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会说话?定海的垃圾分类开启“智慧时代” ! 2021-09-15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来避免“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局面的出现。作为全国最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的环保措施始终走在了全国前面。
在今年上半年,定海路街道在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中位列全市各街镇第10名,在杨浦区考评中位列第2名。(点击查看详情名单)
定海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有哪些亮点?就让小定带你走进定海,看看数字化管理与垃圾分类是怎么结合的?
垃圾分类也可以数字化
小区垃圾投放环境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率先将数字化管理技术引入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街道,定海路街道积极完善居住区“一小区一方案”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通过垃圾分类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管理效率。
在定海社区的隆昌大楼,我们终于一睹神秘的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芳容”。看着干净整洁的垃圾站,你很难把它和曾经脏兮兮、淌着污水的垃圾站联系起来。
住在附近的张阿姨面对安装好的数字化管理设备,连连竖起大拇指。在垃圾分类措施推行以前,大家都是把垃圾随意地混在一起,远远地抛进垃圾站中,对于后面的处理毫不关心,所以时常有混着厨余垃圾的垃圾袋破损,里面的油污洒出来。不少人路过都要掩鼻,这些垃圾既污染了环境,又不美观,还可能招来蚊虫。
在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及音响设备,并建设了数字化平台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端实时查看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一旦发现居民有未分类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提示音,实时提醒居民注意垃圾分类。
该区域的负责人也能凭借监控追究垃圾溯源,精准到户,进行教育引导,让每一个居民准确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同时配置的除臭、洗手等装置,也在不断提升投放点周边环境质量。
逐步推进,提高效率
同样的设备也被安装在了海鹏苑。
据小区的物业负责人介绍,该设备自安装以来,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在数字设备的监督和提醒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会主动遵守垃圾分类的相关举措,在垃圾投放的时候会自觉地根据不同的品类进行分门别类。
而垃圾处理的志愿者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能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了解垃圾站的具体情况,在垃圾堆满后可以第一时间内进行清理转运,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得垃圾分类的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科技赋能,点亮生活
在智能化垃圾站的不远处,还一并安装了全新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定海率先完成与市平台的数据信息系统对接,进一步促进了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据居委书记介绍,这是杨浦区推行“两网融合”的产物,通过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在全区范围内大范围投放智能回收柜。居民可以通过绑定微信等方式,将家中闲置的可回收物带到楼下,垃圾站即可便捷地进行回收。不论是废纸皮或是塑料金属,都能投入其中。回收柜能根据回收物类型进行智能称重和估价,将钱款直接打到绑定的微信账号中,居民可以轻松提现。
采访过程中,正好遇上了小区居民前来投放可回收物,面对小定的询问,他们都对回收柜的安装表示了高度的满意。原来的可回收垃圾他们经常嫌麻烦,就直接一并投入垃圾站中,并不能起到回收的功效。
也有部分居民会打包堆放在防火通道中,带来了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随着智能柜的投入使用,居民可以更加便利地将垃圾进行环保处理,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
随着杨浦滨江开发建设和旧区改造的推进,定海逐步进入了转型发展、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定海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目光也落在了加强精细管理、促进绿色发展的理念之上,积极探索新时代的垃圾分类管理相关措施,从探索从单纯依靠人防逐步转变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
未来,定海将会有许多的新建小区,我们相信以此新模式,引导各个小区重视采用新技术推动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明天的定海肯定将变得更加干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