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月16日上海市杨浦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18-02-04

——2018年1月16日在上海市杨浦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杨浦区区长  谢坚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杨浦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双创基地初建成、文明创建上台阶、滨江南段要贯通、旧区改造破瓶颈、基础设施抓双十、管党治党重落实”六方面重点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全面完成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基本建成

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圆满成功。我们在国家和市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全区上下合力攻坚、奋力拼搏、全心投入,顺利完成各项举办任务。李克强总理对双创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张高丽副总理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致辞。活动期间,全国153个高水平双创项目在长阳创谷展示,12场创新创业论坛、大赛以及各类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吸引超过15万人次前来参观。区域内高校、企业、社区等各方联动呼应,配合主会场举办了五角场创业大赛、上海青年创新文化节、海纳百创创客节等多场双创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区域双创氛围。国家发改委评价主会场活动有水平、有特色、有颜值、有温度。全国双创周结束后,2017 Slush上海国际创投大会、杨浦创新创业论坛、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暨创响中国上海站、中国天使投资人峰会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双创周后续效应持续释放。

双创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贯彻市政府建设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指标、任务、政策、项目四张清单。杨浦在全国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中,率先发布双创指数、双创地图。出入境便利、双创小巨人、知识产权保护等一批突破性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路、环上理工四大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创智国际广场(24-9)结构封顶,国定东路腾讯众创空间二期完工,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揭牌,长阳创谷三期投入使用,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建设方案基本完成。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太赫兹产业园等“一廊、一圈、一谷、一园”建设稳步推进,启动建设上海市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创新平台、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产业化平台。被国家发改委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在中科协组织的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名列前茅。

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增中央“****”人才30名、市“****”人才28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6.9件。全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创服组织发展到78家,服务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7000余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0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19家,阿里体育、优刻得等企业已经成长为“独角兽”,流利说、爱回收等企业已经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全区累计有94家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发挥杨浦双创母基金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合作设立3家创投子基金总规模达到120亿元。与建设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机构共同成立“科创保”融资平台,与中国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江苏银行合作开展贷投联动试点。

(二)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19.52亿元,增长8.2%;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4.6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4.0%(不含烟草),比2016年底提高1.1个百分点。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16.9%,房地产业占区级税收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

重点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西部核心区,万达商业广场改造升级,东方商厦业态转型,淞沪路地下空间建成开放,五角场、创智天地、大学路、10号线之间形成四通八达的步行网络,太平洋森活天地开业,百旌中心及交通枢纽项目开工,保利绿地广场竣工。中部提升区,李尔亚洲总部大楼开工,宝武钢铁“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东部战略区,完成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紧紧围绕“还江于民、还岸线于民、还景于民”的要求,着力体现“后工业、新百年”的特色,全力以赴打通断点、攻克难点,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滨江岸线公共空间在全市率先贯通开放,国际时尚中心四期竣工。

投资服务更显活力。完成“1+6+4”产业政策评估,修订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出台加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基本建成楼宇(园区)管理系统,强化投资服务部门联动、季度研判,推出“税立方”服务机制,区域投资发展政策更加精准,资源进一步统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日趋活跃。全区新设立企业7609户,在中心城区名列前茅,新引进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99户,新增外资研发中心5家,成功引进上海家化、达疆网络、中谷海运、哔哩哔哩等优质项目,一定程度体现了杨浦双创的温度、招商的力度、服务的态度和办事的速度。

国资国企稳步发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提升,完善房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提高。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出台国资参与创投指导意见,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基本完成五角场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城区建设管理持续加强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年65个重大工程稳步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北横通道、周家嘴路越江隧道等市级重大工程有序建设;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国权北路小吉浦桥、淞沪路桥等十大项目开工;丹东、松潘、民星南排水系统泵站主体结构,政通路交通改善、锦州湾路拓宽等十大项目竣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28.4万户千兆光网接入改造,与市经信委合作开展新型无线城市建设,建成全国首个NGB-W无线网络,推进控江街道“社区大脑”物联网应用试点。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探索责任区管理路长制,试点“建筑垃圾清运卡”,完成150个单元“五乱”治理,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加强交通违法行为常态化整治,上海智能交通管理杨浦分中心建成运行,区域交通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共享单车政企共治,率先开展电子围栏试点。军地联手推进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基本完成24家单位714个项目,杨浦委托管理试点经验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国推广。

生态环境优化改善。打好“五违四必”攻坚战,全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68.3万平方米。全面完成“2+14+9”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整治各类安全隐患1000余处,取缔违法经营359户,消除违法排污29处;通过房屋改造、绿化种植、设施更新等方式,整治区域综合环境明显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虬江、东走马塘、嫩江河、小吉浦河4条河道消除黑臭,纬三河新建项目开工,杨树浦港样板段一期完工。全面完成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区域平均降尘量、PM2.5浓度均达到市考核指标,优于上年同期。新建公共绿地8.38万平方米、立体绿化3.17万平方米,完成2座社区公园改造,成功创建政化路(国定路—国权路)、江湾城路(殷行路—清波路)2条市级林荫道,积极打造大学路绿化特色街区。

