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区政府2020年第三季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0-08-10

 

杨府办202048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2020年第三季度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83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20年第三季度工作要点

2020年第三季度,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按照十届区委九次、十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只争朝夕、抢抓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工作如下: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区公共卫生建设大会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实施50项任务清单和10大项目清单明确的事项,编制《杨浦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完成区疾控中心达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完成区属综合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达标建设,新增一家区属发热门诊,更好发挥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监测哨点作用,逢热必查、逢热必检。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坚持做好“四早”“四集中”,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责任单位: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2.社会面整体防控。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健全完善“个人防护、主动检测、哨点监测、流调追踪、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链。严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继续做好机场入境人员的隔离和服务,织牢隔离点和社区居家隔离的防控网。继续压紧压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健全社区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贸市场和“夜间经济”场所指导管理。(责任单位: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二、综合经济

1.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形成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初稿。完成《薛侃区长在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扩大)上的报告》《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9年决算和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等报告。启动2021年预算和2021-2023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按分工牵头)

2.主要经济指标。加强财税收入组织,加快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税收落地,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扩大有效投资,实现更多项目开竣工,修订完善《区级建设财力项目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启动2021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推动消费回补潜力释放,深入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大学路品质能级,滨江、创智汇打造夜间经济特色商业街区;推进早餐工程,支持有资质的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布局早餐网点。(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按分工牵头)

3.精准服务企业。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减免租金、金融信贷等政策。帮助区内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继续鼓励银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积极落实市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政策措施,加强走访对接,动态掌握商务楼宇资源,以优质服务留住企业、吸引企业,提升“三落地”率。发布实施进一步优化投资促进中介奖励政策。新引进“两个优先”企业不少于2850户,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企业不低于38户,新引进1亿元以上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不低于120亿元。区级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非房产类企业不少于75家。(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投资促进办、区金融办按分工牵头)

4.产业培育。全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出台培育新经济、新基建的行动计划和配套政策。制订区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杨浦)建设方案,争取首批在线新经济产业生态园落地。制订区推动直播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争取市级行业协会专委会落地。编制实施区推进区块链产业升级发展政策。启动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长三角创新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局按分工牵头)

5.对外开放。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筹建第三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杨浦交易分团,开展采购摸底调查,细化意向采购金额指标。开展专业观众注册登记、审核等工作。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申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责任单位:区商务委)

6.国资国企改革。落实区管企业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加强区管企业商业物业租赁管理。(责任单位:区国资委)

三、创新转型

1.推进滨江生活秀带建设。全面实施杨浦滨江全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工作;推进人民建议征集站正式设立并开展相应工作;推动建立杨浦区滨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成立滨江治理联合会,落实滨江区域招商运营管理机制。推出滨江区域公共资产、历史建筑统一管理方案,加快杨浦大桥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一期)项目、世界技能博物馆工程建设。完成杨浦南段滨江低碳发展实践区中期评估。推进军工路1300号、五维空间、申宏冷库、东方水产市场等地块的转型升级,加速淘汰滨江中北段范围内水泥搅拌站、堆场等落后业态和不合理业态。(责任单位:滨江公司、区滨江办、区规划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委、区重大办、区建设管理委、军工路转型办按分工牵头)

2.加快创新街区和园区建设推进“大创智”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新载体招商,实施萌新加速计划,举办全球实时互联网大会,积极开展星耀天地、创智汇IP集市、科技公益日等品牌活动。推进“大创谷”功能区建设,落实长阳创谷一期整治,围绕“健康生态社区”建设举办系列品牌活动。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推进赤峰路街区升级改造,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活动。(责任单位:科创集团、区科委按分工牵头)

3.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细化落实双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链,制定配套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北斗产业基金落地。推进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双创券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上线,开展平台宣传、线上运营、集中兑付等工作。发放首批人才服务一卡通。提升国际双创人才基地服务功能,打造高端人才点对点特色服务区域。深化五角场双创学院建设,举办“新基建产投联动”峰会、“浦江之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区科委、区金融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创集团按分工牵头)

四、民生工作

1.旧区改造。推进134街坊、159街坊“二次征询”签约工作,做好江浦162街坊、大桥93街坊、97/98街坊旧改征收项目启动准备,推进杨树浦路拓宽等项目征收和拆房腾地。加快平凉5街坊、定海126街坊、杨中心扩建项目、大桥86街坊、平凉10街坊基地收尾。军工路516弄旧住房成套改造工程进场施工。继续做好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供应分配工作。(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旧改办按分工牵头)

2.稳定就业。开展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对地区就业的影响分析调研。深化乐业空间建设,提升乐业空间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举办2020年度杨浦区大学生“男神女神”创业能力训练营,开展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杨浦赛区海选工作。开展各类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专项欠薪垫付工作。积极宣传落实各类援企、稳企、惠企政策。(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各街道配合)

