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C076号提案的答复 2024-05-28

刘豫祥、程炜委员:

你们提出的第C076号“关于杨浦区引导高端科技制造业回归都市的思考和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杨浦区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两位委员的提案与区委提出的《中共杨浦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的意见》杨委发〔2023〕5 号的文件精神十分契合。其中“以数智转型为引领,发展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内容正好与两位委员的提案不谋而合。工作重点是把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企业积极打造标杆性智能工厂,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工业场景应用案例。深挖百年工业底蕴,落实老字号、老品牌焕新计划,支持传统制造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产品升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1、探索产业用地供给途径。一是借助市经信委“工业上楼”政策的契机,优先发展高端制造、先进制造项目,争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落地。二是加大对落地项目的支持和指导,实现早达产、早出税收。

2、发挥新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杨浦区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杨浦区关于促进智能制造稳增长、扩规模相关措施的操作细则》政策的出台,加大制造业企业培育和转型升级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拓展业务,扩大产能。

3、探索产业链“链长制”招商模式和机制。聚焦重点细分产业,统筹资源,实现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联合区投促,招引制造业企业,实现增量。

4、以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为核心,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生态链。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聚合效应,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5、促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改造。通过数字化诊断、智能化诊断、深度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打造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

6、持续推进产业人才工作。继续推广产业菁英计划,按照“人才+项目”的方式,以产业领军人才、产业青年英才为重点。持续推广产业领域人才奖励计划,使本区更多的企业受益。

7、拓展“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理念,创新产学研用生态圈。本区陆续与11所高校签订新一轮区校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4+2+N”区校领导定期对接机制。利用高校学科优势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鼓励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围绕科研成果库建设、高价值成果培育、技术需求对接、项目落地转化等方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给予政策和补贴。

下一步工作将以龙头企业的需求为抓手,推动高校、园区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打造产业需求出发的创新联合体。争取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征集筛选评价以及转化落地方法,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成果转化运营服务队伍,完善高校、园区和企业联合孵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合作模式,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价值科技成果,促成一批科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产业人才,助力高校科技成果更多的在杨浦转化落地

                        

(此页无正文)

 

 

上海市杨浦区商务委员会

                                     2024528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2号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刘伟                        联系电话:28503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