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第C-064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3-07-12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主动公开



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杨科两会〔2023〕12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C-064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陆珏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C-064号“关于建设杨浦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杨浦科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杨浦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和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紧紧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抢抓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激发“四个百年”禀赋优势,深化实践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和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以三区一体化带动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知识杨浦-创新杨浦”的蝶变之路。

关于拟定杨浦未来科创产业指导目录的建议

今年,上海将继续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加快拓展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数字经济4个赛道,加速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杨浦持续打造代表未来都市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业态结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代表所提到的生物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链,杨浦已经在研究分析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

在提升创新策源方面。一是强化原始创新攻关。围绕前沿科技方向,探索市区两级与高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等方式,支持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领域,以及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绿色低碳等新赛道,建设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平台,争取在基础前沿取得突破。以复旦“新工科”为试点,探索风险共担机制,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二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复旦大学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上海理工)、上海市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中交疏浚装备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平台、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平台能级。积极承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落地。三是营造成果转化生态。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理念,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国家级技术要素市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打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聚焦要素功能汇聚、生态环境构建、服务能级提升,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自落户杨浦以来,累计完成技术交易鉴证112亿元、技术合同金额342亿元。

在培育优势产业方面。一是加强产业地图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型企业众多的优势,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将在线新经济作为集群建设核心,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上,区“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打造以人工智能、位置服务、区块链、数字文化为重点的在线新经济千亿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上,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全力打造一带(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一区(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一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业地标。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战新集群上市企业为引领,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美团系企业营收过千亿,字节系、B站系、携程系企业营收超百亿,带动小红书、得物、叠纸等百余家“瞪羚”企业以及更多中小微集群企业向杨浦汇集。杨浦滨江成为产业投资热土,美团上海科技中心、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抖音集团上海滨江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超500亿元。三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杨浦现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7家(占上海50%、全国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22家,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54家,区级双创小巨人49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专精特新”企业258家。四是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推动“人才秀带”建设,制定发布《新时代杨浦打造“人才秀带”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1+3”人才新政,启动“海聚英才·杨浦在线新经济未来人才实验室”建设,探索建设“人民城市·海聚英才”发展研究院。大力实施国家和市、区引领性人才计划,不断优化海外引才“3310”政策,广泛吸纳国际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一是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加快建设大创智数字孪生云上之城,支持千寻位置建设全球首个基于北斗三号系统的时空智能数字底座系统。重点围绕“高效办好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深入推进“两张网”建设。成功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原生品牌论坛和智能社会论坛,“2021-2022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式等重大活动。打造便捷就医服务、教育、健身、“养老 E 顾问”、“数字睦邻”等一批数字生活场景,加快推动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二是推进智能制造赋能。发挥区域内高校的学科优势,联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湾谷北斗高精度产业园等载体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供智力支撑。围绕重点领域加快补链强链,在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引进、场景示范应用等方面加强前瞻布局,抢占细分领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制高点,为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助力赋能。以优刻得为代表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以千寻位置为代表的位置服务产业成为杨浦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

在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方面。一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连续六年制定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累计推出544项改革举措。在全市范围内首批试点开展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以杨浦被确定为“在线新经济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试点区为契机,不断拓宽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试点范围。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在全市率先发布《企业数据合规指引》,推行“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不罚容错机制。二是营造浓厚双创氛围。成功举办 2022 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分会场、2022 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暨“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站、2022 年杨浦“创业之星”大赛等重点双创活动,区域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建设加速推进,复旦、同济大学国家科技园获批中国科协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三是强化创新协同发展。2018年,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科协的支持下,杨浦区牵头倡议成立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并被推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自联盟成立以来,杨浦区积极发挥“一张图(长三角创业地图)、一张券(双创券通用通兑)、一个秘书处”的牵头优势,携手联盟成员单位共同营造优质的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了全国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三角”创新创业工作经验。

二、关于打造杨浦科创俱乐部的建议

紧紧围绕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大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着力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培育新型融资业态,吸引特色金融机构,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为区内科技创新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努力营造适宜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推进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一是完善企业上市服务机制建立“重点支持在线新经济企业白名单”和“区改制上市培育企业后备库”,实施“浦江之光”闪耀杨浦专项行动。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建立政银对接机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继续推进与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合作,扩大“批次贷”项目合作银行范围,目前已有 68家企业获得贷款 3.4 亿元。诺亚控股登陆港交所,毕得医药登陆科创板,儒竞科技申报创业板已过会。是完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拓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着眼于延伸科技金融服务触角,提高投融资精准对接效率,以“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动力机制,搭建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成立杨浦科技金融联合会,定位于线下的科技金融跨界合作交流平台。会同上交所、商业银行、券商等市场参与主体举办多场线上金融服务活动,分享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普惠金融产品、资本市场政策。

在推进融通发展平台方面。一是加强产业合作对接。举办多场以“携手同行 赋能共生”为主题的企业互访活动,围绕“绿色工艺赋能未来设计”“水环境治理的装备和工艺研究”等话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带动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创新合作交流。举办2021环同济设计周,以“新格局 A NEW LANDSCAPE”为主题,举办论坛、展览、讲座、工作坊等30余项活动。成立了人才、设计、金融和营商等环同济发展“四大”联盟,搭建环同济资源集聚和发展的平台。三是完善企业服务链条。区科委联合上交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举办“小巨人”下午茶,帮助杨浦区小巨人企业掌握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增进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带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强,技术能级的革新与生产能力的提升,继而提升杨浦区整体创新能力。

下一步,杨浦区将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擦亮“创新杨浦”品牌。

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握软件信息服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胜势,积极捕捉智能网联汽车、双碳等新赛道新机遇,编制区数字经济产业地图。对标市壮大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努力打造通用AI、扩展现实等未来智能产业集群。聚焦传统产业技术更新和改造升级,以工业互联网、都市产业为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聚焦重点区域,大力推动在线新经济发展,高标准建设“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立市区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一批新生代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产业功能平台集聚,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新地标。支持大创智示范区等区域以数字化推动科创增效赋智,不断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连续推出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努力成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区。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深化科创板、注册制改革为带动,依托上海市“浦江之光”行动计划平台,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服务机制,精准、连续、滚动支持本区企业登录以科创板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前瞻布局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节能环保等前沿科技产业赛道,以资本为纽带,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杨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继续完善政银企三方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灵活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扩大中小微企业的受益面和融资规模。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杨浦区科创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23年4月13日








承办单位地址:杨浦区惠民路600号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邵宏鹰           联系电话:6569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