,杨树浦路为东西向主通道,目前有28路、135路、853路等近10条线路途经设站并接驳轨交,调整优化103路公交接驳轨交12号线爱国路站。三是建成投用秦皇岛路码头公交枢纽,同步开展其他滨江公交枢纽建设方案研究。
3.打造杨浦滨江南段全龄友好慢行交通示范区。规划通过路网建设改善与滨江的慢行联系,结合大桥公园、公共绿地及开发地块内公共通道、地下连通道和空中连廊等增设垂江通道,尽可能缩短公共空间出入口间步行距离。同时,提升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水平,及时优化观光车运营线路,加强滨江区域非机动车管理,打造安全舒适、便捷可达的活力慢行环境,满足慢行出行需求。
(二)关于恢复杨树浦路沿线铛铛车建议的研究
区各相关部门高度关注滨江交通出行需求,开展了杨浦滨江交通组织研究:未来杨浦滨江地区以商办通勤出行为主,兼顾休闲交通。其中,通勤出行特征为工作日潮汐性明显、路线固定;商务出行特征为工作日全天均衡、路线不固定;文化休闲出行特征为休息日相对集中到发、弹性强。慢行交通主要承担轨交集散及各个地块之间的近距离联系,地面公交承担轨交与较远地块接驳。为满足未来杨浦滨江沿线通勤、旅游需求,需要构建轨交+公交+慢行多层次、多网融合的交通体系。
同时,区各相关部门正配合市级交通部门研究全市中运量(有轨电车或71路模式等)线网布局规划。由于杨浦区为中心城区,区域内公交线路由市道运局根据客流需求、现有公交服务能力等因素综合设置,区交通部门主要进行意见反馈。我们将结合安浦路贯通和周边地块开发情况,及时向市级部门沟通建议考虑安浦路的地面公交安排,并合理选择制式与外观,展现杨浦滨江百年工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