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申科技:互联互通标准通
2017-09-23

标准
听上去很远
离得却很近
……
得标准者得天下
2017年6月11日,苹果在最新商店条款中,正式将“打赏”功能列为应用内购买中的一种,表示苹果公司将从中抽成30%——如此有恃无恐,因为它主导了手机应用的标准。
再往前,2016年6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塑胶毒跑道事件,引发中央电视台评论:国家强制标准不出,毒跑道事件不止……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普通民众对“标准”一词可能稍显“无感”,但上面举出的例子,让人了解到标准的威力。以前人们常说,电器看日本,汽车看德国,手表看瑞士……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确立标准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最高信条——正是由于英特尔确立了中央处理器(CPU)标准、微软把持了操作系统的标准、苹果主导了手机应用标准,它们才能轻易地挥起这张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到处吃香的,喝辣的,忙得不亦乐乎。
大数据背景下的标准化
2005年,润申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以服务我国标准化生产、传播利用为使命,打造面向各行业创新需求的动态标准化体系为目标。公司成立之初,通过自主研发的搜索技术,在标准法规领域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动态“标准法规数据库”,将海量数据转化为高级别的信息资产,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贴合需求的大数据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标准化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
润申信息科技入驻有着7000平方中心绿地的长阳谷科技园内,约1080平方的办公区域,休息区、景观区、办公区聚合的布局,为公司创新团队打造了原力释放的无限空间。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大力推进标准化事业改革发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超过10万项,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项。如此众多的标准数量,由于检索标准的途径相对贫乏,标准化的服务也局限于文本级的查阅,使得国内企业缺少对于标准的整体认识,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润申“标准通”的研发就是为了克服这一困难,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为企业标准化管理提供数据级、应用级的服务。在“标准通”的研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挑战,标准题录采集、清洗,数据格式的统一化问题,就使得开发人员十分头痛——纷乱复杂的数据类型,难以达到统一存贮和检索的要求,数据结构化的技术方向也难以把握,摆在面前的这一个个拦路虎若不能啃下,标准数据源的自动更新是难以达到的,研发人员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将自由格式数据转化为统一格式数据。为此公司上下一心,全情投入,用两年时间开发出数据转化通道和数据结构化标准,借助这个通道来统一转换各种格式的数据。一个难题又一个难题,逐一克服,五年后,“标准通”终于成熟,并投入使用,迅速占据了上海70%的市场,这是润申科技自主开发的标准化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了标准查询和管理的随时随地,并且形成PC端、云端、移动端三合一的标准服务生态闭环,为客户营造了一个基础性的核心大数据云平台,通过三方合一的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应用场景。
从“标准通”到“协作通”
2016年,润申开始研发“协作通”,经过一年积淀,投入使用,这一软件的开发满足了在线协同沟通、资源支持、全员参与的三大需求,很好地克服了过去在标准制修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标准制定的客观性和效率。标准的制定关乎一个群体,关乎所有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能够兼顾动态、透明,使得制定出的标准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从而增加公众对于标准的接受程度,使得标准真正引领产业的发展。在“协作通”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标准中表格和公式的处理,数据交换格式的统一化等挑战,实现了标准通、易审图、协作通三者之间的互联互通。
“协作通”的意义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前瞻性,为标准真正走向工作生活提供了一个发生平台。这一模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利益各方抒发自己的意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输出“中国标准”一直都被视为最高追求,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有新闻报道,《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爱情故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医者仁心》、《西游记》等中国电视剧风行于非洲一些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数字电视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后,被全球14个国家采用,覆盖全球近20亿人口,带动中国多个数字电视品牌和电视剧走出国门。
润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标准行业领军企业,走在前头,潜力无限,它将不仅滋润着申城众多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必将滋润着中国标准走向全球的滚滚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