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C-00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3-05-24

黄蓉峰代表:

您提出的第C-008“关于杨浦文化建设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况

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针对该建议召开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认为您的建议中提出的延续历史根脉、统筹文化设施布局、加强传播载体等建议,对我提升人民城市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严格落实办理责任,通过沟通交流、深入研讨,进一步对代表所提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判,结合实际提出办理意见,努力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进步。

二、建议答复

针对您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经研究讨论并针对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一)深度挖掘,推动城市文脉传承

我局以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以工业遗产和革命遗址为重点,挖掘区内历史资源,开展文物资源认定,通过梳理、甄别、评估,将毛麻仓库旧址、明华糖厂仓库旧址、上海锅炉厂旧址(上海电站辅机厂西厂)、三新纱厂仓库旧址等纳入文物保护范畴。借力高校专家团队和学科优势,开展工业遗产基础信息“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案例两项专业研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以及工人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摸底、甄别,结合城市发展、工业历史变迁进行分析,提炼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的创新理念和经验方法开展“口述历史”项目,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以及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电厂、上海自行车厂老干部、老职工代表以及直接参与滨江开发、规划的资深专家学者代表参与“杨浦百年·工业印迹”口述历史专题片拍摄开展面对面访谈,记录工业时代曾经的生产生活场景,挖掘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承弘扬工业文化和工匠精神。

(二)以用促保,焕发历史建筑魅力

内涵丰厚的“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根脉”“百年市政”四个百年是杨浦的根脉与灵魂,承载着历史的文物保护建筑犹如城市的名片,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我局重视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近年来打造了多个城市文化地标: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更新和再生”为保护修缮工作理念,将旧上海市图书馆修缮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位于复旦大学第九宿舍群内的陈望道旧居经过保护性修缮,作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向市民开放,成为沪上又一重要的革命史迹和红色文化阵地;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的锯齿形厂房、办公楼等建筑经修缮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称号;长江口二号古船正式落户杨浦滨江,未来上海船厂旧址将建设成为古船博物馆,打造以“船文化”为主题,融教育、文化、经济、航运、考古、商业、旅游等于一体的具有多元复合功能的综合中心。此外,毛麻仓库旧址、明华糖厂仓库经保护性修缮后,成为文化演出、艺术展陈的多元空间;永安栈房旧址双子楼仓库的西楼将华丽变身世界技能博物馆;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厂旧址厂房位于哔哩哔哩上海总部项目内,区企合作打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展览场所;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虎臣制笔技艺”和“曹素功徽墨技艺”,将茶厂老厂房打造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成功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提质增效,提升场馆服务能级

在公共文化基础保障上,杨浦已经基本建成“1+12+X”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馆方面,有区级文化馆1家,面积达1.23万平方米;街道文化活动中心12个,平均面积达4486.5平方米;居委会文化活动室295平均面积达200平方米,高于每1.5万人设一处的建设标准。在公共图书馆方面,杨浦区图书馆现有“1+2”个区级总馆,面积达2.02万平方米12个街道分馆平均馆舍面积达758方米,新江湾城、五角场等七家街道馆获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先进集体;图书馆基层服务点78个,四平路街道金安社区创评中国图书馆学会“书香社区”在品质提升上,全区共有1家非遗场馆、1家国有剧场、2家民营美术馆(另有1家美术馆正在建设中)、12家博物馆、数十家阅读新空间和艺术新空间(如:学悦风咏书社、火星潮流实验室)等新业态文化场馆,通过提供多元创新的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我局全力打造与国际大都市目标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地标,历经四年筹备与改建,建成并开放区级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布局项目YOUNG剧场2022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有序推动“笔墨宫坊”周虎臣曹素功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落地杨浦,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并于2023年3月正式开业。坚持高站位规划布局,不断加强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杨浦区文化馆改扩建杨浦区图书馆滨江馆建设,用心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馆。

(四)便民为先,延伸文化服务场景

我局充分挖掘并借助校区、园区、商圈等资源,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应用场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鉴于公共图书馆辐射范围有限,杨浦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图书馆+互联网+信用”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打造新型借阅服务“书界-O2O图书网借平台”,形成行业示范引领效应,技术平台被上海市图书馆所采用。项目自2017年底实施以来,共设立59个自助借阅服务网点,深入社区、园区、营区、商圈等,实现区内街道的全覆盖,办证读者人数达11万余人,图书总配送100万册,服务读者55万人次。对标市级实事项目,杨浦区积极响应上海“大美育计划”,共有笔墨宫坊、国歌展示馆、杨浦区图书馆、YOUNG剧场4个点位被纳入“社会大美育课堂”名单,各点位积极开展多类型、高质量的美育活动,截止2023年3月底,共组织86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受益人次达22.96万;开展“市民艺术夜校”服务项目,让更多青年、白领群体就近就便享受文化大餐,努力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全区共有1处市民夜校分校、2处教学点,项目启动以来共开设了国画、中国舞、面塑等9门课程,所有课程报名状态均为满员。

(五)扩大宣传,展示杨浦文化底蕴

我局聚焦强化“人民城市”的文旅特点,挖掘文旅工作亮点特色,及时展现文旅精神风貌,把理论观点变成生动道理、把工作成效变成新闻亮点。2022年为例,全年各级各类媒体对杨浦文化旅游活动的报道600余篇;“杨浦文旅”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732条,“文化杨浦云”发布各类活动资讯3295条。联合人民网上海频道合作拍摄制作“人民·秀带直播间”节目,发布“第九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美术专题展”导览篇,特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美术指导老师讲解展览作品,带领市民群众在云端探展;拍摄制作“叶家花园保护修缮工程”“上海都市摄影论坛”“第31届金秋诗会”等节目。贴近城区文化特点,持续主动策划,拍摄制作《看见杨浦》第三、第四季短视频。围绕文创+科创,展现了“大创智”的独特吸引力、AECOM和杨浦的共生活力、B站的文化氛围。通过绘画、书法、文学、摄影、戏剧、音乐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文化名人视角,展示了杨浦的城区文化底蕴和文旅发展未来。与市文旅局联合开展“喜欢上海的理由”上海城市文旅系列杨浦主题宣推活动,向广大市民游客推荐杨浦精品项目和服务体验。联合区委宣传部、团区委、旅游时报推出“全民随手拍,发现小而美”——杨浦“海派城市考古”拍摄作品征集大赛,以“海派城市考古”的角度,激发人民群众通过寻访、发现、体验方式,开展文化寻访、探寻城厢掌故、发现城区轶事,体会饮食五味的人间烟火。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杨浦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底蕴,传扬杨浦文化魅力,焕新城市文化设施,以更高质量建设推动更高品质生活,努力开创杨浦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杨浦区文化事业发展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