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C038号提案的答复 2019-04-25
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C038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杨浦区委:
你委提出的第C038号“关于发挥杨浦自身优势重塑工业新辉煌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杨浦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建设创新智造功能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杨浦的实际,依托杨浦“百年工业”优良传统和产业基础,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型制造业,加强高端制造品牌建设。一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打造上海制造高端研发引领地。依托杨浦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鼓励其与区内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及联合实验室。二是发挥设计产业优势,打造工业设计集聚地。加快推进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提升创新产品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果敏捷转化能力,推动工业设计行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工业设计产业支撑体系,促进工业设计和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创新。三是发挥创新创业优势,打造“四新”经济新高地。引导制造业加速实现产业关键技术产业化新突破,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培育“独角兽”和“隐形冠军”,加快上海市大数据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杨浦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果;联动长三角区域,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发挥传统制造优势,打造老工业品牌传承地。提升“上海制造”品质,实现“增品类、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一批强品牌、振兴一批老品牌、培育一批新品牌、引进一批好品牌。聚焦产业链“短板”领域,促进传统制造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建立品牌战略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奖励办法
本区成立了区品牌战略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标准化工作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了《杨浦区推进品牌战略奖励办法》和《杨浦区推进标准化战略奖励实施办法》。对获得政府部门认定的品牌荣誉(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上海市知名品牌示范区、上海市著名商标)和政府质量奖(国家质量奖、上海市市长质量奖和上海市质量金奖)的组织及个人,由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如下:1、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组织,给予奖励30万元;对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的组织,给予奖励15万元。2、对获得国家质量奖、上海市市长质量奖的组织,给予奖励30万元,个人给予奖励3万元;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的组织,给予奖励15万元,个人给予奖励2万元。3、对获得上海市知名品牌示范区的组织,给予奖励15万元。
三、大力推进制造业品牌战略
引导鼓励传统优势制造企业制定品牌战略,支持上海牌手表、回力、梅林、上工等一批优秀制造业老品牌重塑形象,推进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支持上海创新设计大奖落户杨浦,使之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创新业界最具影响力、权威性的大奖,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工业设计创新大奖。着重引导企业发展品牌战略,注重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品牌定位转型。重新实施品牌定位,重塑品牌多级体系。坚持内生性增长与外延性并购并举,做产业自身,注重品牌营销,依托品牌的独特竞争优势,通过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产品市场转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向市场需求靠拢,按客户需求定制,按发展方向研发,按政策导向转型。三是弘扬传统品牌。要始终传承百年民族企业文化、民族品牌的精神,制定完整的品牌战略,确保品牌建设专项费用。四是产业深度协同。探索跨界合作,跨行协同,跨区域联合,跨国境发展。五是企业做大做强。采用多种方式融资方式,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利用上市挂牌、股权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推进制造业领域资产证券化,利用上海市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基金的功能作用,取得更多的信贷支持。采用收购兼并、技改项目,利用先用的土地厂房,扩充产能,建设全自动化生产线、购买新设备,拓展优势项目产能。六是渠道拓展延伸。销售为王,这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技术创新的根本,是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切实解决老品牌产品的销售渠道不仅要“下沉”和“深耕”,还要“通电”和“上网”,实现渠道全方位辐射、拓展销售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切平台渠道,实现无限延伸。七是争取市级资金扶持。鼓励本区企业注重品牌推广和制定企业品牌战略,积极申报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品牌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得到更多的平台展示和资金扶持。
四、加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华平股份、复旦微电子、挚达科技申报区质量创新奖;五角场高新技术园区被批准创建上海市知名品牌示范区;上海市政总院荣获首批“上海品牌”认证;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2个项目分别荣获2017年度市质量攻关成果二、三等奖;“上海名牌”目前有17家企业20个品牌。
五、制定标准掌握话语权
目前内燃机研究所、市政总院、纺织研究院、电缆所、工具厂、机床厂等20余家企业,主导制订或修订国家、行业、地方等各级各类标准70多项;累计开展标准化创新试点24项,在制造业、互联网、检验检测等领域,逐步掌握标准话语权,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六、重视专业技能提升
区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上海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1年)杨浦贯彻落实方案》(杨委办发〔2019〕2号),凸显杨浦特色,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围绕“一圈一廊一谷一园”,聚焦北斗导航、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建设项目,培养一批产业急需、引领未来的高技能人才,集聚一批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具有绝技绝活、掌握高超技能、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大师,鼓励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攻关,充分参与区域各项建设工作,通过高端技能人才的示范、带领作用,推动各层面的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企业职工为重点,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二是拓展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做好重点领域技能提升计划。三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技能拔尖人才的带头引领作用。四是开展多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发挥竞赛引领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九三学社杨浦区委对我区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委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把工作落到实处。
上海市杨浦区商务委员会
2019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