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旅游局制订的《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2010-01-12

 
杨府办发〔2009〕43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
  区旅游局制订的《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09-2011年)

  当前,杨浦区正处于由“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构建以科教为特色、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是杨浦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区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宾馆酒店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内容,是服务科教商务功能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杨浦抓住世博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按照“打基础、促提升、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思路,推动杨浦宾馆酒店服务业加快发展、上新水平,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迎接2010年世博会,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发展概况
  随着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深入推进,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酒店和客房数量较多。到2008年底,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共有宾馆酒店254家,客房总数13341间,床位数22257张,其中星级宾馆11家,客房数1321间,床位数2451张。
  2、增加社会就业,促进服务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本区酒店业创造了5767个就业岗位,为商务、旅游、探亲访友等住宿需求提供了便利,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3、拟评高星级宾馆达一定数量,酒店实力提升较快。已开业拟评五星级酒店有1家、四星级酒店有4家,在建拟评五星级酒店有1家,新增客房数达1889间。此外,本区正在进行的包括渔人码头项目等一些重大功能性工程,都有酒店开发项目。这些酒店为提升本区酒店业形象和整体水平,满足消费者对高档宾馆酒店需求,做出了贡献。
  4、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税收贡献逐步提高。据统计,2008年纳入经济普查范围的159家宾(旅)馆营业收入4.2亿元,其中141家宾(旅)馆实现地方税收969万元。
  与此同时,杨浦宾馆酒店服务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以下四个不足:
  1、档次结构不尽合理,一般旅馆整合提升任务艰巨。中小型一般旅馆数量较多,星级宾馆酒店数量较少。一般旅馆存在档次较低、住宿设施较差,相关商业休闲娱乐健身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经营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较低、卫生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因此,需加快建设高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一般旅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酒店周边商务环境不完善,酒店服务水平还不高。杨浦区大多数宾馆酒店周边的商务、休闲、娱乐、餐饮环境不够完善,制约酒店发展;建筑形态相对较老,房屋建筑功能布局及设施设备老化问题比较突出,宾馆酒店服务水平还不高。
  3、市场定位不明确,竞争手段单一。大部分酒店没有明确客源市场定位(包括部分新建高星级酒店),多数酒店功能趋同、经营类型结构比较单一。宾馆酒店服务业之间竞争采用的方式多数是价格战,与旅行社、中介预订商等行业内外的合作较少,客源不稳定。
  4、集聚化程度不高,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本区中部和西部酒店数量相对较多,东部及北部酒店数量较少。星级酒店集聚度不高,布局呈现分散状态。
  二、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上海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导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优先、两个提升”的城区产业发展方针,满足“服务知识创新区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世博机遇,按照“调整宾馆酒店档次结构,大力发展高星级宾馆酒店,加快推动酒店标准化步伐,整合现有宾馆酒店资源,改善宾馆酒店周边环境,着力提高酒店业综合服务水平”的思路,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调整提升宾馆酒店服务业能级,不断优化城区综合商务环境,大力提升城区经济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把握方向。通过政府规划及政策引导作用,科学把握宾馆酒店资源整合提升的方向和重点。
  2、市场调节,提高效率。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实现宾馆酒店资源整合效率与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3、整合资源,提升品质。促进现有宾馆酒店整合提升,大力发展高星级酒店,重点培育具有国际国内品牌的连锁经济型酒店,引导、规范、整合、提升客房规模在20间以下的小型一般旅馆。
