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本市小学1-3年级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相关工作的通知》 2018-08-31
各小学: 现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本市小学1-3年级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相关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体〔2018〕48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8年8月29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本市小学1-3年级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近日,市教委在印发的《上海市中小学2018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8] 号)文件中,对小学体育课课时安排进行了调整,即1-3年级在原有基础上新增1节体育课(相应年级的总课时数增加)。现就做好课时增加的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抓好推进落实 各区教育局要站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及全面育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小学阶段在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养成以及体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把1-3年级增加1节体育课作为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强化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促进形成科学育人导向的重要措施进行全面推进和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方资源,围绕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督导考核及条件保障等重点内容,指导学校结合场地器材、师资等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2018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后,新增加的课时安排得到全面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区,将增加1节体育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小学4-5年级。 二、优化教学设计,确保体育课教学质量 各区教育局要组织学校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为原则,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合理安排1-3年级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当控制教学容量和学习难度。同时,不断丰富学练形式、增加运动体验,逐步提高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考虑1-3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的培养等有机融入到“身体练习”中,为在较高年龄段进一步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技能,以及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要根据本市学生体质健康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安排相应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全面落实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中有关课时安排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冰雪运动等教育教学工作。 三、立足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育人价值 在加强和改进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发挥体育活动课及课外活动等的作用,切实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1小时,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体育活动课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对体育课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小学要加强活动课师资配备与培训、不断完善内容设计等,努力提升体育活动课质量。同时,要发挥体育竞赛等课外活动在学生兴趣发展、个性拓展中的作用,积极举办或组织参加各类趣味性、体验性的比赛活动,在提升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树立规则意识并养成文明礼仪规范。 四、推进课程改革试点,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小学1-3年级增加1节体育课是推进实施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契机。各区教育局要组织试点学校按照《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沪教委体[2018]36号)文件精神,将体育游戏融入到各种身体基本活动类型、活动方法及活动规则为主的教学内容选配中,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能力,增加运动体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打破“班级授课制”实施多形式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并研究和探索适应课时灵活安排的教学组织形式;要组织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对现有教材进行教育性、健身性、兴趣性和游戏性改造;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发现典型做法并做好总结推广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区教育局要加强体育教师业务培训,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大体育教师招聘力度,逐步配齐配足体育教师;试点开展兼职体育教师工作的杨浦、青浦和嘉定3个区,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和需要引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等担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任务;要完善体育教师工作量核定标准,健全分配机制,优化分配方式,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其它学科教师等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承担体育活动课任务,并逐步完善考核机制;鼓励返聘或延聘退休体育教师。 (二)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各区教育局要组织学校在做好安全预防措施的前提下,通过不同项目间交叉使用、不同班级间轮流使用等措施,发掘潜力,提高场地的综合利用率。通过改扩建等方式,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及活动所需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组织开发适用于较小场地面积的体育器材供学校使用;新建小学要严格落实体育场地的有关要求,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对于确无场地改扩建条件的学校,鼓励通过开展校际合作、购买社会服务、开展适合较小场地面积的体育项目等方式创造教学条件;市教委将会同市体育局共同推进社会体育场馆向学校开放工作。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各区教育局要根据各小学的实际需求,切实保障经费投入,加大对师资队伍培养与引进、体育场地开发建设及体育设施器材配备改善等的支持力度,确保1节体育课增加工作的顺利有序实施。 市教委将对各区组织落实增加1节体育课的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区教育局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在2020年以前逐步推进全市小学所有年级均增加1节体育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8年8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