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杨浦区消防工作意见》的通知 2022-05-26

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现将《2022年杨浦区消防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2526

 

2022年杨浦区消防工作意见

 

2022年是喜迎党的二十大、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杨浦区消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特大型城市火灾形势,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坚决筑牢城市消防安全防线,为杨浦 四高城区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为党的二十大、第五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顺利举办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压实各级消防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服务保障城市发展,主动跨前重点领域,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合力推进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等跨部门、跨领域难点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行业部门消防工作责任清单,落实警示、督办、约谈、会商等工作机制,协同开展年中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专项巡查,严格实施综合考核,督促消防刚性任务落地见效(区消防救援队、区应急局等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街道)贯彻落实《杨浦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中消防规划目标,实施推进规划重要建设项目,组织评估年度消防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区规划资源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街道)。推行火灾事故政府组织调查处理工作机制,严格火灾事故追责,对有人员死亡和较大社会影响火灾事故开展调查,对追责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实施评估,及时约谈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和履职不力的单位(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应急局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按时保质完成老旧小区内既有的135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10栋高层住宅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加装消防设施智慧监控系统;138栋老旧高层住宅实施消防设施维保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应急局、区财政局、区住房保障管理局、各街道)。优化完善消防、公安、建管部门消防执法协调配合机制,提升业务信息互通、执法数据交互、定期研判分析能力(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公安分局、区建管委)。

二、强化重大活动安全防范。持续强化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标准,全面督促落实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单位实名制值守、基层网格化巡查、发动市民群防群治、微型消防站调度等社会面火灾防控严管严控措施。健全完善行业部门重大活动消防安全防范联勤联动机制,对重要活动场所和商场市场、旅游景区、仓储物流等人流物流集中场所加大检查频次,开展错时夜查,督促落实防范措施(区商务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公安分局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各街道)。升级消防前沿指挥部(所)功能标准配置,优化消防驻防个人装备选配集成,全力确保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社会面火灾形势平稳受控(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道)

三、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实化街道消防议事协调机构,按照《上海市社会消防组织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第一责任人,统筹融合基层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组织框架和力量资源配置,设立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配置专职工作人员,落实编制待遇保障,建立健全编制年度计划、定期召开会议、落实专项行动、开展联动执法、组织考核奖惩等配套制度,构建全覆盖的常态化消防检查巡查体系(各街道、区委编办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司法局)。大力推进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立覆盖全区的重点单位和社区微型消防站、专职消防队可视化运管模式,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区消防救援支队、各街道)。

四、推动消防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对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持续建设升级区级消防一网统管平台,推3万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全部接入消防物联网,推广区域火灾形势分析模型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推动形成预测、预警、诊断、处置、反馈的消防场景应用;上线消防智能接处警系统,研发灭火救援全流程、全环节智能分析研判、辅助决策信息处理模块,形成新一代消防接处警和指挥调度体系(区城运中心、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各街道)。开展火灾防控和消防救援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鼓励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科技人才积极参与消防科研创新,将消防科技研发、消防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经费列入区级地方财政年度预算(区科委、区财政局、区消防救援支队)。

五、深化消防专项整治行动。制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重点任务清单。跨前研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消防安全风险。集中攻坚电动自行车、储能电站、高层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对高层住宅小区、高层公共建筑和商住混合体开展全面排查,搭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控平台,实施精准治理;加强电动自行车销售、使用、报废、监管等环节监管措施,建立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调查联动机制,对发现的电动自行车及配电质量安全问题线索开展追溯调查,加大驾驶拼装、加装、改装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和经营性非法拼装、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案件的办理力度。深化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通生命通道、厂房仓库等治理成效;针对多合一、密室逃脱、私人影院、城市燃气、室内冰雪活动等高风险场所分类别、分阶段综合施策、精准治理(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国资委、区科委、区建管委、区应急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文旅局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各街道)。关注城市老龄化发展趋势,全力推动老年人消防关爱帮扶,建立健全独居老人分级分类消防关爱机制(区消防救援支队、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各街道)。综合运用政府挂牌、行业督办、联合惩戒、新闻曝光等手段,攻坚消除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建立风险隐患长效治理机制(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应急局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各街道)。

六、推进行业消防标准化管理。持续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医疗机构、中小学校、文博单位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针对产业园区(含都市型园区、文创园区、科创园区、体育产业园区),养老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试点培育和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落实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完3万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达标验收。根据全市医疗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现场会要求,开展全区三级甲等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区科委、区商务委、区卫健委、区建管委、区教育局、区民宗办、区应急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规划资源局、区文旅局、区民政局、区国资委、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各街道)。贯彻落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等地方标准,分类推动施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深化单位全员岗位责任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各街道)。

七、优化消防指导服务模式。加大社会消防培训机构监管力度,推动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加强消防安全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定期推送消防信用信息,每月公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名单,对消防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区发改委、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进一步完善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平台,联合部署开展使用领域消防产品专项整治工作行动(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市场监管局、区建管委、区公安分局、各街道)。

八、提升社会化消防宣传效能。深化推进消地结合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加强中学生进消防救援站实训课程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区38所初中学校,178个初一班级近6500名学生消防站实训课程。健全壮大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和宣传教育队伍,广泛发动基层力量,加强精准化提示宣传,推动社区制定老年人消防安全关爱扶持计划。持续推广全区7%常住人口注册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加强本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广杨浦消防角模式。发动消防志愿者参与以查改身边火灾隐患、劝导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属地政府、部门加强宣传培训教育,将消防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推动全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从业人员开展专项培训,组织党政领导、行业部门、居委安全负责人及网格员开展专项培训(区消防救援支队、区教育局、区商务委、区国资委等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街道)。

九、提升消防综合保障能级。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经费保障。加快推进消防装备年度配备,优化配备水域、地震、危化等特种装备配备,升级一线攻坚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升级换代老旧执勤消防车,加强大型装备物资运输工具的配备,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装备、特种装备和常规装备的配置。将包头特勤消防站纳入2022年区重大工程,落实新建消防站“区批区建”和老旧消防站属地维修,加快推进区级消防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探索推进本区训练设施、水域救援、战勤保障、备勤公寓规划建设工作,试点消防救援站训练塔实战化训练功能拓展(区发改委、区建管委、区规划资源局、区财政局、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街道)。

十、加快灭火救援现代化建设。深化推进灭火救援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练就过硬本领,保持应急状态,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建强灭火侦察搜救和超高层建筑供水等专业攻坚队伍,充实完善全灾种、大应急攻坚力量体系。优化消防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设置,构建“20分钟响应圈,有效提升应急指挥快速响应能级。升级完善预案管理平台,分灾种任务制定灭火救援类型预案,修订、编制地震、洪涝、冰冻雨雪等特种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及跨区域增援行动响应保障预案。加强区域天然水源消防取水点建设及市属道路消防水源建设维保,落实市政消火栓维保(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区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