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杨浦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工作进展和202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2021-06-09

杨府〔2021〕13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及各相关单位:

《杨浦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工作进展和2021年工作计划》已经2021年4月8日区政府第1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日

 

 

 

 

 

 

杨浦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工作进展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5月8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杨浦区积极响应,结合杨浦实际,形成了《杨浦区关于积极发力数字新基建、培育在线新经济 打造发展新高地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

一、2020年工作进展

根据《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年度任务分工,2020年涉及我区的8项具体任务均已完成,我区《行动计划》明确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建设4个重点推进领域和14项具体工作得到有效推动,具体推进情况如下:

   (一)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 5G 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2020年底建成5G基站超过1500个,实现5G基站建设区域全覆盖,累计申报5G应用创新示范项目15个,其中交通物流领域1个、智慧教育领域6个、健康医疗领域5个、城市管理领域2个、智慧旅游领域1个。申报5G应用研发创新基地1个。开展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打造“物联、智联、数联”融合的物联专网,建成全国首个新型城域物联专网。推动智慧滨江建设,完成了构建全量数据、全景视角、全域管理的滨江BIM数字交付系统,BIM模型已经接入了60%的在建工程。(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规划资源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滨江公司)

2.推动北斗卫星时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天地一体化的北斗高精度全球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20年新建和改造基站462个,租用2颗GEO卫星进行北斗增强信号播发测试。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关键算法、技术的攻关工作,主要攻关高精度完好性增强服务平台及播发系统关键技术,服务端算法完成北斗2代卫星SSR数据服务研发,初步具备北斗2代卫星精密单点定位服务能力。(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

3.全面推进政务外网改造。发布了《杨浦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提升骨干网性能至100Gbps、提升委办局至骨干网的带宽10Gbps、增强各接入边界的安全性、使用SRV6和MPLS VPN技术实现一网双平面架构、使用IP双栈技术协议全面支持未来5G网络和物联网的发展需求、建设区级网络安全监测平台以实现对区电子政务外网的全面监测,做到实时监测、实时告警、即时处理等要求。完成杨浦区电子政务云整体搭建,杨浦政务云在用系统54个,使用计算资源服务CPU 1235核、内存3990G,存储资源服务364T。(推进单位:区大数据中心)

(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4.上海市超精密运动控制和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重大02专项“浸没光刻机亚纳米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光刻机运动控制技术研发”等项目;承担上海市科委“揭榜挂帅”项目“高端嵌入式运动控制系统A”;申请国内发明专利7项,申请2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6项国内专利;发表7篇SCI论文;推动产业化落地,在杨浦区注册成立了上海精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5.上海市极端光学制造与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初期,承担中国工程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烈性病原核酸全程柔性检测单元及系统”;开发的国产化高端数字化激光干涉仪,“具有抗扰动功能(QHL)的超高精度平面绝对检测技术”项目荣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研究成果“大视场低畸变高分辨率全景视觉系统”“可穿戴小儿黄疸光疗衣”分别荣获第47届日内瓦发明展览会金奖、铜奖。(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6.类脑芯片及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平台聚焦于类脑芯片研发的基础能力建设,完成了类脑芯片设计、验证及测试平台、芯片应用场景大数据平台、AI超算中心、光子计算测试平台等重要基础建设任务。在类脑芯片核心IP开发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方面布局了多个研发项目,成功引进曦智科技、芮启、筏度等一批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公司。(推进单位:区科委)

(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深化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链接全球技术转移网络、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全球技术转移渠道四级体系覆盖全球五大洲、35个国家及地区,新增海外合作机构10家,累计直接合作机构超过80家、新增国际渠道80个,新增海外专家90位、海外渠道协同平台累计汇聚服务机构42家、推进海外项目对接34个,落地案例6个,年度意向金额5000万元。(推进单位:区科委)

8.积极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优刻得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项目入选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批重大项目清单,累计完成投资5066万元,完成平台所需的AI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一系列产品开发工作,实现了平台的系统可扩展性和计算能力。(推进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

9.高效推动“两张网”建设。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逐项规范完善本区在“一网通办”公开的3860项行政权力事项及286项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量身定制各职能部门“双减半”目标。通过在线“一页申报”、部门“一网联审”、线下“一口进出”,40个主题事项实现“证证联办,一次办成”,为开业企业办证时限平均压减75%。

