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之家”简介 2015-09-08

为向智障人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街道于2005年根据市府实事项目要求,在区委、区府领导下,在社会各方的关心下,投资200万元,将座落于殷行一村29号,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的一幢庭院式独立建筑改建成“阳光之家”,内设教育培训室、康复指导室、阅览室、多功能娱乐厅、劳动工场等,并于20059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杨浦区示范型“阳光之家”。

街道根据智障人士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组建了以社区助残员为主的工作人员队伍和由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等共建单位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采取全日制、定期或上门培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智障人士开展各项健康身心的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常识培训、文化知识培训、康复训练、特奥运动、劳动技能培训等,使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智障人士进一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劳动能力。

20079月,在原有“阳光之家”的基础上又开办了殷行街道“阳光工场”,20093月更名为“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向街道所有残疾人开放,通过模拟就业场所的环境,组织学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逐步培养他们的就业观念和劳动纪律意识。经过职业培训,职业辅导以及企业化的管理和简易劳动培训,挖掘潜能、提高技能、增强素质,使更多残疾人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重拾生活信心,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9年在街道的高度重视下,在区残联、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精心指导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合支持下按照“标准型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站”建设要求,于3月建立了“阳光心园”,为社区精神残疾人员搭建了“依托社区康复回归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残联主席邓朴方、中残联党组书记王新宪和理事长汤小泉、上海市市长韩正等中央领导和市领导先后来到“阳光之家”视察指导工作,并且给予了充分肯定。200611月,我街道干部还应邀在联合国论坛上向各国嘉宾介绍了上海及殷行开展“阳光之家”相关工作的成功经验。

殷行街道阳光之家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残疾人之家”;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阳光之家”; 20093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2010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阳光心园”;2010年“阳光之家”工作团队获得了“上海市模范集体”的称号;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示范型阳光心园”。此外,殷行街道还被授予2007-2009年度“全国特奥运动示范社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