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浦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的解读 2016-05-30
关于《杨浦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
专项规划》的解读
(2016年5月30日)
2016年5月23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杨浦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和回顾了“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十三五”面临的挑战,明确了今后5年杨浦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本区“十三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纲要性文件。
一、《规划》编制过程
按照杨浦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规划》编制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前期研究阶段。杨浦区于2014年9月启动“十三五”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在区发改委、区委政研室、区政府研究室牵头下,各相关部门参与,以“十二五”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统筹研究了“1+8”重大课题,形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区服务功能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举措研究》等成果,为专项规划编制明确了方向。
二是规划起草阶段。2015年5月,根据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王桢副区长分管、区建交委牵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单位包括发改委、区规土局、区房管局、区环保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公安分局、区公安消防支队、区公安交警支队、区民防办、区浦江办、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区科委、市电力公司、市交通港航研究中心、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根据前期的规划思路研究和“十二五”规划评估情况,区建交委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形成规划初稿,组织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并积极与市相关部门规划编制工作对接,2015年9月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三是论证完善阶段。2015年9月-2016年4月,工作组汇总各成员单位修改意见,召开各街道镇通气会、专家评审会等,与市、区相关规划工作不断对接,同时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夯实项目计划与指标体系,经多次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送审稿)。《规划》(送审稿)于2016年4月12日经区政府第1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发展形势与瓶颈问题
“十三五”是上海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的战略机遇期,是杨浦区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关键时期。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空间布局需要城市基础设施为创新要素和创新功能的集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功能转型伴随着通勤人口快速增长,各项基础设施将面临挑战;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迫切需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由此,以下瓶颈问题亟待破解:轨道交通覆盖率较低;越江通道间距大;路网结构尚不完善;公交吸引力不强;机动车停车供需不均衡;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电力设施建设难度加大;民防设施数量和分布还未达到市规划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尚未确立等。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上海市《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总体部署和杨浦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标新一轮全市总体规划,深化“三区联动”和“三城融合”,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补上基础设施短板,为杨浦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杨浦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或以上:道路明显通畅,越江压力显著缓解,轨交初步成网,形成内外联动的高效交通网络;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出行;提标排水系统,营造高品质的亲水环境;电力、民防、消防、环卫等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善布局,提高保障能力;低碳实践深入推进,智慧城区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是破解交通瓶颈。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强化公共交通系统地位;加密越江通道,增强和浦东的联动发展;加快交通干道建设和支路网配套,改善区区对接和区内微循环;提升杨浦南段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建设“三横六纵九廊道”;增加公交覆盖率,完善枢纽布局,提升公交吸引力;加强停车规划调控和设施建设,差别化多样化发展停车设施;推广公共电动车、公共自行车租赁等绿色交通方式。
二是提升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加快排水系统建设和管网提标改造;实施黄浦江防汛墙改造;对区域内的河道进行全面轮疏、清淤;结合南段滨江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深化区域内河道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开展市管市政雨水泵站旱流截污改造;开展雨污混接管网改造;落实通沟污泥的妥善处置;全面规划河岸景观并初步实施样板段工程。
三是加强电力保障。市电力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将遵循“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服务创新城区建设”的目标,不断完善供电服务。计划新增投入运营110KV及以上变电站11座。
四是完善民防体系。逐步形成以指挥、医疗救护和防空专业队等骨干工程为重点,人员掩蔽工程为主体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民防工程防护体系。结合项目建设骨干民防工程;新建5个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区级民防宣传教育实训基地;新建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控制中心和接入设施;实现防空警报器100%覆盖等。
五是优化消防设施布局。根据现有消防站点布局和市消防局《2003-2020消防站建设规划》新建消防站;建成杨浦区消防体验馆和小型消防训练基地;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置新建站点消防车辆装备;落实消防水源长效管理机制。
六是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按照《上海市杨浦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结合现状、控详规划以及地块开发计划推进基站建设。结合相关道路工程,进一步完善通信管网。
七是落实环卫设施建设。根据《上海市环卫作息场所布局规划》新建改建环卫作息场所;协调加快推进环卫停车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
八是建管并举、提升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加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建成推广交通示范区;加强差别化停车需求管理的调控作用,建管并举均衡停车需求;加快水务科技创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加强民防工程管理;加强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等。 。
三、《规划》的重点考虑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加快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重点围绕“城区布局未定型、建设发展未定型、产业功能未定型”,理短板、破难题、定项目、出举措,谋划“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蓝图。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针对我区路、桥、轨、隧、水、电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制约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瓶颈问题,补短板、强体系,明确“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和重点项目。
三是应用导向。注重规划操作性,确保资源配置对目标任务的有效支撑。对重大项目的用地、建设主体、投资渠道、政策支持情况、配套工程、可能涉及的矛盾等进行充分论证和预判,确保规划可落地、可实施。
- 关于印发《杨浦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