对标市“一网统管”任务清单(2020-2022年),杨浦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内容整体并入区“一网统管”建设工作。“一网统管”一期项目建设范围为杨浦区控江路街道、大桥街道,延吉新村街道、新江湾城街道、平凉路街道共5个街道。建设内容包括:智慧城市区级指挥中心,街道综治(网格)分中心,小区微卡口智能监控及管线,社会面视频接入,道路面智能监控及管线,街道智慧应用,智慧消防,运维平台系统,非机动车棚改造,杨浦智慧滨江等10大类。目前该项目已于2020年3月验收完成,并正式进入服务保障期。

加速布局物联感知“神经元”。2020年新建小区微卡口监控2246路,其中443个小区2052路视频监控数据已接入公安云,上云率达91.36%。实现微信开门、公共卫生间、电梯监控、明厨亮灶、车载摄像头、小区监控、烟感探头、电控门、二次供水、远程抄表、睦邻中心户外电子屏、寻根签到、电子围栏、河道治理、3DGIS&BIM等29项社区物联网应用落地,已实现联网终端数超过2万个。

(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应急局、区大数据中心、区城市运行中心、各街道)

(四)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建设

10.大力推进公用充电桩建设等交通新基建项目。落实《关于杨浦区促进“新基建”建设开展新能源充(换)电设施示范应用的实施方案》,加快完善区域内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发挥首个快卜新能源储充检城市示范网点落户杨浦的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开展居民社区建设智能充电桩、实施自(专)用充电桩共享改造、开展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严格落实新、改建项目按照相关标准落实充电设施建设,超额完成2994个公共充电桩建设(其中快充桩163个),充电桩总量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超额完成2处新能源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完成2个住宅小区停车综合治理示范项目。(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

11.有序推动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建设。北斗高精度时空信息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在智能驾驶应用领域,千寻位置与广汽新能源联合宣布,全球首款北斗高精度定位5G V2X智能车发布并正式上市。加快智能汽车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云平台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关键算法、技术的攻关工作。联合阿里巴巴平头哥公司自主设计研制面向智能物联网的北斗高精定位消费级芯片;打造杨浦滨江南段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启动杨浦滨江地区停车诱导系统布局规划,构建多元连通、品质高效的交通组织系统,提升滨江地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和能力,均衡地区停车需求,缓解区域停车矛盾,已完成初步方案。(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应急局、滨江公司)

12.优化智能终端布局。积极配合市商务委开展新一轮商业网络布局规划,推进智能新终端建设,扩大智能取物柜、智能回收站的覆盖面,支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布局,着力提升智能化、集成化和综合化服务功能。我区现累计完成智能快件箱1071个,生鲜前置仓数量20个,智能回收柜154个。(推进单位:区商务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局)

13.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根据社区EHR五级标准,对区域卫生平台进行配套的升级改造,搭建了区域统一的健康档案平台和区域双向转诊平台,升级改造了区域健康档案浏览器、“1+1+1”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智能提醒系统等。完成区属21家医疗机构医疗付费“一件事”改革,依托市大数据中心“随申办”平台作为总入口,全力打造“基于信用无感支付”的信用就医新型服务体系。尝试互联网便民惠民应用。依托“上海杨浦”APP做为互联网入口,全面整合杨浦区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拓展医疗便民服务功能,为全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专业、智能的健康服务。居民可在平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预约挂号、慢病管理等便捷服务。目前儿童疫苗预约功能已正式上线试运行。(推进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14.推动新型数字化学校建设。持续推进68所中小学参与的“创智云课堂”项目和20所小初学校参加的数字教材研究和应用项目。疫情期间,定期向区内学校教师推送空中课堂教学视频和来自于“创智云课堂”平台的教学资源。着力贯彻市教委文件《关于组织开展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深入学校调研,厘清学校现有信息化设备、环境和信息化应用平台,辅助学校制定初中强校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强化每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将特色课程数字化。推进5所区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建设和4所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培育校的建设,完成2所纳入市初中强校工程的学校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1所高中特色学校创建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单位:区教育局)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牢牢把握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重大战略机遇,深刻领会《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精神,根据《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总体工作要求,进一步对照上海市“新基建”2021年重点工作和我区《行动计划》,结合区域实际,以“新规划”为引领,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加大力度持续推进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建设,为推进杨浦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全面转型助力赋能。