城区运行平稳有序。滚动开展危化品、“三合一”场所、地下空间、建筑施工、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积极应对极端天气,防汛、防台、防寒等应急工作落实到位。努力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开展“明厨亮灶”及远程电子监控,基本完成食品无证照经营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积极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制度,全年救助约60.67万人次,支出救助金5.71亿元,全面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加强为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747张,建成8家为老服务综合体,推进“养老服务包”试点,实现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全覆盖。出台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帮助成功创业723人,带动就业299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2290人以内。为残疾人发放补贴5700余万元,完成2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12件44项区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坚持“保基本、讲公平、可持续”,完善旧改征收政策,加大货币化补偿比重,蒋家浜地块签约率达到93.75%。全区共完成征收5068户,收尾8个基地。加快实施“里子工程”,完成全面整治47.5万平方米、局部整治72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462万平方米,表前供电设施改造竣工4.9万户。从严监管房地产市场,稳妥推进商业办公项目清理整顿。编制区市场化租赁住房规划,平凉街道44街坊租赁住房地块发布出让公告。

社会事业更加协调。深入推进整体教育综合改革,新增3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已覆盖70%的义务教育学校,高考改革平稳有序,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杨浦职校选手杨山巍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荣获金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组建“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工作室,“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达到30.14万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我区选送的《邻里之间》成功入选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成功举办第十届管乐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共青森林音乐节、新江湾城半程马拉松、澳式橄榄球海外常规积分赛等活动和赛事,荣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五角场地区被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持续深入,开展庆祝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高标准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加大合作交流与对口帮扶工作力度,精准扶贫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妇女儿童、红十字、档案、方志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港澳、对台、侨务工作得到加强。

(五)社会治理格局日趋完善

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累计建成60个睦邻中心,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制订睦邻家园建设导则,建设35个睦邻家园重点小区。试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形成四平、延吉两个街道典型示范。开展383个“一居一品”自治项目,解决一批小区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居委会约请制度和部门职责下沉街镇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居委会“全岗通”工作模式和首问接待制度。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1+4”政策体系,涌现李福强、王秋月等一批社会工作先进典型。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完成了党的十九大、厦门金砖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会议期间我区安全稳定保障工作,荣获2017年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强化治安防范,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第三方参与化解机制,提升“诉调中心”“访调中心”和“知心妈妈”等信访维稳平台功能。推进专业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矫正标准化试点。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各有关部门、兄弟区以及区域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杨浦区人民政府,向在本区、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体杨浦人民,向给予政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杨浦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一些领域仍较突出,创新创业活力还不够强,创新经济贡献度还不够大;市政基础设施短板还不少,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旧改、就业、救助、养老等民生保障任务依旧繁重,城区人居环境需要加快改善,老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还需不断提高;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的问题仍然存在,放管服改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公务员队伍缺乏担当、不作为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解决。

二、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杨浦全面建成高水平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决胜之年。2018年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上海构筑“四大优势”、打响“四大品牌”的要求,按照十届区委五次全会“双创基地要建成、文明创建再出发、民生改善重质效、滨江延伸定海桥、基础设施抓双十、管党治党严紧硬”重点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创品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要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提升创新资源的集中度、显示度和贡献度。聚焦李强书记来杨浦调研时提出的“创新两问”,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化与国内外创新主体合作,不断扩大双创生态圈,进一步提高杨浦创新要素的浓度。

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项目化推进,着力在氛围营造、平台提升、企业发展、金融支撑上下功夫。加强区域创新一体化,深化与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活跃地区的协同创新、联动发展,不断提升杨浦双创的示范引领辐射水平,努力成为上海双创的一面旗帜,持续走在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前列。

全力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巩固提升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效应,加强长阳创谷形态开发,引进一批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双创活动,打造层次高、辐射广、带动强的品牌活动群,加快提升长阳创谷的“场效应”。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理念,充分发挥重点载体协调推进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四大创新创业街区和凤城巷等区域、载体的开放度、活跃度,推进水丰路文创街区建设,引导众创空间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出台双创保障性产业用房政策,加强规划统筹,促进创新功能进一步集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分类施策,加快推进“一廊、一圈、一谷、一园”的规划实施、功能落地、能级提升。

