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第A110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2023-07-10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主动公开
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杨规划资源督〔2023〕21号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第A110号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
任力之代表:
您及吕培明、周晔、张琪、张众、林思劼、陈素文等代表共同提出的A-110号“关于深化构建“高校-社区”共享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提升杨浦区城市文化空间价值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人大代表对杨浦“三区融合、三城联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概况
杨浦有着“百年大学”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质高校资源,该建议对于杨浦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深度融合高校资源,发挥“百年大学”优势,探索符合市民期待的创意街区具有重要意义。我局高度重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局领导带领承办科室对该建议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区建设管理委、区文化旅游局、区绿化市容局的合办意见,最终形成了答复意见。
二、建议答复
近年来,我区在存量更新高质量发展模式下,立足于“百年大学”优势,充分用好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理工、财大等高校资源集聚杨浦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展特色街区的类型与内涵,立足于通过城市更新等工作深化构建“高校-社区”共享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提升杨浦区城市文化空间价值。
1、聚焦重点提升高校周边街区功能
我区不断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街区的功能提升,根据《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一轮发展规划(2023-2025)》及杨浦区-同济大学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环同济将推进赤峰路等重点街区升级改造,提升国际创新属性,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加快落地。针对现有发展空间载体及产业发展趋势,我区和同济大学均有意整合优势资源将赤峰路打造为特色鲜明的创新街区,成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中重要的创新驱动引擎。我区正持续推进赤峰路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项目,2021年同济星巴克共创空间已成功落地,目前正在积极与沿线光明集团等产权人协调推进绳网厂、英联马利等城市更新项目,并会同同济大学研究赤峰路沿线学校载体释放的合适路径。
2、积极探索文化资源区校共享合作模式
为充分发挥杨浦高校集聚的优势,杨浦区积极对接高校文艺团体和专家资源,开展“区校共建”合作模式。区图书馆“书界O2O”项目先后在上海电力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设置了“书界”服务网点,与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打造“金融谷图书馆”,合作举办“换书集市”、长三角“阅·享”直播间等活动。区文化馆积极探索非遗在高校的普及、传承新模式,创办“非遗高校行——大学生江南丝竹交流展演”品牌活动,先后走进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笔墨宫坊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高校开展非遗课题研究。YOUNG剧场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合作举办演出、活动。支持创办学悦风咏书社、大艺博火星潮流实验室等特色城市文化新空间,为高校建立更多文化艺术展示平台和交流空间。
3、持续提升高校周边重点区域的街区品质
近年来,我区立足精细化治理,切实提升高校周边区域品质。结合《五角场中环邯郸路—翔殷路沿线增设非机动车道》,实施邯郸路(国顺路—国权路)增设非机动车道工程,完善复旦大学周边的慢行交通体系,结合四平路(大连路—环岛)道路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景观综合提升、优化交通组织设计等措施,提升同济大学城市面貌及出行环境,实施复旦大学-陈望道故居周边道路工程,将陈望道故居周边打造成富有城市历史文化气息的生态街区。结合美丽街区,对赤峰路实施景墙改造美化、绿化景观提升、店铺店招改造升级、人行道翻铺,展现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景观亮点、打造艺术节点,为周边居民及学生营造创新驱动人文生活环境,对密云路实施围墙改造更新、绿化提升、店招设计、菜场前广场微更新、人行道翻铺,打造以设计驱动为核心,融科技、文化、生态升级的面向未来居住体验的街区互动乐园。此外,我区开展国康路街区提升方案的专题研究,对高校界面、慢行空间、功能业态等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思路和改造方案。
下一步,我区将以“复旦未来谷”“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打造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模式,立足人文、教育、历史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高校-社区”共享型特色街区的类型与内涵,探索特色街区创新模式。
2023年5月22日
承办单位地址:惠民路800号2号楼1217室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徐泱泱 联系电话:25032075
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 2023年5月22日印发
(共印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