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B030号提案的答复 2023-05-29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主动公开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杨建委两会202337

 

 

 

对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B030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杨浦区委:

你们提出的B030打造人水和谐的蓝绿空间关于提升新江湾城水域开发管理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非常感谢贵委对杨浦区新江湾城水域开发管理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对于我区打造人水和谐的蓝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杨浦区建管委、区国资委、新江湾城街道、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规划资源局、区体育局等部门和单位对贵委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认真合办研究,积极吸收,不断推进提案中提到的相关工作。

二、提案建议答复

新江湾城地处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迈入新江湾城,映入眼帘的即是一派自然风光,凭空鸟瞰,水系贯通了整个城区,新江湾城水系目前包括经一河、经二河、经三河、纬二河、纬三河、纬四河、纬五河、纬六河、绿河等共9条河道,总长度约16.62公里,水域总面积约58.5万平方米。新江湾城在建设之初便以打造成生态型、知识型花园城区为目标,从生态环境、水系循环、道路交通、景观构架等方面,勾勒出新江湾城生态人居社区的开发蓝图。而今,蜿蜒的河道、繁茂的绿荫成了新江湾城最亮丽的底色。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杨浦区通过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等多措并举,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新江湾城水系10个河湖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均值全部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水环境持续向好,新江湾城纬五河、经三河、纬二河、纬六河等先后获评上海市三星级河道最美河道最佳河道整治成果美丽河湖等称号。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随着我市全市上下治水的决心不断增强、治水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河道水环境不断提升,治水效能不断显现。水清、岸绿景美河畅,也激发了市民群众亲水、戏水的热情。纵观全市各区,如嘉定、青浦、奉贤、杨浦等河道水系丰富、水环境优质的行政区,均吸引了人民群众自发地开展亲水活动,成为近几年来喜闻乐见的景象。

正如贵委提案中所提到的,新江湾城水系已经实现了鱼翔浅底、水清岸绿,但仍然跟不上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和热情,如何提升新江湾城水系水岸经济、功能叠加、蓝绿空间的复合开发,提高滨水空间与城市发展融合,正是新时代下,亟待我们研究的新课题。为此,近日我区多部门协同,多次前往新江湾城水系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结果对贵委提出的3点建议开展深入讨论。

(一)对于成立专门的平台运营公司,服务于人民需求的提议

1、引入市场运营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文化和旅游部 林草局 国铁集团关于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的通知》,鼓励户外运动市场主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及相关措施。

目前杨浦区体育局正会同杨浦区投控集团研究制定水上运动方案。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拟引进社会第三方资源单位共同探索在新江湾城指定水域内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对该区域内的水上运动进行引导与管理。希望通过社会资源力量,做好项目规划,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在场地内建立相应的配套、应急服务,确保水上运动的爱好者能够得到专业化服务及安全保障,从而减少在该水域内的安全隐患。

2、主动建议市级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

水上运动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运动,国家与上海市尚缺明确的法律法规对非通航航道内开展自发性的水上运动这一行为予以规范或约定,仅202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上海市水域治安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4号,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办法》)中,明确市公安机关负责本市管辖范围内的水域治安管理工作,但管理的对象中也未涵盖本提案中所述行为,这给属地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困惑,亟待制定全市统一的管理政策和标准,有利于实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群众水上活动的良性发展。

区水务部门已主动建议市主管部门,一是在符合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制定适宜开展水上运动的河道标准,二是制定全市统一的管理办法,为在河道内开展群众自发的水上活动制定行政管理法定依据,让绿水青山更好地为健康运动赋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强化细化属地治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属地新江湾城街道已联合市、区专家力量,形成技术团队和社区建管养联动工作机制,制定了新江湾城水绿复合共同体十四五规划,推动巡河、巡林制度由单一管理向集中连片治理转变。一是打造区域特色。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社区园艺师的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微更新”“微改造,推动绿道、河道、公园、街区串联,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功能多元的高品质水绿复合开放空间。二是建立生态台账。依托多光谱无人机、激光雷达、观测传感器等数字化采集手段,全面排摸辖区林、绿、水资源,建立辖区绿地一张图、湿地资源管理一套数数据底账。三是加深监管力度。引入无人机巡河+巡林应用场景,结合一网统管 人工+技防,不断细化属地治理,加强河道、绿地问题发现和巡查整治力度,实现网格巡查与专业巡查无缝衔接,为水上运动爱好者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对于选择合适区域建构水岸休闲基地,破解水岸管理难题的提议

1加强规划引领,提供水岸经济、水上活动空间载体保障

根据新江湾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江湾社区沿水系已规划设置多幅商业设施用地,如在纬四河以南、经二河以西规划一处约4.4公顷的商业用地(现状为悠方广场);在经二河以东、殷行路以北规划一处约2.7公顷的商业用地(现状为嘉誉云景广场);在纬六河以北、政涟路以西规划一处约1.3公顷的商业用地等。此外,在纬三河、纬五河沿岸等滨水地区分别规划了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可考虑将水上活动相关设施与商业设施、公服设施空间充分结合,发展复合多元的水岸经济。

2、结合小流域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河湖畅通、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新江湾城水系治理单元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促进新江湾城水系生态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公共水域水上运动的有效做法,打造既能看得见、走得进,还能可感知、可参与的活力滨水空间,杨浦区建管委正组织编制《新江湾城水系治理单元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升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将新江湾水系河道按功能分为公共活动型、生活服务型、生态保育型、封闭管理型,拟从中选定合理区域,开展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试点,通过划分活动区域、设置水上动线、增设皮划艇码头等措施,为市民提供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该《行动计划》已纳入2023年杨浦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更高层面推动新江湾城水系高质量治理。

3、加强跨部门沟通联络

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为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亲水近水、安全便捷参与水上健身活动的需求,建议户外运动产业不同环节管理部门加强跨部门的沟通联络,共同为市民打造一个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功能显著、品质优良、配合协调、运转高效的水上运动产业生态。

(三)对于打造人水和谐的蓝绿空间,实现蓝绿统筹下的水城融合的提议

新江湾社区在空间规划上以网络状的生态水系形成区域生态骨架规划绿地布局与水系紧密结合,形成滨水景观绿带依托淞沪路、闸殷路等社区主要道路打造区级绿道,形成全区骨干慢行通道空间。通过区域蓝绿网络,将社区商业中心、住宅小区串联起来,并围绕公共绿地,合理布局健身点、运动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体育、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打造功能复合、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社区。

同时杨浦围绕知识杨浦创新杨浦的定位,始终坚持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与学城、产城、创城的三城融合蓝图不变。在新江湾城,已有建有成熟的湾谷科技园,千寻位置、华平信息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其中,上海技术交易所、区块链协会的集聚也为湾谷带来了创新与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区科委也正探索和鼓励区内企业如复洁环保(入驻于湾谷科技园,上市企业)、水生环境(主要从事于水环境、景观水生态体系建设)等参与杨浦水系建设,整体规划新江湾内河岸线串珠成链条,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都市新空间,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既推动区内企业发展,也贯彻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杨浦生根,让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漫步在新江湾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共谋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在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河道上,开展有序、规范、活力、共享的亲水活动,为上海这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增添活力。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3年4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