(一) “新规划”引领,筑牢数字新基建底座

1.高标准编制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对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为着力点,统筹布局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优化布局边缘计算节点,统筹推进各类数据中心建设,结合区内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在线新经济服务、文娱直播等产业方向,按需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充分结合电信运营商企业通信局房、电网变电站等设施开展边缘计算节点布局,同时在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上,适度超前预留边缘计算节点所需的空间、用电等配套资源。聚焦“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大创智—五角场数字化生活新地标等重点区域,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产业业态,科学谋划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规划资源局、科创集团、滨江公司)

(二)落实“立标杆”导向,加速实施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推进全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G综合杆基站176个,推动本区内5G创新应用发展。落实2021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为困难家庭免费升级百兆宽带”,完成4.4万户计划指标。推进具有杨浦滨江特色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智慧城市应用。实现滨江“双千兆”网络覆盖,力争将杨浦滨江列入上海市5G建设应用试点示范区域。(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规划资源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滨江公司)

3.支持北斗卫星时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基础上,增加建设全球北斗地基增强站,突破基于北斗的卫星信号星基播发/增强等关键技术,研制建设天地一体化的北斗高精度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卫星播发”的数据播发服务体系,形成静态毫米级、实时动态厘米级、快速定位分米级/米级等多层次北斗高精度定位全球服务产品,推动“全国一张网”向“全球一张网”拓展。(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

4.提升“一网双平面”新型政务外网及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提升网络基础支撑能力,全面完成区内所有委、办、局、中心、街道共计700余个接入点位千兆接入,汇聚节点和核心节点设备100G链路互相冗余,全面建成市、区两级“千兆对接、万兆扩展”的光传输网络通道。完成政务外网双栈改造,实现IPv6和IPv4转换节点的搭建。完成安全管理中心和安全监测系统部署,根据联网对象及承载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网络安全区域和边界,实施不同强度的安全保护。以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在现有的政务云平台的基础架构上,合理分区分域,汇聚20+杨浦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字赋能企业,构建“一云多域”环境,部署医疗行业域、教育行业域和企业域等行业云,实现政务云与行业云的有效融合。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体系建设计划。建设集大数据采集、存储、治理、分析、管理和应用于一体的区大数据能力平台。构建实时更新的数据仓库,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形成数据服务生态系统,建设综合数据库体系,推进全区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构建大数据安全体系,通过全方位监控保障平台数据传输的可靠、安全、高效和事件行为的可回溯性。打造数字化平台大数据安全大脑,使“数据能看清、风险能感知、安全可管控、泄密可追溯”,让数据共享交换更安全,数据价值释放更充分。(推进单位:区大数据中心)

(三)落实“树优势”导向,持续推进实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5.支持上海市超精密运动控制和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复旦大学加快工程化开发进度,将工程中心研发的各个项目实现快速产业化,针对中心高精密执行器、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运动台和磁悬浮隔振台四个平台的布局,设立重点研发培育项目。(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6.支持上海市极端光学制造与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上海理工大学建设光学检测平台、光学制造平台,包括纳米压印平台、光流控芯片制造平台,为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人工智能类脑光电芯片、光流控医用光学仪器、新型显示与成像等项目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建设光流控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平台,深入与上海交大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国内知名医学高校和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全面的“医工交叉”合作。(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7.支持类脑及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并拓展专用应用模组开发,实现工具链商业应用,实现类脑芯片设计、IP设计、接口设计等技术服务转化。完成模拟运算芯片设计、IP设计。实现类脑芯片研发关键指标的测试评估服务。实现特定类脑芯片应用场景的系统集成、类脑算法与大数据验证服务。(推进单位:区科委)

(四)落实“促转型”导向,高效实施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8.深化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设。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整合国际国内各方资源,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构建技术转移海量数据库,加快重点产业交易机制和交易系统建设;打造产业技术验证评估和产业集群培育平台功能。加快信息化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功能载体改造,与产业龙头企业共建技术验证平台,配置先进的科学装备、形成验证评估及技术再研发实验协作网络(专家库、知识产权库)。(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9.深入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支持优刻得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基于云端的人工智能服务体系,提供包括数据标注、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模型评估、在线服务等在内的多功能一站式服务。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算法评估平台、数据标注工具平台和数据处理计算平台等的开发工作。(推进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

