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第C133号提案的答复 2019-05-28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对区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

C133号提案的答复

 

杨浦区台胞台属联谊会

你们提出的政协第C133号“关于杨浦民国建筑风貌长廊建设的几点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摸清底数,加强文物建筑保护

“大上海计划”又称“新上海计划”,现位于江湾历史风貌区内,是近代上海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的城市发展规划。该计划以江湾为市中心区,建筑道路、市政府大楼和其他公共设施。其间因日本侵略而被迫停工数次,1937年淞沪会战后,该计划被迫停止实施。

目前“大上海计划”留存的文物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图书馆、旧上海市博物馆、江湾体育场、旧上海市立医院、市卫生试验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以及区文物保护点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业材料试验所旧址、市光路132—176弄住宅、虬江码头、中心公园等。

为有效落实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管理要求,我们注重历史资料以及工程资料的收集,做好文物建筑的档案制定。

二、重视安全,做好文物行政审批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大上海计划”相关文物建筑基本属于国有,如需修缮,应有责任单位根据相关行政审批流程依法向相应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申请。

为了加强文物安全管理,我们不断深化文物安全检查,通过重大节点联合巡查、属地化街镇定期检查、第三方巡查员每日巡查相结合,及时获取文物建筑情况,确保文物建筑的安全。

三、文旅结合,扩大文物宣传辐射

我局近年来致力于文物建筑的文化宣传,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实现绘图入册、二维编码、标识上墙、故事可听等。去年,我们联合复旦大学对“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等全区43处文物历史建筑的故事进行挖掘,制作了二维码,市民可通过“扫一扫”就能读到建筑背后的故事。同时我局立足文体旅结合,计划倡导市民“公益行”健步扫码、骑行导览等,开发文博旅游线路和文创衍生品,用时尚的方式呈现优秀传统文化,让市民真切感受杨浦的内涵精神和独特魅力,助力杨浦“百年市政”之旅的开发研究。

“大上海计划”旧址杨浦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保存完好的以市府大楼为中心的蛛网型道路以及旧上海市体育场、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立医院、市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随着五角场商圈的兴起,上海图书馆现杨浦图书馆新馆修复,激起市民对“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关注,对我们今后的旅游线路和纪念品的开发工作有指导作用。我局将通过完善旅游配套实施,进一步扩大该区域的旅游宣传。下阶段,还将与区相关部门和建筑使用单位配合,把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老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同时,加大文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运用多媒体VR、AR等新型数字技术,多层次、多维度的向市民展示“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

感谢贵组织的建议,今后,我们将继续深挖“大上海计划”等杨浦百年市政的历史,加强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着力提升杨浦文物建筑保护等级,展现独特旅游资源魅力,探索文创开发推广,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推进杨浦文化旅游繁荣。

 

 

2019年524        

 

承办单位地址:荆州路151号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杨春霞                      联系电话:3530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