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D094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20
朱亦鸣委员:
您提出的第D094号“关于打造‘乐游杨浦,无忧行旅’服务品牌提升杨浦区旅游形象与创收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杨浦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提案精准把握上海高铁网络升级与出入境政策优化带来的旅游发展新机遇,深入分析了杨浦区在旅游服务供给端的短板问题,创新提出“乐游杨浦,无忧行旅”服务品牌建设路径,从提升旅游形象、优化游客体验、促进旅游创收三个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杨浦区旅游服务升级提供了宝贵思路,与我区打造“入境旅游发展区、都市旅游创新区、文旅深度融合实践区”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区文化旅游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依据职责会同区建设管理委、区滨江集团等相关部门,围绕提案建议逐条梳理研究,沟通办理内容,交换办理意见,形成相关提案建议答复。
二、提案答复
正如提案所述,随着上海高铁枢纽体系不断升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愈发紧密,“同城效应”显著。在国际旅游市场,我国签证便利化政策助力上海凸显全球航空枢纽与入境游首站优势,长三角入境游呈爆发式增长。作为浦江之畔的文旅新地标,杨浦充分依托 “四个百年” 深厚历史底蕴,顺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努力拓展旅游业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我区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系统推进资源整合、能级提升与生态重构,努力构建推动形成“主客共享、服务无忧”的全域旅游新格局。针对提案中的宝贵建议,杨浦区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深化落实,全力推动我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旅游形象,塑造文旅新地标
区文化旅游局会同区内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构建“1+3+5”杨浦旅游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大厂”独特的城区基因,通过优化“三大空间布局”,开展“特色精品提升、多元业态融合、文化体验升级、服务品质优化、品牌IP宣推”五大行动,以“更优的产品、更大的跨界、更强的创新、更佳的服务、更好的故事”,聚力打造“杨浦,不一YOUNG”的目的地定位和旅游形象。大力推动入境游主题产品发展。制定《杨浦区推动入境游工作方案》,抢抓入境免签政策扩容契机,研究入境游支持政策。深化“拾趣YOUNG浦”主题游品牌,围绕国际旅游特点,持续释放文旅空间的潜力,以传统文化为魂、趣游体验为核,打造一批深度游、体验游精品线路,构建核心品牌与若干举措相结合的“1+X”的入境游发展模式。深耕区域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全国首创上海大学生旅游节,重点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每年带动商旅文体各类活动20余项,逐步形成杨浦文旅特色的窗口和名片。如:2024年上海大学生旅游节开幕式,10所高校联袂演绎开幕式文艺展演,近30所高校参与旅游节系列活动,活动期间158万余人次网上观看开幕式直播。做深做活“建筑可阅读”“百BU穿YANG”等文博品牌。依托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成果,持续挖掘传播“四个百年”城市荣光的文化力量,进一步增强“建筑可阅读”“百BU穿YANG”文博品牌的影响力,更新安装全市统一建筑可阅读铭牌,为市民提供全新的都市漫游体验。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加大文博单位的开放力度,带领市民游客走入杨浦城区滨水岸线的工业遗产,领略城区人文景观的历史积淀,让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拓展多元立体宣推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与海外传播平台,围绕特色主题内容,制作公众号推送、长短视频、互动H5等融媒体产品,讲好杨浦文旅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持续打造杨浦城区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提升曝光度与话题度。
(二)提升游客体验,优化文旅新服务
一是全域行李寄存服务,卸下出行负担。为进一步优化国内外来沪旅客体验,杨浦区内多个文旅点位面向市民游客提供行李寄存服务,涵盖A级景区、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包括:笔墨宫坊、杨浦区图书馆、国歌展示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世界技能博物馆、黄兴公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场所,便利市民游客轻装观文博、看美展、来海考、享美育、逛景区。
二是优化滨江区域配套资源,共享美好体验。一方面,杨浦滨江已逐步构建起“公交+轨交”立体交通网络,能基本满足沿线各文旅场所的交通需求。同时,区文化旅游局还与区建设管理委积极会商,探索定制公交等灵活措施,促进更高水平的文旅服务联动,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感和专属感。另一方面,杨浦滨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打造全龄友好、全域友好的旅行空间。区滨江集团合理规划建设骑行道、漫步道路,形成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串联沿线景点;还将同步布局停车场、充电桩,满足多元停车充电需求。同时,建设无障碍示范段,完善防滑步道、互动科普装置等设施,兼顾特殊群体与亲子游需求,畅通游客出行网络。
