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D00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2-06-07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D00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林晓燕、姜佳琦、孟翠翠、尹莹、王舜玲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D001号“关于重视失智老人照护,加强失智老人的照护体系建设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杨浦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杨浦区聚焦失智老年人需求,将失智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人群,通过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政府支持来共同参与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一、构建三级失智服务网络
1、加快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建设,实现中、重度失智老年人集中照护。2018年上海市民政局初印发了《认知症照护床位设置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沪民福发〔2018〕11号),将“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列入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探索建立本市认知症照护服务体系。我区根据认知障碍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在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置专区,制定认知障碍照护服务标准,提供认知障碍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运用记忆疗法、音乐疗法、怀旧疗法等国际先进的非药物治疗方式,重点开展失智行为个性化照护、身体残存机能康复训练、基础疾病处理、生活照料、心理干预、失智家庭社会支持等服务。目前我区完成新建或改建失智老人照护床位332张,入住232人。
2、以街道为主体开展认知症友好社区的试点工作,早筛查早干预。2019年初上海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在养老服务中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沪民养老发〔2019〕4号),逐步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目前我区已有平凉街道、大桥街道、新江湾城街道、四平街道、控江街道、延吉新村街道、五角场街道及殷行街道等8个街道纳入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开展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健康咨询、认知康复训练等社区干预服务,同时关注家庭在认知障碍照护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家庭自查评估培训、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精神慰藉等服务,建立社区认知障碍家庭互助组织,对认知症家庭提供专业支撑。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共计开展风险测评24206人次;开展宣传教育3753次,受益人数达到22011人次;开展早期干预1925次,受益人数达到31445人次;开展家庭支持活动55次,受益人数达到908人次;完成转介69例。
3、开展社区失智老人上门关爱服务。针对高龄老年人在空巢独居、缺乏交流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失智症状的特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5家为老社会组织每周进行上门走访慰问,对潜在的失智老年人早发现、早干预,目前服务已覆盖1.2万名高龄独居老人。
二、加强照护人才培养,提升失智照护专业水平
1、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式。2021年10月我区率先建立“上海市杨浦区养老护理人才培育基地”,围绕“招、培、派”三个维度“组团出战”,探索搭建从护理员引进、劳务派遣、培训考证、跟踪管理为一体的养老护理人才发展机制。贯彻落实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完善政校、政社、政企等协作机制。并和长沙民政学院、江西民政学校等多家高校开展人才定制班,将失智症照护列为养老服务知识培训重要内容,目前已招收专业学生40余位。
2、抓好在职护理员技能培训。将失智症照护纳入年度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及技能大赛范畴,每年举办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开展 “最美护理员”等评选活动,提升护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荣耀感。
三、多元探索失智老人的照护服务
1、利用大数据,实现失智老人服务精准对接。传统的认知障碍筛查对筛查评估员专业资质要求较高,数据采集、分析、评估及追踪所耗费的人工成本也导致无法大规模推行早期筛查,而认知障碍风险筛查可以提早分析认知功能衰退的情况,是防治认知症的重要基础。上海博斯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采取“1+1+20”的中心支持服务模式,进行认知障碍早期筛查的数字化转型。以博斯腾健康管理中心作为核心支持站点,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认知专区作为中心服务站点,配合“15分钟生活圈”,在街道20个居委的活动室搭建认知友好服务站点。利用街道现有设施设备,引入新数字化设备终端,涵盖了脑健康测试、早期认知干预训练、认知障碍科普知识推广以及各类脑健康服务预约,为街道居民提供针对性特色干预训练课程来帮助对抗认知衰退险。在对科技化的接受度较高的中老年群体中,老人花费10分钟在家即可使用便携设备或在他人辅助下完成自我识别,构建电子档案,一人一档,实现全周期电子化管理监控,节约工作耗能。
2、体养医融合,运动康复辅助治疗。杨浦区多年来持续创新探索“社区健康师”项目,区政府制定《基于健康医保理念的社区(运动)健康师试点方案》(杨府发〔2021〕28号),传播“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构建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推动健康关口前移。近几年,上海体育学院利用运动学科资源优势,创造性地采用运动来辅助治疗帕金森病,先是引入五禽戏、八段锦、抖空竹等传统运动项目,随后又加入健身气功、体育舞蹈等新鲜元素。经过常年坚持和循序渐进,帕友们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改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例如,长海路街道开设了“知帕不怕”舞动帕金森公益康复课程,邀请社区帕金森病患者,通过舞蹈来辅助治疗帕金森病,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同时减轻原有的帕金森病症状。
3、建设专病门诊,提供便捷就医服务。区精神卫生中心设有老年精神专科病房,建设老年专科门诊和认知障碍专病门诊,为老年焦虑抑郁、老年痴呆等常见老年期精神障碍提供较好的诊治、康复和照护。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1、营造全社会关爱氛围。利用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结合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平台,加大社区宣传力度,提高社区接纳对认知障碍的认识,打破老人对其的一些刻板印象,提升社区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接纳程度。
2、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丰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内涵,尤其是家庭病床、上门出诊及护理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增强早期识别老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能力。
3、借助智慧养老的大数据优势,加大对认知障碍的社区筛查,构建电子档案,实现全周期电子化管理监控,对社区中患认知障碍风险较高的人群进行及时干预,降低其转为中、重度患者的比例,在社区中形成发现、干预、转介的一个闭环。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杨浦区养老事业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监督和帮助!
2022年6月7日
承办单位地址:济宁路252号5楼 邮政编码:200082
承办人姓名:张晨嘉 联系电话:2501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