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找“钥匙”打开黄山“门”——赴杨浦区跟岗学习干部全身心体悟收获满满

2024-01-12

“上海为什么可以?”三个月来,这是在杨浦区跟岗学习的每位黄山干部都会问自己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是,如何借鉴上海经验开启黄山未来发展的新大门。期间,他们争分夺秒,看上海的基层治理、营商环境、智能管理、人才储备,看上海政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此次,他们跟岗学习的根本落脚点都聚焦在黄山发展上:如何从上海经验中找到那把“钥匙”,打开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大门”?

学深 看“小政府”的大作为

今年8月,黄山市与杨浦区签订组织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共育创新型干部“新锐·扬帆”计划,围绕加强组织交流共建、干部培育资源共享、优秀年轻干部共育、人才引育工作共促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10月12日,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明带队到上海市杨浦区座谈交流,并选派5名干部到杨浦区跟岗学习。

抵达上海后,跟岗学习的黄山干部们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拉紧 “开弓之弦”,迅速开展各项工作。

赴殷行街道跟岗学习的屯溪区黎阳镇党委书记章云飞到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参观调研街道“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12345市民热线派单中心和城运中心指挥大厅后,深受触动、压力倍增。

章云飞说,通过参观调研,不仅全面掌握一张工单是如何做到快速响应、实现闭环解决,也全面学习“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智能管理模式。创新推出的智慧车棚安消一体化一网统管平台场景建设,街道168个非机动车库与城运管理平台全面对接,还有垃圾分类、智慧养老、高空抛物、多格合一、数字孪生、智慧气象等各类智慧场景,都值得学习借鉴。

黟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金鑫在定海路街道跟岗期间,了解到街道把“共建共治共享”这一主线贯穿工作始终,创新“三微治理”,发挥“三师三顾问”作用,持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构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的“1+3+17+X”的党群服务体系,把社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回去后,我们将充分学习借鉴上海经验与模式,拓展“睦邻黟家”社区党建品牌内涵,延伸社区服务阵地,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努力形成管理无死角、服务无盲区、诉求全响应的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金鑫表示。

悟透 全身心体悟上海发展生态

在新江湾城街道跟岗学习期间,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林一凡率县卫生健康委、县医保局负责人到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健康委考察学习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医药示范创建、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养结合等工作。

“我们要借鉴杨浦区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推动我县医药卫生改革各项工作开展。”林一凡说,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中的经验,结合歙县实际情况创造性转化吸收,并加强两地在中医药工作方面的合作,探寻“海派”医学传承密码,连接起“新安医学”与“海派”医学的沟通桥梁。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阵地,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一线前沿,也是解锁‘上海答案’的重要切口。”在江浦路街道跟岗学习的休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冯腾海切身感受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火热实践,体验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成果,在蓬勃的发展脉动中,他力求解锁解答好“上海答案”,对接嫁接好“山海经验”。

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在这里被形象地称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驾马车”,如何让小区里的“三驾马车”同向发力,达到预期效果?江浦路兰州居委会创新开创“三五”共建联盟、“1+6+3”工作机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成功推动6个小区“三驾马车”互学共鉴、齐头并进,实现了从社区治理“后进生”到“优等生”的华丽转身。冯腾海认识到,休宁县当前的社区治理基本还是居委会挑大梁、甚至是唱独角戏。上海的这些经验,正好可以学以致用,而且这活生生的实践绝非“纸上得来终觉浅”,而是可以因地制宜开新花结硕果。

控江路街道跟岗学习干部、祁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康立勇到岗第一天就积极融入杨浦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中,积极参与到《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的全市最大规模拆除重建项目——凤南一村拆除重建项目第二轮征询、第三轮签约的全过程。该小区建于上世纪50年代,改造范围内共有房屋35栋,待改造房屋总建筑面积为6.8万平方米,共涉及1813户。从第二次100%签约时的老屋前吃顿“团圆饭”,老街坊邻居满脸的笑容和热腾腾的百家菜;再到提前25天最快速度实现3个100%后的全部搬离,1813户邻里期待“凤凰涅槃”时的挥泪暂别,康立勇深刻认识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见证了街道干部们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民心,这些都是跟岗学习最宝贵的财富。

做实 上海经验助力黄山发展

在沪期间,跟岗学习干部还积极拓展“朋友圈”,用心、用情、用力讲好黄山故事,做好当地企业与黄山市产业结合文章,做好有机衔接和资本营销。

12月1日至3日,黄山市区域公共品牌“田园徽州”走进上海市杨浦区举办的供销市集农副产品展销会,全面推介我市品质优良稻米、笋干、葛粉、茶油等30多款绿色有机农产品,获得上海市民的青睐和认可。

为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借助上海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黄山市精特优农产品加速“走出去”,章云飞在学习期间,紧抓活动推广机遇,实地考察外省入沪农产品合作推广经验,积极谋划搭建合作平台,为我市“田园徽州”区域公共品牌旗下农特产品争取了此次免费展销机会。

“我们还推动促成了黄山、上海两地供销集团合作洽谈,双方就下一步合作发展达成了一致共识,目前相关事宜正在推进当中。”章云飞表示,田园徽州作为黄山市农特产品的龙头品牌,通过黄山上海供销合作平台,采取专题巡展、每月市集、线上销售等形式开展多方位合作,可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品牌推广,在为上海消费者提供更优产品和更好服务的同时,还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跟岗学习期间,林一凡利用在上海跟岗学习契机,探寻歙县与上海合作契机,在沪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产业双招双引。康立勇则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杨浦区生态环境局等专家学者对接交流,谋划推进长三角生物多样性的祁门篇章;还拜访了上海市部分健康养老企业,积极宣传推介,为加快建设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奔走呼吁、寻求合作。

学习不是单向的,跟岗学习干部也时常将自我思考、黄山做法与上海同仁们交流。“在基层治理中,处理居民矛盾纠纷是社区和街道干部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道难题。对于这道难题,我们黄山也有自己的优秀答案——‘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冯腾海和金鑫都借着主题教育述学机会,向街道同事们介绍“作退一步想”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内涵,以及“听、理、劝、借、让、和”六字工作法,相信徽州智慧黄山答案也会为上海的基层治理提供新的助力。

体悟实训“取真经”,思想观念为之一新。跟岗干部们表示,将始终保持赶考的心态、实战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将上海的开放理念、前沿探索与成功经验内化于心、深化于行、转化为效,让上海一流的项目、潮流的模式、顶流的人才走进黄山、扎根黄山、赢在黄山,为大黄山建设贡献实训力量。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