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 2025-03-06


2025年是全面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成效的检验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双收官”之年。杨浦区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十一届区委十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紧扣做好“三篇大文章”,统筹推进稳增长、优布局、促改革、严监管、护稳定、强党建,奋力推进我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1.瞄准全方位扩大内需。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主力军作用,积极落实扩大内需举措。全面承担城市有机更新任务,聚焦全区“美丽家园”、环高校国家创新社区、未来产业科技园(三门路项目)建设等重点产业空间和人居环境提升业务,积极拓展城市更新发展新内涵。推进文体事业发展,有效运营新江湾水上公园、四平电影院、YOUNG剧院等文化设施,打造新的文体IP。立足“阳普邻里”“228”等社区商业品牌,更好服务属地人民消费需求,紧密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积极配合参与“四个一批”存量土地盘活工作。

2.提升区域创新策源力。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支持上市公司发挥好区校科技成果应用战略合作平台作用,围绕信息工程、智能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力争实现赋能增能,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科创集团以大学科技园等载体为主阵地,强化与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复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清华启迪孵化器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速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推进滨江集团配合“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吸引、集聚一批高能级国际创新平台和强动能创新型龙头企业。

3.推动产业链提质向新。持续统筹推进各区管企业全面参与重点产业链工作,指导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链开展全生命周期营商服务。协调推动重点招商项目落地,注重平台招商,突出主营业务特点,进一步拓展招商渠道,强化产业链聚合效应;加强园区各开发主体联动,助力园区成为开展区域招商、资源整合的重要桥梁和合作平台,促进招商引资全覆盖提质增效。

4.锚定稳增长关键指标。保持利润总额总体稳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努力实现提升,推动企业提高费用控制水平。力争税收指标继续为全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布局结构

5.深化功能定位。围绕杨浦“三篇大文章”,主动承担区域功能谋划协调统筹中的保障性、支撑性、服务性任务,力争成为“杨‘数’浦”“顶流岛”“人民城”等重大战略蓝图落地落实落细的中坚支持者、重要承载体和关键赋能方。研究优化区管企业分类监管,突出功能使命和资源禀赋,按城市、产业、资本等大类对区管企业重新归类,围绕核心功能实行分类施策和公司治理。

6.细化主业提升。聚焦做强做优主责主业,落实区管企业主业提升、推进功能性改革各项任务,着眼主业管理和资源配置优化,适时研究区管企业二级主业目录制订,强化对企业主业发展质量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运用和风险控制,在部分业务领域推动专业化整合重组。引导企业强化战略规划,推动企业聚焦主业提升开展内部资源整合,打造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

7.优化产业布局。坚持系统集成、组团作战,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形成发展合力,优化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整体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区内项目开发建设,加强与央企、市属企业、上市公司等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统筹资源,着眼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拓宽合作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创造效益、提升价值,加强创新产业竞争力。

8.强化资本运营。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带动作用,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化国资基金矩阵,加快投资布局,更好服务和支撑我区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吸引资金资源向区域产业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发行REITs。统筹用好招投联动、租投联动、投孵联动等机制,吸引资金资源向区域产业集聚。

三、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

9.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根据市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我区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对标对表行动实施方案任务清单,紧盯和推进改革清单完成进度,分层分类、联动协作,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跟踪推进、动态评估重点改革事项落实和政策执行情况。

10.创新机制强化考核引领。完成国企领导人员2022-2024年度和任期考核工作,着手制订2025-2027年度和任期考核方案。强化“募投管退”全过程管理,指导企业探索建立适合基金投资特点的子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继续联合相关部门以基金投资容错纠错为切入点开展调研,支持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11.提升公司法人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围绕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建设、外部董事管理、子企业有效治理等方面加强制度顶层设计,逐步厘清党委、董事会、股东会和经理层职责权限,制订《董事会建设指导意见》《董事会审议事项清单指引》等。加强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建立专职外部董事队伍,调整补充兼职外部董事人才库,完成区管企业董事会换届。完成监事会改革。

1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大力拓展和优化载体空间、提升载体功能,提高承载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加大“压减”和清理退出力度,实施与国企发展协调同步、与主责主业相适应的精准压缩层级等管理措施;按照“成熟一批处置一批”的原则,持续指导区管企业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和贡献率;鼓励区管企业加快推动低效企业的股权退出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联合区财政局常态化推进区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清理工作。鼓励企业统筹规划,主动作为,充分利用政策机遇,探索国有资产盘活路径,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

四、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监管效能

13.提升基础管理质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工资总额管理等基础性监管工作。完成国有、集体资产年报统计和国有权益登记年度汇总分析工作。督促各区属企业按要求及时做好产权登记。开展年度专项审计进一步夯实区属企业房地资产底数。指导、协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工作。

14.强化国资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审计工作方案和流程,强化对聘用审计中介机构的管理,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审计全覆盖和审计整改的闭环管理,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推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排查整治本区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国资大监管问题整改,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15.加强重点领域防控。加强国资重大风险研判,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和债务风险防控。进一步规范发债行为,以确保企业财务健康为底线,以控制合理负债水平、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为导向,支持区管企业提升资信水平。适时修订《关于区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

五、维护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16.确保安全稳定。重视社情民意,持续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努力维护国企安全与稳定良好局面,压实压紧区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研究制订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大重点督办、积案化解力度,维护重要节点稳定。

17.强化法治建设。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两公律师”建设,用好委内公职律师队伍力量,支持区管企业加强公司律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政务公开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和形式,努力提升政务公开实效。创新政府开放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18.践行社会责任。稳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携手兴乡村”行动,持续做好与云南对口协作地区的帮扶工作。支持区管企业发挥主业优势,继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消费帮扶、产业帮扶等措施引导当地可持续发展。持续筑牢禁毒、反诈等安全防线,落实好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等强军工作。

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发展基础

19.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党建引领改革发展,对标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倒排时间,如期完成涉及党建类改革任务。以高质量国企党建推动区管国企参与区域主导产业矩阵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建设,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继续深化“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小组一项目”党建体系建设,深化拓展党建品牌、党建项目的内涵和影响力。

20.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继续以深化完善“四责协同”机制为关键,通过召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和联动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系统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而推动各方责任更好落实。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做好干部任前谈话制度,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推动国资系统党员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

2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标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要求,及时按照市国资委有关要求,指导区管企业建立配套落实实施细则。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申请“国资骐骥”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人才拔尖青年项目、市东方英才团队、领军项目。指导区管企业结合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和储备人才招聘,不断优化企业干部人才队伍结构。

 

 

 

上海市杨浦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