  4、强化协作,稳定需求。加强与本区高校、科研及商务机构等的合作,加强与区内外旅行社、中介预订商的协作,有效扩展客源市场,提高宾馆酒店入住率。
  5、改善环境,强化支撑。加快高星级酒店及星级酒店相对集中区域的商业街、中高档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改造建设,努力改善本区宾馆酒店周边区域的商务商贸、休闲娱乐环境。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把握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全面整合现有资源,着力发展高星级酒店,重点培育品牌连锁店,有效提升小型一般旅馆,全面开展达标建设工作,加大酒店评星工作力度,建立起与杨浦知识创新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满足杨浦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宾馆酒店服务业,扩大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今后三年内,宾馆酒店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到2011年宾馆酒店营业收入达到6亿元左右。
  具体到2011年:
  ——强化宾馆酒店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杨浦区酒店标准化建设。实现星级饭店复核通过率100%,创建节能绿色饭店10家,使全区绿色饭店达到14家,旅馆规范服务达标60家,旅馆优质服务达标40家。加快探索国有宾馆酒店服务业的体制改革。
  ——提高宾馆酒店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围绕“经营管理创新、服务品质提升、客源市场开拓、经营效益提高”等杨浦宾馆酒店服务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促进宾馆酒店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推进宾馆酒店服务业结构调整和整合提升。通过发展星级、主题、连锁、品牌酒店,推动杨浦宾馆酒店服务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使全区星级酒店达到20家左右,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7家,一、二星级酒店7家,有品牌的经济型酒店14家。把好准入关,发挥国际品牌酒店的市场资源、营销网络和渠道优势,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到本区发展连锁店,鼓励区内酒店发展品牌连锁或与区外大型酒店集团联盟。
  ——优化宾馆酒店空间布局。加强宾馆酒店布局规划和引导,兼具满足住宿需求和集聚发展的目标,优化空间开发布局。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服务质量
  为发展本区宾馆酒店服务业,整合现有宾馆资源,要全面开展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高星级宾馆的建设。
  1、开展标准化建设
  ——注重加强宾馆酒店规范经营和服务。根据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星级饭店访查规范》、《绿色旅游饭店》等行业标准,以及《上海市旅馆规范服务“达标”综合评分标准》、《上海市旅馆优质服务“达标”综合评分标准》,上海市旅游局制定的“旅馆规范服务、优质服务达标”要求,加强本区宾馆酒店规范经营和服务。
  ——加快宾馆酒店达标建设。积极推进杨浦区一般旅馆的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达标评定工作,提高现有宾馆酒店质量,改善服务,力争达标规范和提升水平。对申报单位进行培训、检查、验收,符合“达标”的单位颁发“规范服务,优质服务”铭牌。
  ——落实规范和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对于一般宾馆酒店要从房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服务质量、安全设施等方面予以全面规范、提升、达标。通过监督检查促进落实,努力使有条件的宾馆酒店争取评定中低星级;对达不到安全、卫生和基本服务标准的宾馆酒店要制定退出机制,从而使档次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2、推进高星级酒店建设。扩大新增高档酒店的数量,加快评星服务步伐,加大在建工程力度,三年内新评高星级宾馆酒店7家。
  3、强化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由旅游局和酒店行业协会共同组织酒店业培训工作,从具有管理培训经验的酒店、协会和高校教师中挑选培训教师,通过系统培训,促进酒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开拓世博市场
  强化世博宣传、推广合作。编写《杨浦之旅》手册,有效宣传本区特色优势旅游资源。深化与旅行社、旅游资源、节庆活动、商旅文体、旅交会等的推广合作,强化宾馆酒店市场客源基础。
  融入世博旅游网络、搭建世博酒店预订平台。到2009年底,将近20家宾馆(主要是星级宾馆和规模较大的而暂时没有评星的宾馆)的信息在杨浦旅游网上公布,并将其纳入世博订房中心,以便尽早、更好地迎接世博会预订客流,抢抓宾馆酒店市场客源。
  开展迎世博服务能力培训。组织全区酒店中高层管理及服务人员,围绕酒店的服务环境设施、服务举止仪表、服务工作态度、应急反应能力、世博工作举措和世博精神等六个方面的建设提升,开展专门培训。
  加强酒店周边商务环境规划建设。加强工作、协同联动,从交通、商业、商务、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统筹规划提升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的周边环境。
  加快高星级酒店商务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加强已建(包括在建)高星级酒店相对较多的五角场街道、四平路街道、定海路街道和大桥街道等区域高星级酒店周边商务环境整治,近期重点是绿化、美化、亮化。
