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2024-08-27
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关于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为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使命任务在杨浦落地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聚焦“创新四力”升级“四大服务”杨浦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实施方案》以及《上海市司法局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举措》,有效回应经营主体法治需求,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暖城区,结合杨浦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法治保障支撑力、法治环境吸引力、法治辐射影响力、法治服务供给力,更好提升经营主体对本区营商环境的法治感受度和满意度,为杨浦奋力推进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重点任务
(一)紧扣市场需求和经营主体期盼,以更优的制度环境强化法治保障支撑力
1.发挥“三点融合”机制作用,推动各类经营主体法治需求有效表达。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结合,依托基层法治观察点、立法建议征询(集)点、人民建议征集点“三点融合”工作机制,深入一线倾听各类经营主体意见建议,着力打造聚合型、高水平、专业化的民意表达平台,推动建议交换、沟通协调、问题研究、成果落地,让各类经营主体普遍性需求和针对性意见能够反映到相关立法项目、政策举措当中。
2.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工作。贯彻市级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协同配合,组织专门力量推进落实。严格落实“开门清理”要求,做好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后续跟进管理工作,持续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基层法治观察行活动,依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二)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以更优的监管举措增强法治环境吸引力
3.促进监管提质,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深入实施“信用修复告知书、法治体检申请告知书与行政处罚决定书”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机制,积极构建“执法——修复——合规”监管闭环。推进全区各执法领域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制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领域裁量权基准指引。持续推动各行政执法部门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制度。落实本市规范行政检查的相关规定,督促各部门按要求公开年度行政检查计划,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努力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4.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便利经营主体办事。推进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工作,会同区发改委等部门全量、准确、及时归集行政处罚、许可、给付等领域经营主体违法记录信息,落实经营主体异议快速处理机制。按照全市部署,完成新增实施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落地实施,落实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为企业办事减负增能。
5.发挥复议监督作用,防止和纠正影响营商环境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坚持开门办复议,落实涉经营主体行政复议申请“容缺受理”机制全覆盖,推进行政复议基层服务点的涉经营主体复议咨询、调解、指引、申请便民转送等服务,在创谷、湾谷在线新经济聚集园区分别设置涉企复议服务点。提升涉经营主体行政复议案后治理效能,就涉经营主体相关行政复议案件,向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督促行政机关对照落实整改,调整优化面上管理服务措施,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
(三)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宣传,以更优的治理环境扩大法治辐射影响力
6.落实普法责任制,抓好利商润企重点人群。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纳入本区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重点普法项目清单。结合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法宣节点,策划系列专题活动,举办“小微企业法治沙龙”、法治主题讲座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执法”普法责任制,立足各经营主体视角,引导相关部门将实时普法、精准普法、以案普法融入涉企服务、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中,推动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7.紧扣涉企法治需求,优化安商强企治理环境。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优势,依托线上线下平台,重点围绕企业管理、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动员各成员单位开展“送法进园区”活动。重点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持续深化法声昂“杨”品牌效应,分季度围绕信用修复、新业态消费纠纷化解、数字经济犯罪典型案例等内容,制作推送专题解读节目。持续发挥以案释法实效优势,立足司法实践,针对企业经营中常见的买卖合同、金融借贷、股权转让、合规建设等纠纷,编发涉企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助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四)满足多层次法治需求,以更优的创新举措提升法治服务供给力
8.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可及性和便捷度。将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本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设立涉企服务窗口,推出涉企服务项目清单和涉企法律服务产品。打造涉企法治服务实体平台,在创谷、湾谷建设法治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多元法治服务。优化8个园区工作站和2个水上工作站运行模式,在杨浦滨江及辐射区域布点建设数字律所,推出微信小程序,为企业提供7×24小时法律服务,让公共法律服务指尖可达。深化公证“四双一”利企惠企机制,搭建公证与区内重点企业、特色产业对接平台,以公证管家模式帮助企业重点项目平稳运作。深化“一次都不跑,最多跑一次”公证场景应用,压缩公证办理期限。与长三角范围公证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利用远程视频业务应用场景,化解企业异地办证、取证等问题。积极培育商事调解组织,探索建立“调解+公证”赋强工作机制,提高涉经营主体解纷效能。
9.做强律师事务所品牌,提升为企专业法律服务能级。加大品牌综合型和品牌专精型律师事务所引入和培育力度,形成律所品牌方阵。加强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律师事务所“走出去”,支持律师行业对法律科技产品研发和应用,满足市场对高端优质法律服务的需求。
10.加强企业合规经营指引,提升经营主体主动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持续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排摸企业服务需求,组织优质律师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公益法律服务。依托随申办“法治体检”线上专区平台,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助力企业防控和应对法律风险。围绕本区重点产业发展,聚焦高频行政检查事项、行政处罚事项和企业疑问较多的事项,推动出台企业生产经营重点监管事项指引,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更加清晰和更具操作性的参考。
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
2024年8月27日
- 一图读懂杨浦区司法局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