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新村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12-23


2024年,在区委依法治区委、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延吉新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规范行政执法为抓手,以法治为民为目标,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街道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情况

一)强化中心组学法,带头落实中心组学习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中心组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列入中心组学习年度计划,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展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授课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走深走实;开展处级领导季度讲法,组织中心组以消防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法规专题培训,提升街道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水平。街道行政负责人积极参加本年度新任职干部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切实加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一是根据街道班子成员调整,及时更新法治建设委员会名单,同时完善《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及三个专项小组职责》进一步优化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法治建设工作合力;二是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报告会,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分别将本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详细报告,并开展处级领导年底述法三是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五张清单“三色预警”“社区大管家”等特色工作做法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依据相关责任清单,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关心过问社区涉法纠纷,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法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和动员

(三)强化公职人员学法,认真落实学法工作一是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活动,完成法治学习教育进社区的全覆盖。二是更新街道《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督促落实基层治理计划,开展法治赋能,举办法治培训讲座,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增强街道公职人员法治素养和社区居委干部法治意识。三是开展两人培训,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法治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训5次,参会人员150余人次,通过培训和观摩,为推动创新社区治理奠定基础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工作成效

立足依法依规,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有效提升

1、扎实开展行政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安全生产方面,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监察队加大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查处,开具监督检查意见书,及时落实整改;法律事项方面:街道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律规定,共办理公益检察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10余起;综合执法方面,街道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行政案件500余件,尤其对损害承重墙结构的案件,加大督办和查处力度,切实维护了社区安全。

2、科学规范行政决策。按照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街道落实“司法所长列席行政办公会”制度,为决策过程把好“法律关”。今年以来,司法所所长共列席街道行政办公会30余次,提出法律意见均得到采纳司法所会同常年法律顾问审核街道合同400涉及物资和服务采购、居家养老服务、房屋租赁合同等,围绕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内容,行政决策质量不断提升。

3、积极组织工作培训根据杨浦区行政执法三年行动工作要求,街道积极组织开展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为主题的行政执法培训,助力街道稳妥地承接好行政执法任务,进一步夯实行政执法基础,努力提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围绕行政事项法制审核和行政执法等工作瑕疵,先后8次受理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9次发出法治提示意见书,2次组织开展法治体检(内检)和进行案卷评查进一步规范街道相关部门行政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用法治思维,社区法治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1、全力推进第一网格(街区)综治中心建设在司法所现有办公场所的基础上,以网格示范综治中心为标准,推进建设“延吉新村街道第一网格(街区)综治中心”,不断深化建设方案调整工作流程加强工作对接,努力打造更加便民服务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已完成房屋租赁、安全检测、预算申请、工程招投标等流程,目前正推进建设中

2、用好“三色预警”,依法化解社区矛盾。充分发挥睦邻法治中心的平台作用,针对社区反馈的矛盾数据信息,通过分析研判,将矛盾处置与纠纷数据,按照矛盾重大及紧急程度,分为三种颜色的事件,建立“三色”预警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无名道路”停车矛盾的案例获得第六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名案例。

3、用好政务公开,扎实履行街道职能。街道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努力践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今年以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0件,依申请公开申请9件,公文类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率100%。

坚持法治为民,推进睦邻法治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1、畅通法治渠道,有序推进法治惠民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延吉睦邻法治服务中心共计接待受理5300余件咨询,累计服务7300余人次。深入推进法治观察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社区法官、行政复议咨询受理咨询点等工作,努力提升法治为民质效,切实畅通居民群众解决问题的法治渠道。

2、突出法治元素,做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培育指导舒兰路居民区入选上海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预推荐单位,完成舒兰路法治文化阵地更新,指导开展青少年法治运动会、参观法院、检察院等活动进一步擦亮睦邻法治品牌

3、深化法宣品牌,提升社区青少年法治参与度宪法、民法典宣传为主要内容扎实组织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开展送宪法、民法典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和进园区,联合区法宣办在杨浦公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拒绝校园霸凌”宣传活动。司法所与人大工委、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合作,拍摄短视频“戏说法律那些事儿之洗房风波”,荣获杨浦区十佳市民法治故事并在第二届杨浦区法治文化节开幕式演出

、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一年来,街道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一定进步和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行政执法监督上有待于加强由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时紧时松,年度“综合执法依法行政指数评估”工作中排名不理想,主要涉及执法办案、执法检查、案卷质量和队伍管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补齐短板。

2、在行政决策程序上有待于规范围绕民生实施项目,街道少数部门未能参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存在公众参与度低,意见征求范围狭窄、方式单一,决策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情况需要纳入考核,完善督办工作质量

3、在依法办事能力上有待于提高街道公职人员法治意识参差不齐,少数人员对授权领域的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理解不深、运用能力不足,在处理行政事务中未能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需要提高公职人员整体法治素养。

4、在政务信息公开上有待于高效: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部分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信息公开滞后。街道各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尤其是在重大行政给付、房屋建设改造、行政确认和行政处罚等方面,需要主动对接党政部门和法治部门,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快速高效地为社区居民查询和获取信息提供便利,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5、在合作化解行政争议上有待于加强在行政发生时,相关职能部门有时存在推诿,拖延现象,导致化解行政争议工作唱独角戏,需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工单派发机制,存在瑕疵的行政行为应主动纠错,并及时回应居民的需求,以此增强政府公信力。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延吉新村街道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聚焦薄弱环节,抓整改谋长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标示范标准,推进第一网格(街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积极构筑起包含法律咨询、公证咨询、司法信访、立法建议征集、三所联动等十大类法治服务,既体现了“睦邻法治”的平民化,又通过睦邻法治新的赋能,呈现出以“网格(街区)综治”中心的集约化,实现功能齐全、便捷高效的法治服务网格全覆盖,努力为社区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和可选择性综合法治服务

(二)加强法治体检,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认真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督促落实好全过程记录的基础上,常态化组织开展执法监督和案卷抽查评查加强重大行政执法的法核工作,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公示制度落实。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和法治专员培训,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素养

(三)完善三所联动强化基层矛盾化解能力深度加强与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合作,健全街道法律智库,共同推进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实体化运作,调整更新人民调解员、法律工作者入驻派出所,进一步加强所联动矛盾化解工作,切实做好矛盾调解,守护社区平安。

(四)抓好法宣节点,增强社区民主法治实效。扎实开展市民讲法治故事社区法官下基层等活动,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重要宣传节点,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增强居民法治观念继续开展“戏说法律那些事儿”——法治情景剧睦邻巡演活动,同时做好舒兰路居民区民主与法治示范创建工作。

 

 

                          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

2024年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