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D058号提案的答复 2025-05-20

致公党杨浦区委:

贵单位提出的第D058号“关于推动杨浦文化事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结合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况

收到贵单位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针对该建议召开工作会议,会同区规划资源局、杨浦滨江集团、五角场街道等相关单位开展研究,认为提案中提出的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做强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等建议,对我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严格落实办理责任,与各会办单位密切沟通,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提出办理意见,努力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进步。

二、建议答复

针对您提案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经研究讨论并针对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提出以下答复意见:

(一)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升服务能级

一是优化高等级文化设施布局。在杨浦区单元规划中,明确在五角场、滨江南段、滨江中北段等区域将进一步引入高能级、特色化文化服务设施。五角场进一步增加高等级文化服务设施,全面提升设施品质,202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路校区正式启用,其现代化剧场以及朵云书院等区域性文化空间向公众开放,丰富了五角场周边的艺术场馆滨江南段结合地区转型发展,积极落实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要求,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博物馆、展示馆等各类文化设施,“市民中心”“抖音集团上海滨江中心展演中心”“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等项目陆续开工,将相继在2026、2027年完工。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市杨浦区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目前正以杨浦滨江南段“绿之丘”“永安栈房(东楼)”作为合作载体开展文化功能植入研究。滨江中北段结合黄浦江一江两岸规划编制和复兴岛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导入文化和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及活动。在市规划资源局统筹下,会同同济大学,重点推进“设计艺术岛”建设,通过复兴岛全球设计方案大赛和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持续赋能,提升全岛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体验。

二是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结合《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导引》要求,增加完善社区级文化服务设施,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重点提升老旧社区文化设施,提供类型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构建全覆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更多复合文化空间纳入总分馆体系建设统一管理,例如五角场街道通过打造“人人讲堂”“人人会客厅”等新阵地,持续弥补区域每千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足90平方米的面积短板,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元的文化场馆和更高品质的文化体验。十四五期间,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点位排摸共计27处,面积共计29594.94㎡;公共文化延伸服务点排摸共计53处,面积共计21193㎡,推动各级服务点有序发展,打造多线并行的“大文化格局”

(二)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做强文化产业链

我们将重点聚焦打造产业集群,支持B站、叠纸、完美世界等在线文娱企业建强产业链群。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方面,围绕头部企业生态引领优势、腰部企业创新激励优势和小微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加强链群上下游、跨链群交流合作服务保障,引育产业链企业在技术创新、场景打造等领域的接续性合作、跨领域合作一是在招引企业方面,通过政策供给与扶持兑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优化、服务保障机制落实等,将产业链服务体系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宣推杨浦的口碑效应,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落地,形成促进产业集聚的内生优势。二是在品牌项目引育方面,积极落地大型产业活动、创新文娱场景,如第二届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微短剧版权论坛、哔哩哔哩毕业歌会等活动,加强政策供给、资金扶持、资源对接、场地保障等,促进相关活动、场景形成品牌效应,并与在线文娱产业链“数智YOUNG文娱”品牌产生联动、互相增益,融合产业链企业和各行业协会、机构的优质资源,持续打造和拓展在线文娱产业链品牌。

(三)丰富优质文化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3年,我局推出杨浦公共文化品牌“艺趣ARTFUN文化生活季”,项目着眼于深度参与和文化体验,倡导市民用艺术的生活态度在每一个自然年与艺术不期而遇。2024年,制作推出了《杨浦艺趣文化生活季》季刊,以季度为单位,为市民游客提供全面且深度的艺术文化生活指南,同年打造了谐音“城市”“事成”的品牌IP形象“橙”与“柿”“橙子”作为群文活动的向导,“柿子”作为品质艺术的拥趸,二者交相辉映,共同铸就杨浦文化品牌。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艺趣”品牌与“橙柿”IP,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民感受度,铸就连接市民情感与文化生活的独特符号。聚焦“艺趣文化生活季”这一重点主线,一是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日益增长的内在需求,提供品质高雅、美不胜收的文化服务。举办郎朗钢琴大师课、“上海之春”原创歌曲音乐盛典、秋是国际戏剧季,构建多元、高端、品质的文化艺术盛宴;与国际艺术节中心紧密合作,引进更多精品文化资源,独家策划打造杨浦专场活动,让艺术之光点亮杨浦。二是拓展多元化群文活动,举办各类“小而美”的亲民文化活动,拉近文化艺术与市民群众的距离。围绕中华传统佳节,举办“元宵行街会”民俗文化市集活动,营造沉浸式的节庆氛围;举办“江潮乐”系列音乐会,通过音乐快闪呈现家门口的“小惊喜”,打造百姓如期赴约的公共文化新现象;以文化艺术中心的“艺DAO·启橙”系列活动、区图书馆的“橙长没烦恼”儿童阅读系列活动为典范,引导区内公共文化场馆及街道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条线并行共同打造群文活动的靓丽风景线。三是营造全民美育氛围托区内5“社会大美育”课堂点位和社会力量,打造培育青年态、活力感、良好口碑的美育品牌;继续拓展市民艺术夜校教学点位,推出不同门类的课程,延续“夜校热”,让更多年轻人享受艺术普及服务。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动杨浦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底蕴,焕新城市文化设施,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文化活动品牌,努力开创杨浦文化旅游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杨浦区文化事业发展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贵单位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2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