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A081号提案的答复 2022-06-07

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主动公开


上 海 市 杨 浦 区 民 政 局

杨民发〔2022〕19


对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A081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杨浦区委:

你们提出的A081号“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红利”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杨浦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概况

收到提案后,我局十分重视,在局分管领导的主持协同下,针对提案中的建议,我们严格落实办理责任,通过深入研讨的方式,进一步对提案所提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实际办理意见,努力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进步。

二、提案建议答复

针对您提案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结合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计划打算,我们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杨浦区于2021年发布了《打造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全面推进杨浦区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方案中涉及数字助推健康生活计划,由区生活数字化专班牵头推进。区民政局在杨浦区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中,重点工作开展如下:

(一)积极提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各类培训和帮办

一是开展百万人次长者技能提升行动。为满足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手机,解决当下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2021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百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提升行动。通过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学习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和帮办服务,来解决涉及老年人生活、办事和享受养老服务的高频事项(包括就医、出行、亮码、扫码、聊天、缴费、购物、文娱、用机、安全等应用场景)。去年一年,民政共建设完成培训服务点470个,完成学习培训和帮办服务2.39万人次。全区包括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护机构、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等全部完成公益基地建设,形成为老智能服务培训服务网络,老年人可以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找到最近的公益服务点位,为老人提供服务。

二是搭建“智能相伴”服务场景。“智能相伴”服务场景利用电视机、音频设备、触摸屏、机器人等智能化、信息化设备,积极搭建面向老年人的视频、图像、音频等智能互动服务,让老年人更加便捷得获取养老服务信息,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服务资源。依照上述理念,目前已先期开发了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电视版”,可依托电信IPTV和智能屏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智能相伴服务。我区从2020年起根据市民政局要求落实该项工作,目前,累计完成“智能相伴”服务场景安装1150户。

(二)探索各类养老服务场景建设

开展“智能化全覆盖照料社区”试点。为打通机构、社区和居家三大养老场景,探索智能化照料社区路径,去年控江路街道率先在全市探索试点智能化全覆盖照料社区”(IACC)。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通过建设医、防、养、护、食和康等6个“智能化全覆盖照料社区”(IACC),满足社区全龄段老人15分钟医养照护服务的全天候需求。“医”主要针对活力较差的老人进行全面评估,给出详细照护建议,做好后续上门跟进服务;“康”和“食”主要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筛查,建立健康档案,整合助餐服务资源,满足适老化餐食需求;“养”以街道敬老院为枢纽,聚焦认知障老年人的智能化看护管理;“护”主要为部分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三件套,提供“365 守护”以及安全托底服务;“防”则以各个社区活动室、康复港、多代园为服务场地,为社区长者提供不同主题的的健康宣教服务。

试点认知障碍数字化筛查场景应用。2021年,区民政在新江湾城街道开展认识症友好社区的试点,探索用数字化场景来实现认知障碍的初筛,引入数字化终端,全面实施脑健康测试、早期认知干预训练、认知障碍科普知识推广、干预活动预约等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共开展线下宣传140余场,对5000余人次进行认知障碍科普,完成风险测评近2600例,对认知症障碍老年人及高危人群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600人次。

(三)今年数字化生活转型的重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本市老年人应急呼叫一键通项目。2021年11月,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扩大本市老年人应急呼叫项目受益面的通知》,将本市户籍高龄独居(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应急呼叫项目范围。全区近1.2万高龄独居老人,计划通过两个层面来进行全覆盖保障。一是计划在两个街道投放1000个智能腕表来开展数字化紧急援助服务。通过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研发的大屏大字简易操作的智能腕表,围绕老年人的吃、穿、住、养、医、行、乐等日常需求,提供非常便利的“一键紧急呼叫、一键生活求助、一键政策咨询、一键服务链接、实时定位、健康检测、认知症障碍老年人防走失、居家安全防护、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文娱生活”等综合性高频事项服务。二是采用话机+手机模式,通过在固定电话和手机上设置应急呼叫键,由24小时人工呼叫处理平台来对老人服务需求进行响应,确保居家养老安全。

开展“智能养老顾问+互联网医院”场景建设。在全区26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配置智能养老顾问机器人,对本社区有养老咨询和远程诊疗需求社区老年人(重点覆盖高龄独居、出行不便、就医困难等老年群体1万余人)提供六方面服务。一是养老政策的咨询。二是AI智能医生问诊。三是24小时医生在线。四是互联网医院连线。与杨浦区中心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合作,共同建立在线诊疗机制,打通医保支付、药品配送、电子发票、电子处方等通道,相关药物通过国药进行物流配送。五是智能检测设备。机器人自带体温、血氧、心率、血压、血糖、尿酸、胆固醇、舌面相、心电图等检测设备,可通过语音或手动操作打开功能菜单进行相应身体状况自主检测。六是三甲医院专用通道发起私人医生视频问诊、三甲专家问诊、转诊预约(30天等待期)、重疾绿色通道(30天等待期)、预约挂号等服务。

试点独居老人智能水表监测居家安全项目。2022年市民政计划开展高龄独居老人智能水表居家监测试点项目,我区长白街道将纳入试点街道。由城投水务、城运中心、区民政局、长白街道合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高龄独居老人智能水表居家监测报警,为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提供保障。当独居老人用水量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变化或持续用水时,用水监测设备自动上报异常数据,系统立即启动预警事项处理,向社区工作人员及老人子女发送预警信息。在接到预警信息后,街道网格人员或社区工作人员将及时上门探访,查看独居老人情况。在处理完成预警信息后,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向平台反馈处理情况。

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今年区民政将探索数字化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通过数字化平台派单,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成为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的床位,提升家庭照护的功能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原居安养的愿望。目前,有16家区内养老机构报名参与项目试点。

目前,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如有数字化养老方面的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可在该政策框架下,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支持区内企业参与适老化应用场景开发建设,鼓励企业深入进行老年人需求方面的调研与评估,根据他们真正的需求和能够接受的方式,提供智慧化的硬件设施或软性服务。引导相关企业将创新成果应用在数字化养老方面,实现数字化鸿沟的弥合,共建老年数字化友好社会。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杨浦区养老服务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22年67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12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朱鲁佳 联系电话:25017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