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商学博物馆科普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讲座 2023-11-28

棠荫长留:一代会计宗师潘序伦的报国之路 

——杨浦区商学博物馆科普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讲座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3年11月28日,育衡讲坛在杨浦区商学博物馆科普基地开讲。本期讲坛邀请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文博中心国际会计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会计博物馆原馆长宋小明教授,为大家带来“棠荫长留:一代会计宗师潘序伦的报国之路”的专题讲座,分享了潘序伦先生为中国会计事业奋斗终身的人生历程。讲座由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王雅静主持。

图片69.png


宋老师先从“潘序伦何许人也”开场,结合先生各时期的照片,简略介绍了的生平及重要事迹。他将新式现代会计理论带回中国,开创了“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先河。宋老师总结了潘序伦作为“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的五点主要成就。一是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二是编辑出版立信会计系列丛书,这套书是中国历史上发行数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会计丛书,也是先生认为惠及后学的传世之作;三是“桃李满天下”,弟子十万,遍布全球;四是著作等身,据不完全统计,潘序伦先生有专著30部、译注17部、论文及其他91篇,作为多种社会角色,在会计学术研究方面能有如此成就,着实不易。五是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通过传播西方会计学,为开启中国会计现代化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片70.png


宋老师将潘序伦不平凡的一生总结为二十个阶段。先生长于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幼时饱读诗书,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出仕的志向。青年时期学路坎坷,后有幸考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资助赴美留学学生之列,由于刻苦勤奋,他仅用三年便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商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他担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之职,引进并讲授西方新式会计,1927年便辞去教职创办立信。1957年,64岁的潘序伦被推举为上海市政协人士,其后经历“文革”,直到1978年得到平反。之前抄家赔偿的八万元,他并没有用来安享晚年,而是陆续拿出四万元用于支持上海市会计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三万五千元作为立信优秀学子的奖学金。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却从未放弃为中国会计事业而奋斗。

图片71.png


宋老师认为潘序伦先生以会计报国为志向,一则在于先生有着深厚的国学素养,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有着士人的风骨。二则在于会计学科的特质,从就业考虑,会计是一门应用面很广泛的学科,社会需求巨大,早期的人生经历也让他认识到好的职业选择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从国家实际情况考量,国家积弱,实业不兴,先生深知国家经济的发展急需会计人才,希望以会计服务于国家社会。

图片72.png


讲座的最后,宋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棠荫长留”的深刻内涵,这四个字既是先生读《诗经·召南·甘棠》时亲笔手书,也是他的精神写照。《甘棠》一诗本是赞美召伯之德,教化于民。潘老之意,即是做人当如召伯,留下长荫,荫庇后世。他也正是如此,以立信会计事业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为后世留下延绵无尽的“棠荫”。

图片73.png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王雅静对讲座做了简短总结。她表示,潘序伦先生博士学成归国后就任的上海商科大学即是我校的前身,学校也是在“商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大潮下应运而生。宋老师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述潘序伦先生的生平与成就,包括他在成长路上曾经误入歧途,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先生的奋斗历程无疑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各位同学能有所收获,从中汲取自己前进的动力。

图片7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