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E069号提案的答复 2021-07-29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对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
第E06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杨浦区委:
您提出的E069号“关于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在军工路快速路建成后发展布局的相关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您围绕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在军工路快速路建成后的发展布局提出了若干建议,具有前瞻性与针对性,我办与7个合办单位区建管委、区绿化市容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公安分局、长白新村街道、定海路街道予以充分肯定与认同,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采纳。
二、提案建议答复
1.关于“在军工路公交站附近和绿化树木之间设置自行车停放点”的建议。
区建管委将会同区交警支队、长白新村街道、定海路街道进一步调研梳理道路情况,本着能设尽设的原则在军工路公交站附近和绿化树木之间设置自行车停放点,做到“还路于民、便利于民”,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居民的停放非机动车的需求,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停车环境,消除不文明停放的客观因素,保持文明城市应有姿态。
2.关于“建设全封装的环保型搅拌站,保证设备本身的优良性和环保性”的建议。
(一)关停环保不达标的搅拌站
杨浦区原有7家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营对军工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17年下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区建设管理委同区环保局及所属街道(镇),在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大队等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反复勘察现场,共组织10余次整治关停方案研讨会议,联合开展10余次综合检查和执法,对未办理证照及环保不达标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依法实施关停、拆除,关停4家搅拌站,确保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有保证、环境有保障、市场有监管。具体关停情况如下:2017年11月29日,拆除上海天枢星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的违章建筑及配电间并彻底关停;2018年4月上海吉崧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拆卸设备并彻底关停;2018年6月27日上海铭扬明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终止作业并彻底关停;2019年3月上海宏开混凝土材料有限公司关停。
(二)提升现有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水平
因杨浦城市建设的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比较大,目前仍有3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分别为上海同舜混凝土有限公司黎平路分公司、上海同舜混凝土有限公司军工路分公司、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军工路分公司)。为全面提升3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质量水平,区建设管理委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区城管执法局、属地街道等各相关部门多次现场联合检查、召开多次专题协调会,加强监督,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细化管理要求。确保扬尘在线监测设施数据实时传输、物料仓库以及传送装置全封闭运行、地面硬化、喷淋装置和车辆清洗设施正常运行、废水做到中水回用达标后纳管排放、环境管理台账规范齐全等。3年来累计执法76批次。
3家混凝土搅拌站已根据环保要求制定限期整改和改造提升方案,做到“一企一策”、“一厂一档”,加强对扬尘噪音的管控、对废水的回收再利用。截止目前,3家搅拌站按照整改方案已经完成重点扬尘区域全部封装、环保设施的升级、场地地坪的硬化以及搅拌车出厂的整体清洁等整改措施。
下一阶段,区建管委和区环境生态局将继续做好军工路道路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混凝土搅拌站绿色发展工作,督促搅拌站落实“绿色环保管理技术要求”和各项扬尘、噪声管控措施,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致力于打造“环保型”搅拌站从而达到“绿色”、“高效”、“零排放”、“全封闭”的效果,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的要求,全力改善军工路周边的环境面貌。
3.改善军工路路况条件,严查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等污染情况,限制部分路段通行速度。
军工路作为杨浦区扬尘污染整治重点路段,区绿容局根据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等工作要求,通过采取组团式保洁、定期整治的模式,重点加强了道路保洁、提升道路冲洗率等工作,有效控制了道路扬尘,军工路道路整体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做好日常道路冲洗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军工路等扬尘治理重点路段的保洁及降尘力度,采取机械式冲洗、机扫、吸尘、小型电瓶式冲洗车和人工保洁组合作业方式,对路面(包括人行道)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冲洗保洁。目前机扫和冲洗已做到每天至少一次,并根据道路实时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军工路道路整体环境质量稳定、有序。