加快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和功能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杨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更加渴求人才。要大力推进国际双创人才基地建设,深化拓展“三区联动”,抓住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总结与高校基地共建、人才共用、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经验,评估完善“3310”、人才新政16条等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吸引力和精准度,推动杨浦加快从人才高地迈向人才高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创新机构合作,推进上海市技术交易所、中国联通南方互联网产业基地、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中心等一批功能平台落地,完成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医学大数据精准医疗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平台功能提升。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鼓励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多领域金融创新,丰富贷投联动内涵。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建立分梯队、多层次、动态化的上市培育企业数据库。完善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持续放大杠杆作用,引导被投基金更多投向区内企业。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政策聚焦、资源聚焦、区域聚焦,坚持做大增量、提升存量并举,国际交流、国内合作并重,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增强科教资源、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深化拓展,全面落实上海“文创50条”等文件精神,探索“文创”与“科创”联动发展,不断提升杨浦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聚焦现代设计精准发力,推进建筑设计、规划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等向工业设计、动漫游戏设计、创意设计等领域拓展,发展咨询策划、总承包、市场运营等上下游产业。瞄准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发挥政策、基金、联盟组合效应,加强示范应用,加快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牢牢把握四新经济主攻方向,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积极顺应品质消费、时尚消费、服务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升级大趋势,结合在线销售与实体商业融合发展特点,促进全区商业资源统筹发展,推进五角场、控江路等重点商圈转型升级、优化功能,努力实现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精准化和高品质提升。

加快建设重大工程和重点区域。加强“西、中、东”统筹发展。西部核心区,立足“优化功能、拾遗补缺”,推进新江湾城F1C地块商办等项目开工,湾谷科技园二期、复旦管院等项目竣工,进一步发挥其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作用。中部提升区,围绕“工业转型、环境宜居、功能提升”,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扩大以长阳创谷为代表的园区影响力。东部战略区,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编制滨江中北段规划,推进定海桥以西滨江岸线公共空间全面贯通,进一步促进文体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综合配套功能落地,加快建设宜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滨水公共空间,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经济和服务经济集聚带。滚动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淞沪路三门路空中连廊、新江湾城B区道路工程一期、彰武路交通改善等十大项目开工,嫩江路、爱国路一期、市光路辟通等十大项目竣工,切实做好一批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保障,不断完善区域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

聚焦招引培育优势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动中交疏浚、新思科技、云锋基金四期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培育和集聚更多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聚焦打通“最后一公里”,优化服务、安商留商,开设“企业诉求反映窗口”,加强定期走访、及时回应、精准服务,确保“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努力塑造服务企业的正向示范效应,形成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良性循环。探索实施企业阶梯式成长促进计划,尽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相得益彰、各得其所的集群发展格局。严格准入标准,完善综合配套,促进楼宇的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提升楼宇经济发展能级。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国内外有关城市和地区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着力提升国有企业市场化、专业化能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设立区国有资本创新发展基金,制定国资流动平台建设方案。全面实现区管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区属房管集团转型发展,强化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职能。加大对云南、贵州、西藏等“三地七县”对口帮扶力度,协助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的质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完善住房体系。坚持留改拆并举,结合区情、分类施策,多渠道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本着精心精致的要求,推进228街坊等保留保护试点项目。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资源统筹、力量统筹,开展新一轮更高水平的“里子工程”。聚焦二级以下旧里,完成旧改征收5000户,收尾6个基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严格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引进市场化、规模化、机构化的代理经租企业,新建和转化租赁房7500套,开工建设1400套征收安置房。

加强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构建更加坚实的救助体系,依托救助大数据平台,实施精准评估、精准救助,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就业政策和就业援助新机制,推进军属、残疾人、长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不断完善“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床位500张,建成“彩虹桥”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让老年人享有更安心、更舒心、更贴心的养老服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核心项目建设,组建8个学前教育集团,实现学前教育集团化全覆盖,新增9所区新优质学校,落实中考改革,争创1—2所市特色高中,政学路配套学校、叠翠路配套幼儿园、内江路小学新建等项目开工,开设25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综合评价指标,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更加精准定位医院功能,做实医疗联合体信息共享、服务下沉、双向转诊等机制,稳步提高家庭医生服务品质,推进新江湾城国际医院、区中心医院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杨浦图书馆(旧上海市图书馆)全面建成开放,提升杨浦大剧院、四平电影院、国歌展示馆、区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整体功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学艺术创作力度,延续城区历史文脉,彰显城区人文底蕴,打响杨浦“三个百年”文化品牌。加快建设体育强区,推进健身步道、社区健身点等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力备战第十六届市运会。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共青森林音乐节、新江湾城半程马拉松等重大文体活动。积极推进重大文体项目落地。创新中国成立家级数字档案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强化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坚持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以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为着力点,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牵引,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制定实施新一轮创全三年行动方案,加强社会动员,注重社会参与,与复旦、同济等高校共创全国文明校园、文明城区,形成“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家庭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上下对标,聚焦制约文明城区创建的突出顽疾和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提高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化睦邻家园品牌内涵,推动以睦邻楼组、睦邻街区、睦邻文化为重点的睦邻家园建设。进一步调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强化睦邻中心社会治理功能。有序开展新一届居委会换届选举,持续推进居民自治“一居一品”建设,全面推开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高社区治理公约化、法治化水平。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重点培养社区骨干,进一步打造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素质高的基层社会工作队伍。

