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2006年杨浦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8-11-29
索引号:YD0901000-2008-03173
发文字号:杨教〔2006〕20号
发布机构: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
信息分类:部门公文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文件
杨教〔2006〕20号
杨 浦 区 教 育 局
2006年杨浦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
的实施意见
各完中(民办、职校):
根据市教育考试院颁发的《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的精神,现就2006年本区高校招生报名考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方案宗旨是: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
2006年秋季本市高校在沪招生计划约10.21万人,其中本科约4.96万人, 高职、专科约5.25万人。本市各普通高校的招生专业必须是已经由教育部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或备案的专业。
三、2006年杨浦区高校招生报名工作
(一)报名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体育合格。
2、18岁至24周岁(1988年1月1日前至1982年9月1日出生)男性考生须通过《上海市公民兵役证》的查验。
3、户籍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有本市常住户口考生(含在外省市就读的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
(2)有本市蓝印户口,并须持有本市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书者,以及蓝印户口转成为上海市户籍的高中阶段毕业生(正在办理蓝印户口转常住户口的须提交市公安局出具的《上海市公安局户口类审批办事回执单》。
(3)父母或本人经市人事局批准,在报名时持有一年(含一年)以上有效期内引进人才的上海居住证,并须持有本市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书者。限报本市部属高校、在外地有招生计划的市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上海招生的外地高校。
(4)本市寄宿制高中计划内录取的外地生源应届和2005届毕业生。
(5)非本市常住户口,具有下列条件之一并长期在沪借读(须高中一年级以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确有困难,持相应的证明可要求在沪报考。
父母一方现属上海籍户口;
父母一方原属上海籍户口;
父母双方随工作单位长期在沪工作,该单位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属照顾范围的(宝钢冶建单位、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0一所六室、铁道部第二十工程指挥部、中国化学总公司第六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核工业部第五设计院)在沪借读考生;
经市政府批准进沪工作的外地企业的在沪职工子女,高中阶段在沪借读考生,有本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的考生。
(6)在上海定居并持有上海市公安局机关填发的“外侨居留证”的具备报名资格的外国侨民。
4、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二)高考报名:
自2006年起,上海高考的报名采用网上和考生到现场办理报名信息确认的方式进行。我区应届高三毕业生网上高考报名的时间为05年12月28日—06年1月12日(上午8:30—晚上21:00),参加上海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以及参加上海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同时在网上进行专业考试的报名(专业考试的考点由考生在网上自选)。各中学必须在网报前对本校应届高三毕业生的报名资格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对考生进行网上报名的辅导。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学校要告知考生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所有已在网上报名的考生均须在1月18日—1月21日到学籍所在的学校办理报名信息的确认。参加上海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的考生还须在1月24日—25日持14位高考报名号、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本人在网上报名选定的专业考试试区办理艺术专业统考的报名信息确认(自行组织艺术专业考试的院校报名时间见各院校招生简章),并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报考上海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在3月4日持14位高考报名号、身份证或户口本到上海体育学院办理信息确认并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
往届生和回沪考生网上报名和信息确认的时间同上,参加艺术专业统考的考生信息确认在杨浦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延吉东路55号),参加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信息确认在上海体育学院(清源环路650号)。
区招办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文、理科考生数,将高考报名号按文、理科分段分至各校。因报名号为全区大流水,因此各校在确认考生信息时,必须准确掌握考生的报考科类,报名号不得有重号,并要告知考生,信息一旦确认后,考生不得要求更改考试的科类或调换报名号。
(三)外语口试报名
高考外语口试仍为选考,外语类学校及专业对此有要求,学生可自主选择。外语口试报名的时间与网上高考报名时同时进行。各中学必须在区招办指定的时间内将本校参加外语口试选考的考生信息盘片交区招办。
(四)试点院校自主招生报名
2006年,本市有6所高校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部分报考该6所高校高职、高专层次的考生,须在3月4日、5日持高考报名号直接到6所院校设置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每位考生限报1所高校。
(五)高考志愿填报
2006年高考志愿的填报方法与2005年的的方法不同,2006年为分次填报。第一次填报:5月8日—12日,本科和艺术类专科;第二次填报:7月底至8月初,一般高职和高专。各中学要根据区招办的布置,安排好志愿填报工作(尤其是暑期阶段的第二次志愿填报。
二、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信息的采集
(一)报名登记信息采集
考生在网上高考报名时需填写《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各中学在考生办理报名信息确认时,须在网上将考生的报名登记表打印后交考生认真核对,并由考生签字确认,此登记表作为考生档案材料放入考生档案材料袋。考生对打印信息必须认真校对,经校对后信息仍有错误的,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二)政治思想品德考察表信息采集
本区应届高三毕业生的品德考察表由所在中学的考评教师(如班主任等)填写,并经校方盖章确认,然后由学校指派专人将考评信息输入电脑。旁听生的思想品德考察表信息由旁听生学籍所在的学校负责采集。
(三)体格检查信息采集
体检信息由区体检站负责采集。今年应届高三毕业生体检于3月20日至4月14日进行,体检结束后,由区体检站负责打印体检结果反馈表,并交考生所在学校,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对体检结果有疑义的,考生必须在接到体检结果的一周内提出复查要求。原始手写体检表作为考生档案材料放入考生档案袋。经考生签字确认的体检结果反馈表,由各学校集中后交区体检站保管。
(四)志愿表信息采集
本区应届高三毕业生的志愿表信息由所在中学负责实时集中采集(可分为由学校指派专人集中整理录入和考生本人录入汇总两种方式)。
