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国内“小众运动”,正在杨浦发展壮大…… 2021-09-15
这项国内“小众运动”,正在杨浦发展壮大……
你知道手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吗?它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手球可以像足球一样射门,像篮球一样传递,像排球一样封挡,是一项集多种运动项目特点为一体的室内球类运动,既不乏速度与激情,又同时兼备力量与美感。
阿拉杨浦的手球运动,有着20多年的历史。杨浦区少体校不仅是上海市手球二线训练单位,还是“国家手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手球运动员,其中就有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第三名的手球运动员何剑萍,在第24届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的手球运动员李传芬,以及第16届亚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女子手球运动员许沫。
在国内相比足球、篮球、排球等热门项目,手球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谓“藏在深闺人未识”。快跟随记者走进杨浦区少体校手球队一探究竟吧!
快速移动、传球、接球、运球、断球、射门……在杨浦区少体校综合馆三楼的手球训练场,每天都有不少手球小将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严格的训练。
记者注意到,训练场上的女队员占了一大半,她们身上的拼劲,一点也不输男队员。有人摔倒了,二话不说立即起来继续练;有人手指挂彩,绑好胶带,转身又投入到运动中……
学习训练两不误,她要实现更多梦想……
扎着马尾、身材高挑的薛乐怡,今年17岁,在场上跑动十分积极。她脚下移动、传球速度都非常快,进攻时往往能够犀利地撕开对手的防线。薛乐怡7年前开始接触手球,进队后一直刻苦训练,在不少大赛上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为了加强锻炼接触到了手球,刚开始觉得很有趣,每天和好朋友一起练习也很开心。” 薛乐怡说,尽管中途遇到过挫折,但自己对手球的热爱十分坚定,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明年,薛乐怡将参加高考,因此当前她面临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压力。“还是想做到两不耽误,学习的时候专心学习,训练的时候专心训练。” 薛乐怡表示,自己的第一志愿就是想通过单招考进上海体育学院,这样可以继续打手球,努力取得更多好成绩。
比赛在即,她说手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5岁的骆西亚,是杨浦区少体校手球队初中组女队的一名队员。早在小学一年级时,她便接触到了手球运动。
骆西亚此前就读的平凉路第三小学,是杨浦区少体校手球小学组设点学校。她告诉记者,“一年级的时候,少体校的教练到学校来推广手球运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手球比足球、篮球、排球都小不少,大家抢来抢去的也很有趣味性。后来三年级时我被教练选中进了少体校手球队,每天都会来训练,手球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再过不久,骆西亚将参加于10月举办的上海市青少年手球锦标赛。“希望能打得好一点,和队员们配合得更默契一点,争取拿下冠军。”
多年来,杨浦区少体校手球队一直保持着领先的优势,连续四届获得市运会女子手球初中组的冠军,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上海市青少年手球冠军赛中,小学组女队获得了冠军,高中组女队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也拿到了冠军。此外,正在举行的全运会中,10名手球运动员来自杨浦……
对于队伍的战绩,杨浦区少体校手球队高级教练陈列表示:“这样的好成绩与这些年来在区内学校进行布局是离不开的,手球项目可以说是体教结合的典范。目前,手球项目在区内的平凉路第三小学、杨浦小学、回民小学、水丰分校、复旦实验中学等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布局,‘一条龙’输送的通道,使得我们的梯队完整,手球后备人才源源不断,基层队伍越来越强大。”
队员的成长离不开教练员的悉心指导。杨浦区少体校手球队拥有一支完备的教练队伍,4名教练各有分工,对不同年龄梯队和不同位置的运动员进行训练,为队员们保驾护航。“从训练环境、场地灯光,到队员读书问题、家长是否支持、小朋友有没有生病等等,都是需要我们教练去考虑和关注的。” 小学组教练王安妮从小在杨浦区少体校参加手球训练,现在又回到了少体校。她说,想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到更多的队员,也想尽可能把有发展天赋的小朋友输送上去,让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
2022年上海市运会开赛在即,杨浦区少体校手球队正在积极备战。“目前,小学组男队、女队,初、高中组女队人员都已集结好,初、高中组的男队正在建设中,我们也力争带领队员们取得更好的成绩。”陈列说。
转发自 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