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造进行时,五角场华丽蜕变中!老杨浦说,它曾“默默无闻几十年”?

2017-10-28

  入夜,站在五角场下沉式广场,

  地铁十号线在地下轰鸣而过,

  “彩蛋”在头顶变幻着迷人的光芒。

  不过,很多人一到达地面,

  依然会摸不着方向……

  说起五角场,

  有人在这里度过校园时光

  有人从小见证它的变迁

  有人说它是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有人说它曾是“下只角”

  五角场总是自带热点

  前段时间,

  五角场万达的成片商厦集体关停

  大型施工车开进来,工程队日夜施工

  家住五角场附近的居民和学生们不禁惊诧:

  五角场万达将撤离了?

  nonono

  其实,一场改造升级正在酝酿!

  不止万达,巨型“钻石连廊”、奥特莱斯、

  更便捷的交通……

  统统可以有,且正在陆续改造和亮相中!

  那么现在改造进度如何呢?

  “新万达”1万平方米运动街区亮相

  改造升级力度不亚于重建

  国庆黄金周期间,经过半年大规模改造的五角场万达华丽归来,首期亮相的是一楼占地1万平方米的运动街区。从五角场黄金珠宝城到运动街区,这样的改造不亚于推倒重建。

  半年前,万达广场围起了栏杆挡板,这场号称五角场万达开业11年来最大力度的改造,涉及调整面积达8万平方米。除了巴黎春天、特力时尚汇两幢楼保留不动,以第一食品为主力店,以万达影院、宝大祥为主力店,和以沃尔玛超市、黄金珠宝城为主力店的三幢裙楼均在调整。

  改造中的五角场万达广场

  ↓↓↓

  改造升级后的效果图

  ↓↓↓

  记者日前到实地探访发现,

  除了万达IMAX影院仍在营业,

  各栋建筑都在大规模施工,

  从外观上可以看到,

  连接五幢商业裙楼之间设置的6条连廊已基本成型

  ↓↓↓

  “新万达”处处贴满了“潮玩·再造”的主题标志,可见此次改造后,万达广场将变得更年轻。其中,第一期开业整整1万平方米的运动街区,更是年轻人的运动天堂。运动馆内布置得如同运动场,闪着光的篮球框,各种奔跑姿势的模特,一条长长的跑道在运动馆内部延伸,各门店的入口均为流畅的曲线形状,沿着跑道逛一圈,正好把所有品牌都浏览一遍。

  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旗舰店汇集于五角场!

  比如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NIKE形象店

  ↓↓↓

  还有Under Armour、Sunglass Hut、FILA、Descente、斯凯奇、New Era、Oakley、MLB……22家全球著名运动品牌旗舰店统统来了。一起亮相的还有B1层主题街区,地下藏着18家国际知名服装品牌、14家时尚精品、12家精致餐厅。

  东方商厦变身“城市奥特莱斯”

  明年春节前开业

  前段时间,五角场东方商厦闭店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关注。

  闭店后东方商厦就开始重新装修啦!升级重整后,B1至4楼共5个楼面将转型为百联在市区内首家“城市奥特莱斯”,预计明年春节前正式开业。

  以后阿拉可以随时去逛家门口的奥特莱斯,

  购买物美价廉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啦,

  期待ing~

  此外还有交通调整,让杨浦人去市中心的路更好走

  还有还有,

  淞沪路、闸殷路、三门路形成的五岔路口

  将建起的一条“钻石连廊”

  点击图片获取更多五角场改造计划详情

  ↓↓↓

  从2006年12月起,万达广场在邯郸路淞沪路口开业,沃尔玛、巴黎春天、新华书城、万达国际影城落户其中。后来,淞沪路翔殷路口的百联又一城于2007年初开张,加上四平路黄兴路口的东方商厦和四平路邯郸路口的苏宁电器,五角场成为上海人的“公共客厅”。去年,五角场“最后一只角”——位于翔殷路黄兴路一角的合生汇广场开门迎客,成为五角场商圈内最大的商业载体。

  对于越来越璀璨的五角场,

  居住在杨浦的人们无不自豪

  不过不少上海人也知道,

  五角场曾被称为“下只角”

  就连一位老杨浦人“读史老张”也承认:

  在许多上海人眼里,五角场曾是名副其实的“下只角”——热闹的地方屋矮人杂,冷清的地方芳草萋萋。直至十多年前,还有人曾这样评论五角场与周边高校的关系:

  “有如此实力的同济建筑系却没有在五角场建设一座好的建筑,有财大的高级商贸人才却没有改变五角场商业的混乱,有复旦这样一流的人文系科却没有在五角场培养起哪怕一丁点儿文化精神。”

  梁宁宁《五角场的谎言》

  葛红兵主编《城市批评?上海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解放以后

  五角场默默无闻、与世无争了几十年

  忍受过各种不屑和批评

  1926年五角场环岛

  过去的五角场商业形态如何?

  标志建筑是怎么来的?