高考志愿表和输入电脑的志愿信息必须一致,这是网上录取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和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根据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准确填报,并将志愿表的志愿信息准确输入电脑。志愿信息盘片上报后,任何人不得提出更改。各校必须将志愿信息打印后交考生签字保存。高校招生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录取一律以输入电脑的志愿信息为准,如有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
各中学必须在区招办规定的时间内将考生志愿盘片、统计表、初始志愿表打印单交区招生办公室。
三、2006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考务管理工作
高校招生文化考试是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是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意志。今年我区将承担“三校生”高考、普通高校秋季、春季招生文化考试和全国各类成人高校招生文化考试的考务任务。我区考生人数较多,考试所需的试场也较多,因此要求各学校要顾全大局,按照区招办的工作安排,积极承担试区的考试工作。承担试区任务的学校,要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考场的设置和管理,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保证考点机构健全、设置规范、管理有力、措施到位。建立考风考纪责任到人制度,强化考点对监考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坚持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考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一)高考准考证号编制
准考证号码为九位数,从左到右第1位为类型(即为科目组代号),第2—3位为区县代号,第4—5位为试区号,第6—7位为试场号,第8—9位为考生流水号(1—25)。
为了避免因试卷倒装而产生成绩差错,今年继续在每位考生的九位准考证号码外,再增加二位校验码。准考证号码的前7位书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侧规定的位置,准考证号码的最后二位和校验码书写在试卷密封线外侧规定的位置。
考生高考准考证号由市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14位高考报名号随机编排。各中学在6月3日派专人到区招办领取高考准考证。
外语口试准考证由口试考点打印,各中学在3月8日派专人到区招办领取。
(二)外语听力测试
今年高考外语科目中仍设听力测试,并将听力测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听力测试采用电台播音的方式进行,学生必须自备带有耳机的收音机收听。
听力测试为20分钟(含试音),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三)外语口试
凡报考外语院校和对外语口试有要求专业的考生,均需参加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外语口试。凡未参加外语口试的考生,不得报考外语院校和对外语考试有要求的专业。
外语口试继续采用电脑多媒体人机对话的口试方法,口试在电脑房进行。今年我区在杨浦高级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控江中学、复旦实验中学四所学校设置口试考点。
外语口试安排在3月18日、19日进行。在3月11日、12日各中学要根据区招办和考点安排的时间,组织好考生准时到指定的口试考点参加口试模拟训练。各口试考点要根据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外语口试考点机构的职责要求,认真做好考点的各项工作,以保证口试测试的顺利进行。
由于2006年上海市秋季高考取消了全国卷考试,因此往年安排在6月份的英语口试也相应取消,回沪考生与本市考生一同参加3月份的英语口试。
(四)艺术、体育院校专业测试
2月18、19日,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色彩、素描、速写)。
2月25、26日,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音乐表演类专业不考声乐)。
3月4日,5日,编导类专业统一考试(文艺常识、命题创作、影视剧评论写作)。
3月25、26日,表演类专业统一考试(台词、声乐、形体、表演。
3月26日,体育专业考试。
(五)自主招生院校测试
6所试点院校,可自主采取不同形式的入学测试,测试日期统一定于2006年3月18日上午9:00开始。
(六)考试与录取
1、本市2006年6月份统一考试类别与科目:
报考类别 科目设置
本科 3+综合+1
高职、专科 3+综合
2、根据本市“二期课改”的情况,2006年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和综合科目的命题,仍维持2005年“一卷不分叉”的办法;对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相关科目的命题,则采取“一卷两分叉”的办法。
3、“三校”毕业生在本市报考及考试科目设置办法与2005年一致。应届“三校”生可选择参加本市5月份举行的高职、专科统一招生考试(考试科目为“3+2)或6月份举行的国家统一高考,两次只能择一,不能重复。历届”三校“生只能参加6月份的国家统一高考。
4、本市2006年录取办法与2005年基本一致。
5、2006年本市高职、高专批次的录取,实行与本科批次相同的录取办法进行统一录取。
6、2006年开始实行由高中学校提供考生综合评价情况表,供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参考。
7、进一步鼓励上海考生报考外地高校。除继续保持往年各项鼓励措施外,2006年对第一、二志愿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市教育考试院在向外地高校投档时,各加20和10分投档(零志愿的外地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除外),录取与否由招生院校决定。
8、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试行“自主选拔招生改革”。具体方案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报教育部批准后,另行公布。
9、2006年,本市有6所高校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新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具体方案由该6所高校另行公布。、
四、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纸质档案材料范围
2006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阶段将继续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届时市高招办将通过网络直接向招生院校提供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各中学对考生的纸质档案材料必须派专人进行整理、核查,材料中该盖章签字的不能遗漏。高校录取结束后,考生持市教育考试院和高校联合签发的录取通知单和调档单到档案所在的学校提档,学校将调档单存档。
200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原始(纸质)档案材料;
应届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市教委发);
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登记表(学校从网上下载打印,考生核对签字);
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表(市高招办发);
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鉴定表(市教委发);
应届高中毕业生政治思想品德考察表(市高招办发);
中学生体育合格证(市教委发);
健康卡(市教委发);
《兵役证》(区武装部发);
党、团员的组织材料(建党对象及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材料);
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以上各学科竞赛优胜奖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和相应部门的证明(市教委发);
政策性加分证明(有关部门)。
附: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拟加分表
二○○六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教育 招生 工作 意见
杨浦区教育局办公室 2006年3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