2020年要求区环发公司全面开展环卫作业车辆车容车貌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出车前车身外部干净整洁,车厢密闭、防渗漏、防散落等装置完好,在作业完毕后及时消除垃圾外露拖挂等问题,确保车身四周无垃圾拖挂、无泥土污迹,无污水。同时进一步提升环卫车辆配置。在区财政支持下,拨出专款采购38辆密闭性能更好的槽罐式湿垃圾清运车,替代原有的后装式湿垃圾清运车,从源头上解决车辆跑冒滴漏问题。
军工路已安装限速50公里/时的限速标志,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也将持续对军工路沿线开展违法鸣号整治,2020年已查处机动车违法鸣号273起。针对大型货运车遗洒、飘散载运物的情况,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会同属地派出所、城管中队对该违法行为严格处罚,2020年共查处相关交通违法行为546起,其中军工路沿线查处242起,占比44.3%。同时,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也会同区生态环境保护局形成定期联合整治机制,对车辆尾气超标开展治理。下一步,拟在军工路海安路、周家嘴路军工路西约100米处增设掉头车道,便于上海理工大学上下班车辆进出。
上海理工大学边上的军工路中环高架于2005年12月建成,建设单位按照环评要求,距离高架30米以内的居民楼、医院、学校教学楼等处都已安装声屏障,符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并通过环评验收。商务楼、园区用房、办公用房等均不属于安装声屏障范围,低于高架的房屋不属于安装范围。目前中环路禁止货运车通行,地面道路大型车辆、重型车辆噪音不属于高架噪音治理范围。
根据以上情况,已有声屏障和高架设施均完好,目前军工路中环高架暂无增设声屏障计划。如高架周边30米范围内房屋由于新建、改建为教学用楼,距离较近且不属于办公用楼,应由建设单位在建设中解决防噪音措施,如确需在高架上安装声屏障,应由建设单位向区相关部门提出需求,并由区相关部门通过初步审核后,向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申请,建设单位出资安装符合快速路标准的声屏障,验收移交市道运中心后由市城市维护资金负责后续养护维修等。
4.继续加强环上理工区域的“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探索“产学研用”相结合新路径,将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长白新村街道与定海路街道社区连成一片,抓住军工路沿线产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持续谋划区域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区规资局持续推进滨江中北段的规划编制和研究。在编制过程中充分与上理工、光明集团、电气集团、上汽集团等单位进行对接,结合学校发展及企业转型诉求,在滨江中北段尤其是环上理工区域设置了集聚的产业用地,形成产业组团布局。2021年初,“长阳秀带”揭牌,环上理工区域被纳入“研发创园”区域,将校企联动、协同创新,推动在线新经济产业链和生态园联动发展。下一阶段将根据地区的转型需要,推动控规编制工作,为环上理工区域的三区联动奠定基础。
长白新村街道联合上海理工大学等14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的“环上理工共同体”自2019年年底成立以来为区域内高校、企业、园区等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社区建设和区域转型升级,2020年的工作重点在两件实事项目上,一是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重推动解决军工路沿线企业固废处理的共性难题,通过与区环保局的沟通,引荐了两家固废处理企业同机床厂、工具厂等4家共同体成员单位对接,由于价格问题最终没有谈拢。二是在共同体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举办微讲坛,邀请区规资局专家讲解军工路地区转型发展和滨江中北段未来规划展望,得到了与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2021年将继续打造环上理发展共同体的交流平台,围绕区域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或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围绕党的建设、企业管理、创新创业、智能智造、社区治理、健康养老和发展形势、发展政策、发展前沿等主题召开微讲坛,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及时掌握成员单位的发展动态和诉求呼声,探索地区营商环境优化与滨江中北段转型发展,跨前一步对接政策服务,加强共同体同其他平台共建,通过和商会联谊、高校联盟开展合作等方式,加强共识,凝聚感情。利用环上理发展共同体、军工路沿线老厂房情况工作小组,抓住机床厂混改、上缆研究所工程装修契机,加强对接,引入优质企业,为辖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定海路街道、长白新村街道将进一步深化同上海理工大学的联动,持续加强辖区内沿上理工区域的管理工作,持续改善该区域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主动加强对接,通过加大辖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为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等多种措施,促进区校融合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在军工路快速路建成后发展布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建议、监督和帮助!
杨浦军工路地区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