  让我们从这位老杨浦的口中,

  一起窥探下五角场过去的掠影

  ↓↓↓

  五角场曾一度贫瘠荒凉

  一会是市区,一度是郊县

  我第一次去五角场,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读小学的时候。记忆中的五角场,贫瘠荒凉,60路公交车一过宁国北路桥(今黄兴路桥),就到了宝山县境内,视野豁然开朗,万顷良田,一望无际。且河渠纵横,水资源丰富。

  五角场原属“新市区”,当地人习惯称此地为“新上海”。五角场的人们到市中心去,称为“到上海去”;市中心的人们到五角场,叫作“到新上海去”。1952年9月,五角场归并到“江湾区”,1956年,又合并为“北郊区”,后归属杨浦区,五角场一直属于“市区”。但是,“大上海计划”的光环褪去后,五角场与“市区”的定义渐行渐远。1959年3月,五角场由宝山县管辖,成为“郊县”,这对于五角场来说,也算是“名至实归”。

  然而,五角场划归宝山县,对于地处五角场的复旦大学来讲,问题不小。

  复旦大学老校门

  时值三年困难时期,物资供应紧张,郊县的肉票、油票配给远少于市区,复旦师生员工的待遇明显吃亏。从那时起,复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就不断向市领导请求,将复旦大学重新划归市区,但一直未得到解决。1977年在他病重时,他告诉家人,凡是市领导来看望,都要提醒他再提此事。“市领导问他最后有什么要求,他说,我个人别无所求,但希望一定要为复旦解决划市区的问题。”(吴中杰《复旦园里长镜头——记陈望道先生》,《海上学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1984年9月,五角场终于划归杨浦区。

  标志性圆球雕塑曾被批“品位低下”

  以为是“埃菲尔铁塔”,结果“像个晾衣架”

  1980年代末的五角场

  左边大楼为朝阳百货公司

  右边为空军政治学院大楼

  说起五角场地标,不能不提起环岛中心的那个圆球雕塑。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运会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行,因为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要来出席开幕式,全市上下格外重视。开幕式定在江湾体育场举行─五角场郁郁寡欢多年,终于引起了人们的重新关注,拓宽马路,改善环境,五角场人着实振奋了一阵子。

  全运会开幕前夕,一个不锈钢雕塑在五角场环岛中央矗立:钢柱撑起一个象征地球的圆球,不算巍峨,但也鹤立鸡群。当时的新闻报道称,这一雕塑寓意体育健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将“永久纪念五届全运会的召开”,引得不少市民前来观赏。然而,这个雕塑粗俗平庸,粗看像一个放大了的晾衣架,除了没有什么美感,倒是与当年五角场落拓寒酸的面貌相映成趣。

  一位读者在某报撰文说,他骑自行车沿着四平路前来“瞻仰”他心目中的“埃菲尔铁塔”,那年四平路一带都是低矮的平房,到了三号桥(今中山北一路口),仍看不到“埃菲尔”,直到在国定路口,才看到那个“晾衣架”,这一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1990年代初已经被广告牌包围了的环岛圆球雕塑

  1990年代,不锈钢圆球被一座高37米、名为“世纪的旋律”的城市雕塑替代,材质依然是缺少品味的不锈钢,造型是向上攀升的弧线,还有汽车盘旋而上,远远望去,像一座汽车广告产品的展台。难怪有人评论道:

  “雕塑俗套的造型、在阳光和雨水中变得斑驳的低劣的质地和五角场的品味一拍即合。”

  梁宁宁《五角场的谎言》

  曾经的商业旗舰店

  热闹的“小光明”电影院

  从前,五角场的“商业旗舰店”是朝阳百货商店,但商店规模仅是两层楼瓦房,经营面积400平方米,主要经营鞋帽服装、日杂用品。商店橱窗破旧,时常积着厚厚一层灰。直到1989年10月,“朝阳百货”被一排9层楼的商住两用房替代,易名“朝阳百货公司”,五角场才终于有了像样一点的“百货大楼”。

  1980年代初的朝阳百货商店

  五角场的娱乐场所,非“五角场放映站”莫属。1950年代,这里没有电影院,而是当时流行的农村电影流动放映队。1961年,放映队租用坐落在国和路、翔殷路口的二军大礼堂,开始定点放电影,这个简陋的礼堂被称作“五角场放映站”(“文革”中,一度改称“红星放映站”),对外售票营业。五角场终于有了“电影院”,当地居民称其为“小光明”。

  不过,“小光明”岂能与“大光明”媲美?不要说放映的电影是末轮次,设施更是简陋,观众座椅是长排木椅,一张长椅常常多挤上几个人,有时还要忍受长椅上臭虫的骚扰。场内没有空调,天热的时候只有吊扇嘎嘎作响。由于放映机机位较低,后排的观众只要站起来走动,银幕上就会出现观众的剪影。每次中小学电影包场,当电影结束、字幕升起时,总有调皮的同学站起来,向空中抛撒撕碎的纸屑,银幕上立马雪花飘飘,好不热闹。

  我在复旦读书的时候,五角场放映站的电影夜场最有人气,观众大多是来自附近的大学生。夜场散场,观众各奔东西,人流大部涌向附近高校。当年复旦大学晚上十点半熄灯,“大部队”涌向国定路校门时,校门早已关闭。不知是谁,在靠近国定路的围墙上扒开一个口子,里边竖起一条废弃的长凳,男男女女,个个身手敏捷,都从那个豁口翻爬进校,也算当年国定路一景。1983年,位于翔殷路南侧的翔鹰电影院落成,“小光明”终于结束了它的使命。

  市政府大厦为什么曾在五角场那块?

  日本侵略者曾赶走大批五角场原住民,

  迁来千余户日本移民,后来如何被遣散?

  关于五角场,还有更多说不尽的故事。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五角场的历史

  ↓↓↓

  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

  对于一度亲历过五角场的消沉和平淡,

  亲睹过五角场地标的矗立和消失的杨浦人来说,

  五角场默默无闻、忍受不屑几十年,

  如今早已脱胎换骨,

  散发着“彩蛋”般迷人的光芒。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