3.社会保障。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实施家庭照护床位、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时间银行、康复辅具租赁等创新试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为老服务实事项目建设。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启动粮油帮困电子化发放试点工作。推进残疾人康复信息区域管理平台二期建设,开展残疾人免费健康体检、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全力配合贫困地区做好迎接中央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残联、区政府合作交流办按分工牵头,各街道配合)

五、社会事业发展

1.教育。全面完成各学段招生考试录取工作。开展学校卫生、安全大检查,做好新学年开学各项准备。做好迎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工作。全面推进大学引领基础教育集团建设,建立上理工、同济基础教育集团工作机制。完成2020年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推荐工作,评选杨浦区“四有”好教师。完成2个普惠托育点建设,内江路小学迁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105街坊幼儿园新建工程开工。(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2.卫生迎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审。区中心医院综合楼完成主体结构二层施工,控江医院医技综合楼工程开工。完成区血液管理办公室的迁址和献血屋的开放。落实医疗付费“一件事”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3.文化体育。市、区签约共建杨浦滨江“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举办“最美的人”抗疫主题书画摄影展、杨浦军地文化圈活动、上海旅游节杨浦区系列活动、上海“上海老建筑”短视频大赛、上海国际摄影展等活动。有序推进杨浦大剧院改扩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工程建设。启动创新中国成立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抓紧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体育局按分工牵头)

六、社会治理

1.安全稳定。制定实施《杨浦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中巡查,完成安全生产“四类清单”修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严扫净保”“平安杨浦”等专项行动。开展夏季用电安全、有限空间作业、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户外设施、防暑降温、无序设摊、跨门营业、夜间施工扰民等专项检查。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区建设管理委、区市场监管局按分工牵头,各街道配合)

2.夯实基层基础。开展睦邻家园建设评估及“十佳睦邻项目”评选。发布杨浦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办法,启动“全岗通”工作评估,完成年度社区工作者招录工作。做好《民法典》、《社区矫正法》普法宣传工作。推进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双拥模范表彰活动。(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区司法局、区退役军人局按分工牵头,各街道配合)

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1.规划和土地。完成85119街坊、杨树浦电厂、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等规划调整。推进332街坊7/2丘、341街坊14/13丘、341街坊14/10丘、154街坊3丘、4丘部分及152街坊50丘地块收储。推进152街坊D5-1地块、115街坊R-09地块、118街坊B3-1地块、152街坊D1-5地块、119街坊新一棉商办、85街坊西厂商办等地块出让。(责任单位:区规划资源局)

2.重大项目和“双十”项目建设。双阳消防站、控江医院医技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水丰路小学、新江湾城环卫停车场、三门路—国顺东路电力隧道工程、凯德新江湾城商办项目等开工。内江路小学迁建工程、中远海运工业用地转型性项目、上海理工大学南校区新建一期工程、新江湾城F1-C商办项目建成。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北横通道、江浦路越江隧道、军工路快速路、世界技能博物馆配套路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对在建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责任单位:区建设管理委、区重大办按分工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资源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教育局配合)

3.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美丽街区、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智慧公安、雪亮工程等项目。深化落实河长制,加强街道河长巡河实效。推进经一河建设与整治,加速新江湾城河道水系贯通,推进营口、嫩江、控江排水系统市政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推进东方水产城转型升级,防止跨门营业返潮;拆除临建到期建筑。开展无序设摊、跨门营业、夜间施工扰民等夏令专项整治行动。推动5G基站建设,在重点区域开展5G应用试点。(责任单位:区建设管理委、殷行街道、区城管执法局、区科委按分工牵头)

4.环境保护。编制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政修路市级林荫道创建。巩固区垃圾分类成效,加快白城路开鲁路压缩站改建。(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绿化市容局按分工牵头,各街道配合)

八、政府自身建设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一轮改革总体工作方案,加快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0版。实施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加强督查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督查模式。(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市场监管局按分工牵头)

2.“两张网”建设。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不断扩大“不见面审批”规模,落实10项“一件事”事项,推进自助终端进社区,拓展“秒办”事项和服务场景。进一步开展自查,推进办事指南规范化、精准化。持续做好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评估迎检工作。推进“一网统管”建设,紧扣进博会前建成2.0版目标,加快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大数据中心、区科委、区城市综合管理中心按分工牵头)

3.法治城区建设。完善街道基层法治体制机制,开展重点法治项目试点。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选择具有特色的1-2个行业先行先试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在科技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加强行政调解,行政调解委员会入驻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发展改革委按分工牵头)

4.财政管理。按照财政部、市财政局有关要求,做好地方政府债券、中央直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及时做好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收缴和统筹安排使用工作。以实现全区“三本”预算综合平衡为宗旨,合理确定本区一般性支出、非刚性支出的口径,保证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坚决压减。(责任单位: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