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彩绘、有芳香、边上还有小花园……这里竟是个“垃圾房”? 2023-10-30

为打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形成居民自觉自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风尚,杨浦区正在全力打造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

近日,杨浦区首例精品垃圾房改造完成。其所在的长白新村街道图们路10弄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通过智慧化改造,令垃圾厢房焕然一新,引导居民自觉落实垃圾分类投放,改善社区环境,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

“以前天热的时候,窗门都不敢开,苍蝇蚊子很多……现在你看,我家窗门开这么大!”10月26日一早,居民尹阿姨拎着两大包生活垃圾,走进不久前投入使用的全新垃圾房,“如今改造完成后的垃圾房一点都不臭,还有芳香的味道。”

尹阿姨的家,位于最靠近小区垃圾房的那排楼栋的二楼。她的话,也说出了小区居民的心声。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图们路10弄小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共有六幢建筑,18个门栋,429户居民。以往小区垃圾桶外露,臭气和蚊蝇问题突显,影响小区的清洁卫生,也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

“一门关”的格局美观不扰民

走进新落成的垃圾厢房,记者发现里面没有臭味,反而有一股植物的芳香。不仅如此,垃圾厢房包含投放区、存桶区、清洗区和工具存放区,布局合理有序,令人眼前一亮。

此前,随着小区综合改造项目的实施推进,小区的垃圾厢房也进行了华丽变身,为居民们打造“步入式垃圾厢房”。生活垃圾厢房总建筑面积从25平方米扩张至110平方米,一旁“天然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如今修建了一个约70平方米的大件垃圾厢房,原本散落在外的各式垃圾桶,也都被收纳进了厢房,从根源解决了以往垃圾桶外露摆放的问题。

针对垃圾厢房内部可能滋生蚊虫和产生臭味的情况,这里采用有八个喷头的壁挂式智能空气消毒喷雾系统定时喷雾,内装植物芳香剂,快速有效地分解垃圾中的臭味,同时吸附粉尘,净化空气。而一旁的高效灭蚊灯,则可以大量减少蚊蝇滋生。

不仅如此,垃圾厢房“一门关”的格局,避免了垃圾桶正对居民窗门所带来的烦恼。还贴心增设了洗手台,解决了居民扔垃圾脏手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改造垃圾厢房之前,居委会以居民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做了大量调研和意见征询工作,最终确定对于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堆放点进行全面升级的方案。

智慧化改造亮点多多

记者看到,垃圾厢房内配备安装四路智能监控摄像头,一旦识别到居民乱丢垃圾的行为,智能监控设备直接进行语音提醒。目前,该摄像头已接入街道垃圾分类“一网统管”平台系统,还能对“小包垃圾”落地、垃圾桶满溢、不分类投放、湿垃圾投放纯净度等进行智能识别,落实“发现、派单、整改、反馈”闭环智能管理体系。

此外,街道联合“沪尚回收”企业在图们路10弄小区增设可回收物精细化智能回收装置,突破传统回收服务的时空限制,实现24小时全时段固定点位自助交投,利用“互联网+智能回收”实现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

如今,图们路10弄小区已解决生活垃圾投放环境脏乱的问题,实现垃圾分类“弯道超车”。

倾听民意,彩绘上墙

“大件垃圾房好是好,但两扇大白门,容易脏不说,也不美观。”

居民的愿望很快成真,长白新村街道控江路18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钧茹告诉记者,“我们发动居民在‘楼组群’或‘社区云’小程序上进行投票,把大家最喜爱的彩绘图案融入设计方案里。”上海理工大学是图们路10弄小区的三环党建联建单位,7名上理学子自告奋勇,前来进行墙体彩绘。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姚瑶是第一次制作“涂鸦墙”,她兴奋又激动,“感谢社区带给我们实践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很希望把上海理工大学的涂鸦墙文化以及环保的精神传递到社区中。”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辛勤绘制,美丽的图案令垃圾厢房面貌一新。

除了美丽的“涂鸦墙”,小区在垃圾厢房的东侧还打造了“一米花园”。“苍蝇蚊子没了,也没有臭气味了。”垃圾房“焕新”令居民们啧啧称赞,大家也都自觉自愿地过来扔垃圾,践行垃圾分类投放新风尚。

据了解,到2023年底,全市将完成500个标准化生活垃圾房改造,建设一批垃圾分类2.0版精品示范居住区。孙钧茹告诉记者,后续街道将继续与居委、物业、业委会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图们路10弄小区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创建工作,制定小区公约、苗圃守则;创新在线上推行“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小游戏;与上理工大学党支部、老乐汇、爱回收等等周边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创全脚步不停歇”等党建活动,着力打造形成“一小区一品牌”,将生活垃圾分类绿色理念延伸到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