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灾害的防护与救援 2015-02-10

化学灾害的防护与救援

 

   化学灾害是指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引起泄漏、污染、起火、爆炸,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常见的化学危险品按其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三大类:1.刺激性毒物:刺激或灼伤皮肤、呼吸道和眼睛等,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2.窒息性毒物:这类毒物主要侵入人体血液后,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3.神经性毒物:对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如苯及苯的衍生物、氯乙烯、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化学危险品可能引起的伤害:

1.刺激眼睛---流泪、红肿、甚至失明。

2.损伤呼吸道---咳嗽、呼吸道炎症、水肿。

3.灼伤皮肤---红肿、溃疡、糜烂。

4.麻痹神经---眩晕、恶心、昏迷。

 

严防发生化学事故(灾害)的对策:

1)了解你所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好你身边的化学危险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不要存放在居室内,包括汽油、农药等。乘坐车船(飞机)时不准携带。谨防幼孩误食农药、灭鼠药品。

 

小知识——化学品误入眼睛中的救治办法:

一旦化学品误入眼睛中,切忌揉搓,也不能闭着眼睛。

应该立即在水龙头下冲洗,或者用一盆干净的凉水,把头放入水中,在水中眼睛忽睁忽闭。隔三五分种更换一盆水,重复上述动作。

有他人在旁边时,可以让患者侧卧,不断用凉水冲洗患者眼睛。上下拉开患者眼皮,从眼角处向眼球慢慢倒水,反复冲洗几次。

若仍不见好转,应送医院处理。

(注意:除非有医嘱指示,不可用解毒剂或其他化学品冲洗眼睛。)

 

小知识——误食化学品的急救办法:

一旦误食化学物品,应立即设法催吐。

若误食的化学物品为酸性,则可服用大量牛奶和水,促使其呕吐。

若误食的化学物品为碱性,则可服用牛奶、醋和大量水,促使其呕吐。

并且及时送医院急诊治疗。

 

小知识——有毒气体泄漏的急救办法:

一旦遇到有毒气体泄漏的化学事故要迅速采用常备或就便的防护器材保护自己。

保护呼吸道可用:湿毛巾、湿口罩、防毒面具。

保护皮肤可用:雨衣、手套、雨靴。

保护眼睛可用:防毒眼睛、游泳潜水镜、开口透明塑料带。

并且迅速向侧风或侧上风方向转移,有条件也可转移到有滤毒通风的人防工事内。

来不及撤离,可躲在结构较好的多层建筑物内,堵住明显的缝隙,关闭空调机、通风机等,熄灭火种,人员尽可能在背风无门窗的地方。

离开染毒区域后,脱去污染衣物,及时进行洗消。

必要时应到医务部门检查或诊治。

 

一旦发现化学事故,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警。上海地区报警电话是“119”,同时向所在地区的民防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