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政务服务,都是我们的主战场 2022-06-14

随着上海城市面临着疫情防控的大考,政务服务也随之按下了暂停键,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此时却并未停歇,按照街道指示,立马投入到了一线抗疫的队伍中。2个多月来,同志们脱下了工作服,换上了“大白”“小蓝”,分散到了各个居民区内,核酸采样、收发抗原、分发物资、就医保障等到处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有时甚至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即使面对着居民的情绪和抱怨,他们也从未退缩,为打好大上海保卫战而奋斗着。


做足方案,备好预案

随着社会面的恢复,民生保障服务也陆续恢复。江浦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避免恢复线下服务后可能引起的聚集、扎堆,提前做足了恢复方案,备好了应急预案,并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在小区楼栋群、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建议居民可以通过“随申办”APP,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方式自助办理。


狠抓业务,保障设备

软件硬件两手抓

▶为保证恢复对外服务后的质量和速度,中心的工作人员们还尚未从防疫一线撤回,又见缝插针,趁着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业务培训和防疫流程实地演练。

▶制定恢复服务进度表,联系维保单位,对受理中心各项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测试,确保正常运行。


图片
图片

应对客流,有条不紊

举措1:四大金刚,把好进门第一关

按下重启键的第一天,受理中心配备“数字哨兵”、安保、特保及物业工作人员按照预案在门外撑起了遮阳棚,在地上贴上了两米线。有序安排安保力量,维持现场秩序,并由专人引导居民扫描 “数字哨兵”,把好进门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虽然还未到开门时间,门外就已排起了长龙,但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图片
图片


举措2:全力以赴,满足办事群众需求

为应对大客流,受理大厅开足窗口,抽调后台工作人员至现场一起疏导人群,安排政策咨询专员为正在排队居民提前进行材料预审,发放办事号码,尽全力让居民拿到号、办成事。


图片


举措3:数字增能,确保办事群众安全

随着“离线码打印”业务量剧增,中心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及时调整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并使用移动“数字哨兵”确保办事群众防疫安全,提供帮办服务。“政务服务不打烊”,受理中心急民所急,对于大量的离线码办理需求,位于宝地广场的24小时“一网通办”自助终端,也不间断的为社区居民提供离线码打印服务。


图片
图片


恢复服务一周来,中心共接待办事居民3995人次,其中办理居住证签注、人户分离居住登记受理、敬老卡个人受理等高频事项422人次,代办离线码申领等事项5161人次。



图片

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近期办事居民人数剧增,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还是建议广大居民通过手机随申办APP,支付宝/微信随申办小程序自助办理。

防疫期间,受理中心中午时间段(12:00---13:00)暂停对外服务,进行环境消杀等卫生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