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健身热土又是冠军摇篮,杨浦这所体育馆走出世青赛双冠王 2022-11-07
丁荣
青年强,则国家强。10月31日,羽毛球世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以3金2银收官。其中,出生于杨浦区的上海羽毛球健儿朱一珺与搭档刘圣书摘下混双冠军,与搭档徐化雨夺得男双冠军,加冕双冠王。朱一珺成为上海首个世青赛本土双冠王,也是杨浦区走出的首位羽毛球单项世界冠军。
天生神力的“胖小子”
靠坚持成为世青赛“双冠王”
2005年3月29日,朱一珺出生于杨浦区延吉街道,后进入到二联小学就读。回忆起选中朱一珺的场景,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副主任、羽毛球中级教练杨寅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在杨浦区训练时的朱一珺(右)
2011年的一天,体育老师杨佳的支持下,杨寅来到二联小学操场,在一年级体育课上选材。他让所有学生扔沙包,一名身材偏胖的学生一把就把沙包扔出了学校墙壁。“这个孩子力气这么大?让他再来一次!”在杨寅的要求下,这名学生再一次用左手把沙包掷到了学校墙壁外!左撇子再加上爆发力异于常人,杨寅立刻对杨佳说:“这个学生我要了!他叫什么名字?”“他叫朱一珺!”“好,就是他了!”
杨寅指导朱一珺
在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羽毛球队教练组的悉心指导下,朱一珺刻苦训练,逐渐成为队里的佼佼者,展现出了爆发力强,后场进攻力强,网前意识好的特点,引起了教练组的高度关注,决定把他作为重点运动员培养。
同视角对比:小时候的朱一珺与现在的朱一珺
2014年,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率先在羽毛球项目试点“二线延伸选材”改革,派遣教练提前下基层训练单位指导科学训练,提前选拔好苗子。同时定期让基层教练带队到市体校进行合练,提升训练能力与水平。
当时,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成为了首批试点单位,朱一珺进入到了二线教练视野。2014年9月,成绩出众的朱一珺由杨浦区输送至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队成为二线运动员,带训教练马骁。
在全国赛上,朱一珺与二三线教练
2017年,朱一珺进入上海市羽毛球一线队试训,带训教练俞凌胤。为了帮助他尽快适应一线队的训练与生活,教练也会经常去上海羽毛球一线队关心帮助他,在此期间,杨浦区的羽毛球教练也通过耳濡目染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带训能力。
2018年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朱一珺为杨浦区斩获了男子双打冠军。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朱一珺斩获季军的好成绩。之后,他进入到了上海市羽毛球一线队和国家青年队。
朱一珺代表杨浦区在上海青少年羽毛球比赛取得佳绩
虽然朱一珺到了国家青年队,但杨浦的教练团队一直关心着他,和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断鼓励他。在这次世青赛中,朱一珺在一开始进行的团体赛中发挥不佳,获得了第五名。大家一直通过微信为他加油鼓劲。
市民健身的“羽球圣地”
后备人才的“冠军摇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作为区属体育场馆单位,通过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全民健身场馆开放与业余训练两手抓,成功实现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从起初每个年龄段只有1、2名队员到如今每个年龄段都有4男4女,还诞生了世界冠军,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的羽毛球项目走过了“十年磨一剑”的历程。2008年前杨浦区的羽毛球项目只布点在一所学校,且训练无固定场所,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克服重重困难,为羽毛球队训练保障了固定的训练场地和时间,羽毛球项目也成为中心的重点扶持项目。随着队员的增加,场地也相应地有序地加强保障。满足业余训练也被写入与阿里体育合作运营的条款中予以保障,让教练员有了更广阔的招生与训练空间。
一直以来,杨浦区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活动中心的办训模式,积极鼓励创新,并在人才激励机制上,积极与区人保局沟通,成功拓展了教练员初级、中级、高级的晋升通道与名额,进一步提升了教练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杨寅从1996年进入杨浦区羽毛球队成为第一批学生运动员,到大学毕业后回到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担任教练,始终保持着对羽毛球事业的情怀。原上海队退役运动员陈婷婷2016年进入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目前已输送8名运动员。
杨浦体育馆热烈激情的训练场面也深深地影响着来锻炼的市民们,市民们锻炼的愿望更加强烈,并以能到杨浦体育馆打羽毛球为荣,因为那是“专业”,体育馆打羽毛球的市民朋友也越来越有水平,体育馆的场地预订火爆,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相互促进在杨浦体育活动中心充分展现。
全民健身与业余训练“两手抓、两手硬”不仅提升了体育场馆开放率与知名度,提高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更培养输送了顶尖的竞技体育运动员。站在新的征程上,在杨浦区体育局的领导下,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两手抓的场馆办训道路,让更多市民参与健身,让更多的家长参与羽毛球运动,带动更多青少年也来参与,进一步拓展我们的选材面,努力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青少年羽毛球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