  (四)强化政策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酒店能级。重点整合五角场街道和五角场镇宾馆酒店资源,优化布局结构;重点提升长白新村街道、定海路街道、平凉路街道、延吉新村街道、新江湾城街道等地区的整体酒店服务能级。通过资源整合逐步实现“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经营服务质量、培育中小企业品牌”的宾馆酒店服务业发展目标。
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注册审批。对于新开酒店的经营选址、规模确定、特色定位等进行重点审核,加大审批监督力度,避免低水平建设和过度竞争。
  鼓励连锁经营,发展经济型酒店。鼓励现有中小酒店(旅馆)通过联合兼并,实施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鼓励中小酒店(旅馆)通过品牌连锁等多种形式,向经济型连锁酒店方向发展。
  四、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召集人,区旅游局及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指导和实施本行动计划。
  加强政府管理、协调和沟通。对宾馆酒店严把准入关,完善和强化标准的制定,通过有效协调和沟通,努力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鼓励、帮助宾馆酒店上星级。
  (二)财力保障
  将宾馆酒店服务业纳入区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宾馆酒店设施改造,评星达标等方面的业务培训,鼓励支持宾馆酒店提升能级和服务水平。充分吸引并利用民间资本参与酒店改造建设,采用多种方式引进外资进行酒店投资经营。
  (三)政策保障
  制订扶持政策,加大政策聚焦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和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宾馆酒店业的品质;规范酒店建设项目的规划、报建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程序,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组建酒店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四)配套保障
  1、管理服务企业,帮助解决困难
  鼓励错位互补竞争,培育酒店品牌。鼓励酒店结合区位条件、商务环境、建筑特色,根据各自酒店产品、服务内容和市场需求,重新进行酒店经营定位,使酒店产品组合最优化、服务质量精细化、市场效益最大化,引导酒店错位竞争、互补发展。全面推动酒店经营集团化、连锁化和品牌化。
  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落实酒店管理人员“三年培训计划”,就酒店营销、品质管理、房务管理、服务礼仪等酒店经济管理的关键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培训,三年内培训相关人员4000人次,从而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酒店产品、服务、管理的标准化,加强标准复核、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效率。
  2、推进项目开发配套
  推动重点开发项目,努力改善商务环境。加快推进五角场地区重点地块、大连路现代服务区等重点商业载体项目的开发建设步伐,推动商贸商务、休闲美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全面改善酒店业发展的商务与休闲娱乐环境。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扩大酒店客源市场。充分挖掘本区百年工业文明、百年高校文明、百年市政文明的文化底蕴,全面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创新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入住本区酒店。


  附: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推进项目


上海市杨浦区旅游局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杨浦区宾馆酒店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推进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进度要求
责任部门
1
复旦皇冠假日酒店
评定五星级
区旅游局
2
上海甸园宾馆
开业
区旅游局
3
浩荣国际大酒店
各种设备安装完毕,完成80%内装修
区旅游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大桥街道
4
小南国花园大酒店
顺利推进
区商务委、五角场镇
5
渔人码头一期工程
顺利推进
平凉街道
6
大众假日酒店
开工
区商务委、五角场街道
7
合生地块
(292街坊、NS1地块)
开工
区重大办、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旅游局、区建交委、区规土局、区房管局、五角场街道
8
十七棉项目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开工
区商务委、定海街道
9
NS2地块
开工
区重大办、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旅游局、区建交委、区规土局、区房管局、五角场街道
10
新凤城大酒店、凤凰大酒店、白玉兰宾馆创建节能绿色饭店
年底完成
区旅游局
11
启动杨浦宾馆酒店服务业资源整合计划,对全区一般旅馆进行全覆盖调查,全面开展达标建设工作,加大酒店评星工作力度
年底完成
区旅游局
12
对所有星级宾馆全面审核,对评星五年以上的星级宾馆进行复评
年底完成
区旅游局
13
组织各类专业培训
落实
区旅游局
14
进一步落实高星级酒店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规划
区规土局
主题词:服务业 宾馆 酒店 计划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