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最暖城区”,如何让企业在“刚刚好的时候获得刚刚好的温度”

2025-04-21

  “现在正是我们‘最冷’的时候,面对当下的关税大战,公司业务量暂时受到冲击。但区委主要领导在关键时刻关心我们企业经营情况,帮助企业研判发展形势,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让我感到特别温暖。”

  4月17日,在2025年首场“YOUNG”系列人人议事厅民主实践活动上,欧坚网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基中的发言,成为了全场焦点。

  在这场开放性的交流活动上,围绕颗粒度、响应度、包容度等方面,市区人大代表、驻地企业家、专家学者百余人齐聚一堂,开展民主议事,探讨“最暖城区”如何做好加减乘除,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暖”字当头,激活“一池春水”

  在杨浦各个企业负责人的眼里,打造“最暖城区”,应该“暖”在哪里?

  “暖是边界感,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暖是公平公正,能够各得其所,各乐其乐的环境。”

  “暖是兼容并包,有容错的机制,有退出的机制。”

  “暖是在我创业失败的时候,政府给我提供的资源和信心。”

  ……

  今年2月,上海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8.0版,特别将“提升企业感受”写入标题,来自需求端的期待和诉求,成为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焦点。

  现场亮出区人大常委会前期调研征集的企业需求云图。“希望政府加大对新兴领域企业包容度或成长周期支持。”“希望政府对小微企业减负增能给予经营指导。”“建议帮助缩短企业融资周期。”“建议增强对优秀技术型人才的吸引能级。”这些需求涵盖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政策扶持到政务服务,从市场拓展到人才培养,每一条需求都反映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现场大家纷纷抢起话筒,各种观点不断碰撞,企业家和代表们在一次次提问中细致、深刻地了解到政府更多的惠企政策,不断找到解决企业堵点难点的方法。

  而对葛基中而言,带领这家传统报关企业突破当下困境,他已然找到方向。依托杨浦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葛基中正在尝试通过“数字人”接单代替人工接单。“我们已经实验过,能提高工作量5-7倍。”但葛基中也坦言,作为传统企业,要研发这一系统存在困难,“区里的许多头部企业或许可以帮我们这个大忙,我们也希望区里借平台经济的优势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就,帮我们蹭一蹭他们的‘流量’。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个报关平台。”

探索营商环境“最优解”

  今年以来,中央、市委相继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针对现阶段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上海市发布包括六个方面26条措施的《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真问题”。杨浦区积极响应,落实相关部署,在营商环境优化中推动“最暖城区”变得更暖。

  “百联ZX自项目改造及开业期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很多商户都是第一次到商场开店,对入驻、办证都非常茫然,政府跨前服务、精准指导,还对IP活动场地给予大力支持,让商户们在寒假前迎来了二次元消费高潮,推动我们从传统百货转变成二次元生活方式的聚集地,大大提升了商场的品牌影响力。”百联ZX造趣场副总经理胡婷说。

  杨浦不断深化科技园区“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率先在全区创新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机制,组建信用惠企“服务团”畅通信用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出“3310”引才计划,“最暖城区”的温度还在持续上升。

  服务加码的同时,杨浦也在为企业减环节、减时间、减次数……本次优化营商环境8.0版本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优化“一件事”办理流程和环节,为经营主体提供“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简易办政务服务。“办事流程越来越简单,审批程序越来越方便,创业在杨浦越来越便捷。”十多年前,上海大不自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蒋旻宸怀揣10万元钱,从海外归国创业。现场,他道出来杨浦创业十几年的感受。现在他的公司已经从一个人到百余人,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小树,他相信未来他的公司定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建议围绕链主经济,进一步增加链主经济的黏连度,提高交流频次,促进链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建议破除政策壁垒,助力产业上中下游集聚。”“我们急需创新转型,希望能得到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技术支持。”现场的企业家在交流发言中,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合作网,扩大了朋友圈。杨浦区也正在发挥“大厂”“大学”集聚优势,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针对企业发展特点和共性需求,细化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等机制,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杨浦,推动区域发展效能乘倍增长。

  和企业打交道,杨浦始终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实施“无感监测”对象清单和“无事不扰”事项清单,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在企业最急需时,最要紧处。持续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领域,落实免罚、减罚事项,帮助企业家专心致志搞经营。

法治护航

夯实优化营商环境“根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此次议事活动中,法治保障成为重要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市区人大代表都提出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要充分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我想讲一句,叫‘扶老帮小’,我们有很多老企业,是杨浦的根,它保障了杨浦稳定发展到今天。这些老的企业在面临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给足他们法治的保障,只有法治保障的温度和力度达到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现场的人大代表表示。

  “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是一种检查时亮证行为。建议相关部门要宣传到位,否则商户无法分辨怎样的亮证算合理合规。”针对现场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都及时作出了回应。当前,杨浦区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组建区级工作专班,出台本区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着力实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查后可评价”。

  今年区人大还将与市人大联动开展《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这是对法治保障营商环境的有力践行,也是回应企业关切的重要行动。活动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将对活动中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和归集分析,并开展跟踪监督,不断解锁“最暖城区”持续向暖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杨浦区人大常委会迭代升级“人人议事厅”民主实践3.0版,活动从重点关注民生保障关键小事向聚力全域发展大势要事拓展,从发动社区群众谈问题提建议向集聚三区合力建真言献良策拓展,从搭平台、促沟通、求共识向推动议而有决、议而有为、议而有果拓展,创新推出“YOUNG”系列“人人议事厅”,指导深化基层人大协商机制,打造“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可议的协商好氛围,形成更加包容、开放、有序的人人议事新图景,为杨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投资杨浦公众号

  转发时间:2025-04-21

  来源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1EUjTMeRZg5JxNhsZNtppA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