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让社区政务服务更便捷、更温暖丨杨小通看杨浦⑬
2024-12-05在“一网通办”六周年之际,杨浦区推出“杨小通看杨浦”专题系列报道,让我们跟随杨小通一起,在政务服务的细枝末节中感受杨浦“一网通办”的速度与温度。
从“窗口办”到“就近办”,再到如今“上门办”,长海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政务“服务圈”,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使智慧政务服务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进一步提升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特殊人群的办事体验,以实际行动绘就为民服务“同心圆”。
就业帮扶很贴心
“感谢街道,帮我儿子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让我全家多年愁闷一扫而空!”前不久,戴先生将一面写有“情系民生促就业,暖心服务惠万家”的锦旗送到长海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对其就业困难期间所提供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据了解,戴先生儿子从2022年开始由于求职心态和履历问题,多次求职未果,长海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业就业组为其提供了职业指导、就业信息服务和岗位推荐等一系列帮扶服务,最终为其找到合适工作并成功入职企业。
为全面提升辖区就业服务水平,长海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还精心打造了就创指导室。作为长期提供就业服务的阵地,服务站依托周边产业集聚效应,与多个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构建服务联动机制,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六大就业服务,包括就业需求排摸、就业岗位募集、就业供需匹配、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援助帮扶以及创业指导服务。
高频事项随时办
长海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先后在国华广场、国和一居委、文化佳园睦邻中心、翔殷路791弄为老服务中心、长海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上理工科技园党群服务站增设社区事务延伸服务点和自助政务一体机服务点,为社区居民和公司白领等群体提供更多便利。
在国华广场打造的24小时自助办事服务厅,实现了政务服务从8小时延伸至24小时的跨越。“一网通办”超级终端可受理14个条线约104项社区事务,涵盖了新版社保卡开通、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补办更新、社保个人信息查询、电子证照打印、离线码打印等热门服务。智能文件柜可用于存放“一网通办”业务的回执件及办结材料,业务办理成功后,受理中心将会短信通知市民前来自取,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简单。
便捷服务在身边
在国和一居委会,一台小小的政务双屏电脑,却能为小区内众多的住户提供“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服务。国和一居民区共有住户4453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有1992人。因距离中心较远,对于很多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办事非常不便。
而这台政务双屏电脑可以通过“远程办”功能,实时与事务受理中心条线工作人员“屏对屏”连线、对话,为居民办理31项高频办理事项,对于国和一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而言,有了这台机器,凡是遇到相关业务政策咨询,也可以通过设备和事务受理中心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和沟通,随时解答居民疑惑。
在文化佳园睦邻中心、翔殷路791弄为老服务中心引入医保自助服务设备,此设备包含“医保就医记录册制作、参保人信息查询、医保账户密码设置与修改、综合减负试算、参保对象信息变更、参保凭证打印”等六项功能,有语音提示功能,也有代办功能,社区居民只需要刷一下社保卡或者医保卡即可办理相关事项,实现医保经办服务自助化,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政务服务上门办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办事体验,长海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跨前一步看见困难群众的需求,倾听老年居民的心声,开通“上门办”服务,将远程虚拟终端搬到了居民家中,送到了居民的面前。
长海路街道“上门办”服务主要为80岁以上老人,失能失智、无法到场办理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或其他有实际困难的人群提供183项个人事项远程办理,居民可通过居委会申请和电话申请两种方式提交需求。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收到居民申请信息后,将核实其是否符合上门帮办条件,确认好上门帮办时间,并在居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带好设备一同前往居民家中按业务流程为居民办理业务。
下一步,长海路街道将不断提升“一网通办”延伸点和自助机的覆盖率,推动线下向线上平移,缩小数字鸿沟,大力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民生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