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外创意对接中国市场,北欧创新中心亮相进博会丨进博会时刻

2023-11-07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自2021年开始,进博会设置了创新孵化专区,为全球的小微企业提供在中国展示创意、宣传产品的平台,对接中国的资本市场,助力企业成长。

谈及创新孵化,杨浦区无疑是一个典型案例。为持续擦亮杨浦创新发展名片,本届盛会,杨浦重点推荐了4家企业亮相创新孵化专区,不断探索可持续创新。北欧创新中心(Venture Cup China)就是其中之一,它已连续4年亮相进博会。

北欧创新中心是专业从事国际双创赛事运营、科技创新交流、助力海外企业对接中国、加速中国科技企业了解目标市场开拓海外资源的创新创业国际化服务平台。依托全球高校及合作伙伴网络,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绿色低碳、医疗科技、农业科技和数字化等领域。

11月6日,北欧创新中心承办了第六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绿色低碳”赛道最具市场潜力奖复赛活动,优选5家绿色低碳相关的优秀企业参与现场路演、角逐冠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为继续响应杨浦区各项创新创业国际合作政策,北欧创新中心将于11月7日、11月8日进博会期间,分别举办2023中国-北欧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论坛暨第八届上海·杨浦“创业之星”大赛启动仪式以及2023年大学创业世界杯成长组全球总决赛。这两场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是本次创新孵化专区的重点、亮点活动,吸引了在场众多参展商、专业观众预约报名、参与其中。

本届进博会北欧创新中心展团,由14个国家/地区的70余家优秀科创企业组成。涵盖医疗健康、绿色能源、人工智能、服务贸易、工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等众多行业。

人工心脏能完全替代患病的自然心脏吗?如何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手语翻译软件如何消除听障患者的沟通障碍?在国家会展中心北馆的北欧创新中心展示区,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却存在技术盲点的问题,都能得到专业回答。

链接新赛道,将优质海外企业“引进来”

今年,北欧创新中心展团实现了再扩容,引进几十家海外优秀的初创企业,旨在借助进博会这一大平台,进一步促进海内外科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除了北欧五国,企业触角还延伸至巴西、新加坡等地。

来自瑞典的Scandinavian Real Heart,其开发的Realheart® TAH用于治疗晚期心力衰竭,可完全替代患病的自然心脏;来自新加坡的E3A Healthcare亿杉医疗,专注妇幼健康领域的创新型医疗器械,旗下的亿杉YSJ-20智能新生儿黄疸仪产品自2022年启动市场推广以来已进入120余家医院,每年服务数万家庭;来自丹麦的南丹麦大学“humAld”项目开发了一款专为聋人服务的手语翻译软件,在用户的智能手机或个人电脑上直接使用人工智能和摄像技术,消除沟通障碍。

在绿色赛道,来自波兰的Magic Power公司,专注于清洁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来自丹麦Fresh Air Company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器,运用了瑞士最先进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技术,且由100%再生塑料制成……这些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进博会的国际舞台上释放科技“能量”。

聚焦“可持续”,共建“一带一路”

北欧创新中心自落地杨浦以来,一直与杨浦区保持着紧密的合作,通过吸引优质北欧企业来到杨浦,并与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相关基金和创投对接,为优质初创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生命孵化周期。近年来,北欧创新中心持续致力于促进国际科创交流,推动并协助海外科创项目对接中国市场。

为进一步协助促进杨浦对外科创交流和人才落地,北欧创新中心与杨浦区合作举办了多场活动。今年先后举办了杨浦(北欧)未来企业家圆桌会暨国际科创合作论坛、杨浦(巴西)未来企业家圆桌会、杨浦-丹麦科创经贸圆桌会等,取得积极效果。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进一步加深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谈及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平台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北欧创新中心项目经理施龚怡告诉记者,“未来,北欧创新中心将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建设平台’,通过创新创业孵化、国际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教育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我们也将通过数字经济平台与国际双创赛事结合的形式,帮助国内外初创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增加企业曝光,让其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多双边经贸合作交流机会。”

今年是杨浦创新发展20周年,创新是杨浦的第一动力。本届进博会,杨浦交易分团着力聚焦“从0到10”创新全链条,不断为创新发展赋能。接下来,杨浦将继续携手北欧创新中心,通过进博会的溢出效应,集聚资源、携手各方,一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