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建设城区管理基础数据平台,制定一批、提升一批城市管理标准,着力提高管理效能。深化拓展街道镇综合管理功能,加强社区管理信息整合,升级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落实责任,下更大力气提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效率和市民满意度。深化拓展智慧社区试点,推动城区运行实时感知、智能管理。坚持“积极引导、注重有序、强化安全、加强协同”,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实现方便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因地制宜建设停车设施,增加支小马路夜间停车点,支持引导小区周边单位停车位共享,多渠道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部队停偿项目后续业态管控。

确保城区运行安全。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积极构建信息共享、覆盖全面、协调高效的“大安全”工作体系。实施安全生产四类清单,从严从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滚动开展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危险化学品精准精细管控。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持续开展食品无证照综合整治和“明厨亮灶”改造,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坚持“控制增量、消解存量”,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社会化。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实施“雪亮工程”和“智慧公安”,成立区综治中心,推进公安基层单位业务用房达标建设,努力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建设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积极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五)聚焦关键领域和突出短板,着力保护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补上生态环境短板,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城区。

全面推进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巩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推动“五违”整治转向无违居村(街镇)创建,争取首批10个街道创建成功。继续深化河长制,坚持水岸联动,持续开展市政雨污混接改造,加快建设新江湾城地区一批河道,推进虬江开盖,实施杨树浦港样板段二期工程,加强水生态治理,不断提升水体质量,扩大水域面积,改善河岸景观,提高城区环境亲水性。积极实施规划绿地,新建公共绿地5万平方米、立体绿化3万平方米,完成2座社区公园改造,深入推进绿道、林荫道、街心花园、特色道路创建,积极开展新江湾城“全国园林街镇”创建。坚持建管并举,提升绿化养护水平,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对景观要素的整体规划,开展街区、社区微景观建设,利用“金边银角”见缝插绿,打造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色景观分布格局,积极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区环境,切实提升老百姓身边环境可读性。

狠抓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治理。启动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关停搬迁“三高一低”企业4家。推进垃圾综合治理,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实施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程分类,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品质。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化节能降碳。西部核心区和滨江南段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扩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新江湾城B区等区域推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小区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推进交通低碳发展,优化公交线网,加快充电桩、公交微枢纽、过街廊道、慢行道路等绿色交通设施建设。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过去一年,我们聚焦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治政,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211项行政审批事项入驻行政服务大厅,实现“零跑腿”76项、“只跑一次”185项,注册登记从“五证合一”扩展到“十证合一”,在长阳创谷探索设立政务服务站,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启动运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法治城区建设责任体系,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的实施办法,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区政府每月一次基层会商制度,累计协调解决20余项街道镇层面难以解决的有关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方面的急难愁问题。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加强作风建设,恪守廉政底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今年要着力抓好三方面任务:

(一)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和专项行动计划,制定区相关实施意见,尤其要牵牢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推进开办企业、施工许可、登记财产、执行合同等各类涉企事项的办理程序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进一步减少、办理费用进一步降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推动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按全市部署再取消一批审批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简化企业登记程序,推行企业快速自主查名,持续扩大“多证合一”范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加注重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监管方式应用,将部门事项全部接入综合监管平台,扩大“双随机一公开”覆盖领域,完善部门联动响应和联合惩戒机制,将处罚信息、年报信息向社会公开,探索信用承诺监管和全过程风险监管。不断创新优化服务,加快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完善“一站集中+多点分布”的服务格局,按照“进是原则、不进是例外”,推动更多审批和服务事项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集中、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在更多创新创业街区、科技园区设立政务服务站,在更多商业银行网点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切实把政府服务资源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区大数据中心,打造“创城e点通”品牌,提高网上政务大厅一站式办事服务能力,推出“只跑一次”和“零跑腿”事项清单,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试点,切实让群众和企业在网上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二)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完善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严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化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对照国家《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切实推进本区行政权力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和备案审查制度。调整充实区政府法律顾问团,更好发挥律师在政府决策、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坚定不移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统筹各类编制资源,把更多执法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委托第三方开展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评估。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健全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政向纵深发展,着力锤炼更加严实作风。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调研主体和对象两个“全覆盖”,深化一线工作法和基层会商制度。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格执行会务费、差旅费、培训费等财经管理制度,继续抓好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坚决纠“四风”、转作风。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围绕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深入探索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扎实提升公务员素质,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和分类分级培训,强化岗位履职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群众观点、法治思维、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努力用公务员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加快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