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采】时空智能新赛道,“星地一体”永不失联丨独角兽 在杨浦
2024-05-29编者按:栽好梧桐树,引育金凤凰。杨浦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正帮助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加速脱颖而出。在杨浦,“创新秀带”活力迸发,暖意十足。
在日前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杨浦有6家企业上榜“独角兽企业”,2家企业上榜“独角兽潜力企业”。独角兽企业日渐成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生态的风向标,“独角兽 在杨浦”栏目,聚焦杨浦独角兽企业,分享企业发展历程和成长经验,为推动杨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一起走进,千寻位置,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公司,2015年8月在杨浦成立。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积累和落地实践经验,千寻位置探索出了一条时空智能产业的全链路。公司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础定位数据,利用遍布全球的5000多座GNSS星基/地基增强站、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
打通时空智能应用全链路
2016年5月,公司成立不到1年时间,千寻位置即宣布,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投入运行,开始向全社会提供实时厘米级、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
踏入“无人区”,千寻位置第一次把天上的卫星建立在云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基础上,组建一支又懂互联网,又懂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气象科学等技术的百人算法团队,从地基增强站的接收机、“潜龙”时空服务器、软件算法,全部自研,来满足高并发、高可靠、高可用、快速迭代等要求。
随着全球第一个北斗加速定位服务“千寻立见(FindNow)”发布,将耗时30秒以上的初始定位时间缩短至3秒,填补了中国北斗系统的加速定位服务技术空白,这项服务对于提升中国时空大数据安全意义重大。
2017年,千寻位置首款高精度定位模组——“千寻魔方”正式发布,开启“终端+定位”服务合作模式,第一次把消费级模组的定位精度提升到0.618米。同年,千寻位置用户数量突破1亿,日活跃用户近2000万,日服务次数达2亿。截至2020年5月,千寻位置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
千寻位置对精度的探索不止于此,2019年,千寻位置发布内部代号为“潜龙”的新一代时空服务器,基站单站可用率优于99.9%,核心技术、算法等全部自主可控。2020年,千寻位置与华为合作,标志着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首次进入消费级市场。去年十月,千寻位置举行“永不失联”线上发布会,正式发布多款集成卫星通讯能力的时空智能产品,实现多场景下人员、设备和信息的“永不失联”......
全生命周期梯度服务+培育
为何选择落户杨浦,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回忆,当时主要考虑到两方面因素,“一是上海卫星导航产业基础较好,二是卫星导航产业需要大量海外人才和科研人才,杨浦科教资源丰富,对这方面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强。”
扎根杨浦多年,杨浦的后勤保障也证实了陈金培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杨浦发出的一众“服务包”中,最让企业津津乐道的还是去年7月26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在杨浦区首席服务员“云上倾听线下倾情”活动中,作为首席服务员,为千寻位置有限公司开展“一网通办”现场“帮办”服务。
当时,千寻位置有限公司在申请监事备案登记业务,却因一些问题导致申请登记业务办理时间远超过《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要求作出变更决议后30天内登记的间隔,因此无法完成登记。企业相关负责人来到区市场监管局摊位前,向现场帮办的首席服务员尼冰询问该如何解决困难。尼冰耐心细致地指导其将相应材料准备齐全,并引导企业将相关情况说明一并写明,助力企业解决问题。“尼区长现场为我们答疑解惑,很快就将问题解决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暖心服务。”
以领导干部“帮办”为契机,杨浦从新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聚焦办事居民需求,不断全方位推进“一网通办”改革进程,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政务服务体验再升级。目前,随申办市民云、企业云·杨浦旗舰店已上线“杨浦首席服务员"专区,拥有“专属政策”和“专项政策”两项内容,汇聚了众多部门惠企利民政策,实现政策精准赋能,助推杨浦高质量发展。
在资本市场迎来改革大提速的时期,杨浦也在着力为企业打造“科创会客厅”。浦江四期实训营去年在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开营,面向长三角地区选拔60家入营企业,分为“青苗班”和“杨帆班”两班授课,采用梯队式培育计划。浦江四期学员千寻位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彦琼有幸参与并分享了企业在时空智能领域的产品布局及解决方案,“非常感谢区金融办搭建的平台,通过这次的学习,收获知识、收获友谊,并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周彦琼表示。
3个月的时间里,实训营通过资本市场、财务实务、法务实务、管理提升四大模块集中授课,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式的科创金融服务。课程内容包括A股IPO重点指引、企业内控的价值、科创板上市法律审核要点与多元化融资风险把控、如何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公司管理水平提升等。此外,还带领学员参访上市企业,开展科创服务直通车、浦江路演日、科创力量系列走访等实践内容。
从“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到“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近年来,杨浦企业发展和区域能级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杨浦区列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58家,高新技术企业1104家,均位列上海市中心城区第一名;已有100多家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挂牌,其中境内外各类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有20多家。
“企业上市是衡量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引擎。”区金融办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店小二”,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通过大力储备上市后备资源、开展全周期梯度培育、搭建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桥梁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企业综合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帮助企业厘清上市思路,科学规划上市路径,加快上市进度,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资本市场“杨浦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