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聚焦】关于“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你最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8-08-13一、“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
是“谁”?
2017年,为进一步推进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国家创新型城区、更高品质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区一基地”的建设,杨浦区启动建设“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五角场学院”),旨在打造双创领域的“黄埔军校”,成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创新创业企业加速平台。
五角场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性教育及服务组织,也是一所新时代背景下,没有围墙、非传统教学的创新创业大学,不提供一站式服务,是双创服务集成平台。这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一项创举。
学院由杨浦区政府联合高校、行业龙头企业、投资人、创业导师,共同办学,连接“创新创业者”和“赋能方”(包括政府、高校、投资人、大企业、创业服务机构及导师)两大群体。汇集了政策、资本、人才、市场和技术五大优势,其核心价值是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效率、更有持续性地对接资源,做深做精做细纵向服务与管理,真正发挥五角场学院“连接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二、“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
想做什么?
Empower精准赋能:联合创业“赋能方”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对接平台,针对创业者的痛点,予以精准诊断与赋能。
Extend 创业延展:帮助学员企业延展合作网络,构建产业联盟、同学会、俱乐部等特色社群。
Efficiency提高效率:构建模块化双创服务产品,提高政策、资本、人才、市场、技术五大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Enhance 联通资源:对接政府、高校、投资人、行业龙头企业、培训咨询机构、创业导师等专业创业赋方,构建双创合作网络。提升国家创业能力,合理配置创业资源。
Enlighten 创新启迪:传播行业前沿资讯,激发社群碰撞交流,营造创新软环境。
学院选拔杨浦优质创始人才作为首批学员,首批目标300家,包括两届杨浦创业之星大赛获奖企业240家,杨浦区双创试点企业。将采取个性化服务,定制化培训。
三、“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
优势在哪里?
政府搭台:相比于市场化服务背后的商业驱动,五角场学院侧重于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提供公益性服务。如,学院目前已与杨浦区司法局达成合作共识,整合区内律师团、公证处、法律援助等现有资源,就“法律诊断”“团购常年法律顾问”“一对一专家咨询”等建立合作机制,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提质增效: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预先自海量服务供应商中甄选出优质企业,并以专业眼光自海量信息中过滤遴选出业内最前沿精准信息。学院既是创新创业的连接器,也是加速器;既要打造双创赋能的资源池,又要建立优秀企业的项目库。既服务创业者,也服务赋能方,帮助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对的人,得到对的服务。
课程体系:学院基于创新创业者及创新企业成长各关键阶段的核心诉求,打造由创业服务包、分层定制培训课程、高端论坛等多品类服务构成的产品星群,优化配置创业资源,加速提升创业能力。
例如:
a薪火计划链接赋能方和创业者,赋能早期企业和项目,从创业认知、经营战略、管理技能等方面打造创业铁军;
b添翼计划面向成长性企业的CEO,进一步完善成长期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创造丰富的资源聚集机会,提升创业者的软实力;
c创业服务包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财税、融资、企划、运营等全品类服务,高效快速促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
名师加持:原复旦大学副校长冯晓源出任学院首任院长。学院师资汇集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多家知名学府的名师,以及各领域的专家和行业大咖。
同时
学院以开明的治学精神,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及行业引领者推出前沿高端名师讲坛,集聚社群,推出各产业行业领袖营及训练营。
相关背景
创新引擎如何持续加速?
——杨浦创新创业论坛着眼未来双创发展
今天的杨浦区拥有近25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有79家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以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太赫兹产业园为代表的一廊、一圈、一谷、一园,以强劲的发展速度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者的目光,让大象起舞有秀场,让蚂蚁雄兵有空间。目前,杨浦区已经有7000余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青年创业企业和“四新”企业,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独角兽”和“隐形冠军”。
未来的杨浦区将如何做好创新创业工作?为了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要求,由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复旦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杨浦区科委共同承办的上海杨浦创新创业论坛,日前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举办。
两所名校的率先改革
近年来,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在双创推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 ,位于杨浦区的复旦创新走廊已汇聚千余家企业。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致辞中介绍说,近年来,复旦大学一直和杨浦区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围绕三区联动、三城融合这一主线,走出了产学研深度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过去,复旦大学成果强调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原理创新,跟企业对接的能力差,与资本对接的意愿弱。在改革探索中,复旦大学着力破解“前孵化”问题。如今效果已经显现,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介绍说,2016年,复旦大学签订的战略许可合同金额达到5.46亿元,同比增长44倍。
同济大学与杨浦区联合推动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6年的产值已经达到327亿元,开创了中国三区融合、校地合作模式的典范。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这样解释自己对高校双创工作的理解: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创新资源集中地,理应成为社会创新引擎。
如今,同济大学已经完成了全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全面建立了学时、学分、学程、学历等4个方面的改革;今年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9月迎来首批学生。未来,将努力实现100%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50%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任务,10%学生完成专业、辅修学习和创办优质创业企业的目标。
创新趋势从草原回到大都市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核心思想是‘创新’。目前,世界创新的发展趋势已经从草原回到了大都市。在这5年期间,所有硅谷的大公司都在纽约城市里面设立最新的研究中心,大都市成为创新最重要的核心区。”谈起未来的双创发展趋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激情澎湃。在他看来,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大城市将是中国的未来,杨浦模式是中国的未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创新竞争力将代表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创新竞争力。
吴志强介绍说,明年,同济大学将举行全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特等奖可能有100万元的创业启动奖金。同济大学特别希望和政府、大学、产业园区一起决策,也希望有很多的“独角兽”在杨浦区诞生。
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学院
在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共同为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揭牌。
复旦大学原副校长、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晓源告诉记者:“现在高校的教育给学生赋予了很多创业的基因,但缺乏的是如何将创业者的能力继续提升;而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的目标就是要把创业者培养成企业家,要完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致力把创新创业学院打造成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互联互通平台。”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寄托了杨浦人对未来双创工作的梦想。人才、政策、技术、金融、市场五大要素的结合,必将让杨浦区的双创工作迸发出全新的火花,燃起更加夺目的创新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