(三)促进旅游创收,释放消费新动能
一是引IP、强演艺,挖掘消费潜力。探索引入世界级文化IP,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演艺项目在杨浦首演首秀,提升区域文化吸引力与知名度。依托YOUNG剧场等演艺场馆,打造常态化、高品质的演艺矩阵,丰富周边消费业态,形成文旅消费新标签。如:2024年秋是国际戏剧季展出7台23场重磅好戏,同步推出主题讲座、大师班、工作坊、舞台导览、艺术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人来杨浦赏剧、观展。同时,探索挖掘城区影视取景地资源,将进一步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主题线路,使游客不仅能打卡影视拍摄地,还可参与更多文旅商体展的活动,带动餐饮、住宿、文创购物消费升级。
二是育街区、兴商圈,拓展消费空间。推动以大学路为代表的旅游休闲街区建设,持续打造KIC知识艺术节、YEAHH PARK等品牌活动,融合艺术展览、潮流市集、网红餐饮等多元业态,精准定位Z世代客群,塑造青春活力的社交消费场景。同步推进城区商圈升级,五角场商圈引入百联ZX造趣场、万达谷WAN次元街等潮流商业地标,推出沉浸式体验活动,形成“线上IP引流+线下场景转化”的消费闭环。杨浦滨江沿线、五角场商圈、创智天地等重点区域优化规划布局,扩展文旅商体展融合空间,吸引游客深度体验,延长消费链条。
三是创场景、促融合,激活消费引擎。召开杨浦区文旅发展大会,发布《“杨浦,不一YOUNG”文旅共生圈联合倡议书》,制定《杨浦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携行计划》,强化政策引领、加快要素对接、鼓励产品研发,培育文旅商体展融合业态。发挥B站、叠纸等头部企业影响力,鼓励发展“人气IP+文创产品+主题商圈”消费立体空间,创新开发“非遗+”“国潮+”等特色文旅项目。聚焦文博演艺、节展赛事、在线文娱等多元领域,联动区域高校、文博场馆、艺术空间,探索“门票+购物”“门票+酒店”等游客共引方式,强化节展赛事的“点”与消费的“链”设计配套。如:2025易跑・森林越野半程马拉松赛事期间,区文化旅游局联合区体育局,推出区内16家宾馆住宿优惠福利,打造一站式体验产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四)下一步计划
提案中所提及的打造滨江一体化旅游服务体系、推广数字化旅游服务平台、加强旅游宣传与合作等建议,与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杨浦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度契合,为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后续,我区将以该行动计划为指引,广泛吸纳提案中的宝贵建议,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扎实推动杨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一是融合全域资源,构建滨江旅游服务新生态。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与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旅游点位“小交通”与城市“大交通”有序衔接。优化交通站点、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和购物商圈等场所行李寄存服务,鼓励景区周边停车资源节假日向社会开放,确保服务点的覆盖面和便捷性。加强标识标牌和旅游服务指引,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推动剧场、文博场馆、图书馆、体育场所、公园等周边商业配套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提质升级,形成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滨江旅游服务新生态,全面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
二是深化数字赋能,开创智慧旅游服务新模式。发挥城区数字经济市场端的作用,探索构建杨浦旅游业智慧化体系,积极引入多模态大模型,通过大数据监测,进一步加强智慧文旅建设。发挥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的引领作用和资源整合作用,在景点导览、路线规划、住宿餐饮预订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并针对免签游客提供多语言界面,立足杨浦持续发力。加强数字技术在服务端场景应用,积极参与全市“沪小游”城市生活智能体建设,优化银发旅游智慧服务,增加老年人适用场景,用科技提升旅游服务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三是拓展合作网络,塑造杨浦旅游品牌新形象。以“杨浦,不一YOUNG”旅游IP为核心,多渠道、多平台立体塑造品牌形象。加强主流媒体宣推,用好新媒体与社交平台,结合平台特性实施差异化传播策略,做好事实传播、情感传播和价值传播。深化国际国内双向合作,抓住入境免签政策扩容、过境免签时间延长的契机,持续推出“拾趣YOUNG浦”主题游活动,精准吸引国际游客。与区内高校、文博艺术场馆、旅游企业加强合作,鼓励旅游产品开发,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游客满意度。同时,创新宣传策略,借助新媒体矩阵、主流媒体、城市推荐官等多元渠道,全方位展示杨浦旅游特色,讲好杨浦故事,持续提升杨浦旅游的国际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旅游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