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电厂?这个小区居然都有! 2021-11-26

DQY8$}SNCLN8SKY1~XJ9H1O.png

这个小区不简单,水厂、电厂、幼儿园一应俱全!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复杂构成,给小区的垃圾分类带来了挑战“不不不,这其实是我们的优势”。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主人公是殷行街道水电新村小区,由闸殷路第一居委和殷行物业负责管理,在区分减联办第三方测评中表现突出。小区拥有住户1251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3个,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3台。小区每日产生干垃圾36桶,湿垃圾9桶。

IJZ4DL)D5LM)P2`X__@W{NH.png

保洁员孙师傅在工作

改变思路!让“负担”不再是负担

“因为我们辖区内有一座水厂和一座电厂,所以小区的名字叫水电新村,小区里还有国网电力培训中心和一座幼儿园。”刚到小区,居委会副书记徐晓伟就热情介绍起了水电新村的由来和组成,“小区里部分楼栋是工厂的员工宿舍,租户也不少。”

虽然水电新村情况较为复杂,但垃圾分类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在党建引领下,这些被大部分小区看作“负担”的因素,却成了推进水电新村垃圾分类的有力帮手。原来,在居民区党总支推动下,社区经常与周边单位进行党建联建,联手为附近居民和员工宣传垃圾分类。参与积极性高的人还能获得一份实用的宣传品,鼓励大家发动身边人践行垃圾分类。

IV[FY6A3ZIM{AJU){7XNJDB.png

自我加压!做“分类”不止要分类

虽然大部分居民都能主动做好垃圾分类,但社区“三驾马车”并未松懈。据了解,垃圾分类实行后,居民需要提前在家做好分类,这一改变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这里的房子面积小,部分人觉得本身就拥挤的厨房再放两个垃圾桶很不方便。”徐晓伟解释道,“为了解决困难,除了加强宣传引导,我们还为每户居民发放了家庭式两分类垃圾桶,尽量减少垃圾桶占据的面积。”

VF){0@3~B4_K{0E7P$8Q(K9.png

在非投放时间,物业彭经理还会加派人手不定时巡视小区。同时,配合街道安装带有人脸识别的监控探头,使小区不分类或小包垃圾落地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垃圾分类成效稳步提升。

监控探头安装后,小包垃圾落地现象有所改善

居委寄语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区“三驾马车”在党建引领下逐渐走上了正轨,感谢社区志愿者的辛劳付出,感谢物业保洁的身体力行,感谢遵纪守规的居民鼎力支持,是你们的努力让我们生活环境更加美丽,让我们生活质量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