10.不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从“随时办”向“随地办”转变,加强移动端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完善“随申办·杨浦旗舰店”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移动端政务服务矩阵,整合部门、街道政务服务应用,建设“掌上服务”品牌窗口。优化基层网络保障水平。提升在线办理率和全程网办率,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政务服务移动端和业务专网“三整合”。统筹整合政务服务应用。在优化市场环境、保护市场主体、提升政务服务、扩大公共服务、加强监管执法、完善法制保障等方面持续优化升级。完善“电子证照调用”和“数据核验”模式,做实“两个免于提交”,进一步拓展“随申办”场景应用,让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办事时间进一步压缩,落实“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次数”。(推进单位:区大数据中心)

11.不断提升“一网统管”治理效能。着力打造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人工智能中台三个中台,初步形成以三个中台建设为基础的城运平台业务、数据和人工智能赋能能力,全面启动跨部门应用开发。以“多格合一”为主线,初步搭建街道城运平台,围绕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梳理主要场景事部件清单,推动相应的流程再造,提升街道层面城市运行管理能效。统筹本区城市运行各类应用场景开发上线,围绕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打造城市关键生命体征监测与预警、12345智能分析与管理等城市运行重点场景。建设城市运行体征指标监测和分析体系,统筹推动主要城市运行体征预警阈值的逐步细化落实,充分接入和汇聚城市重点体征监测感知单元,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初步形成城市运行关键体征的实时、准确监测与智能预警能力,逐步实现“感知跑在报修前”。(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应急局、区大数据中心、区城市运行中心、各街道)

(五)落实“优生活”导向,加强实施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2.扎实推动新能源终端布局落地。支持上海快卜在杨浦区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停车、智能充电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土地出让征询、建设工程配建停车场(库)的方案审核及竣工验收等建设环节中严格要求按比例建设充电设施,并在竣工验收前相关运营商接入市级平台;在公共停车场库经营备案许可中,要求新开业场(库)须将竣工验收意见中的充电设施建设要求落实到位,同时在既有场库备案中要求逐步提升充电设施配建比例;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1年内新增400个公共充电桩,完成1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

13.持续推进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在智能驾驶、无人系统、手机和移动终端设备等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支持千寻位置在湾谷科技园落地车路协同应用。对标滨江地区“世界级滨水会客厅”整体定位,构建停车中心管理平台、布局停车数据发布系统(三级诱导屏)、数据传输通信、停车场入口拥堵检测等,打造便捷高效的停车诱导系统。(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应急局、滨江公司)

14.加快智能终端布局。加快智能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商米科技等企业研发和普及面向商业全场景的物联网设备,包括智能收银设备、自助设备、AI 摄像头、电子价签、商用网络设备等,构建物联网云平台,为实体商户开展移动/刷脸支付、O2O 外卖、小程序营销、电子商务、在线直播等在线化业务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支持爱回收、趣致网络等重点企业在区域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社区等布局智能售货机、无人贩卖机、智能回收站等各类智慧零售终端,着力提升智能化、集成化和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单位:区商务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局)

15.完善“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和完善杨浦区信息惠民应用服务体系,以“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方式促进有序医疗格局的形成。推进人民城市为人民杨浦医疗健康服务样板项目的申报,重点围绕基于“互联网+”的便民惠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基于“一件事”的杨浦医疗健康配套建设。全面完善区内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功能支撑体系,按照健康档案应用水平五级评级标准继续全面推进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上云工作。(推进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16.推动新型数字化学校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变革教与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技术融入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以学科育人为主目标,加强资源整合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以数据分析为主支撑,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精准教学评价。以技术应用为主渠道,提升面向未来的师生信息素养。重点打造 “共享互动的信息化服务”、“创智云课堂”教学、“同创空间”课程资源等3个平台。推动第三批市标杆学校培育校、特色高中创建校的建设。(推进单位:区教育局)

(六)加强组织保障

17.加强组织领导。依托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及其工作专班,强化数字新基建工作的整体统筹推进。强化责任落实,对涉及数字新基建的区域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报告机制,并由区政府督查室加强跟踪督办。(推进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

18.加强政策保障。根据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统筹协调产业政策和专项政策倾斜聚焦区域数字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放大区级建设财力和各类专项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数字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投入力度;鼓励特色示范场景应用和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一批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产业化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式创新平台落地。(推进单位:区财政局、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投资促进办)

19.加强融合发展。坚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发挥大学校区的科技创新作用,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联合攻关;发挥科技园区的产业主体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发展;发挥公共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广应用场景落地。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在数字新基建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