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有所需,“疫”往无前 | 隆昌路隔离点体育系统志愿者工作侧记

2022-05-20

2022年“五四”青年节,体育系统6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紧急奔赴新建的隆昌路隔离点,以青春为名,冲锋战“疫”。

 

区少体校校长田青作为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肩负“班长”职责,全力以赴做好上传下达、多面协调以保障隔离点高效运转。她密切关注工作人员状态,及时观察点位可能的隐患,做到跨前一步、防患未然。比如,刚开始运营的几天,信息组的志愿者们几乎都是新手,面对复杂的抗原、核酸检测流程,以及频繁的人员入住、信息登记、房间调整等生成的庞大数据处理量,即便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还是疲于应付,会出现错漏,严重影响了大家的情绪和斗志。田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不动声色地疏导安慰之外,还经常制造小惊喜缓解大家的压力,会悄悄把玫瑰花茶和红糖水挂在熬夜赶工的伙伴们所在的房间门把手上。

隆昌路隔离点日均容纳密接人员300人以上,最高峰时近500人,加上7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日常吃穿住用,都由体育局竞训科长吕华明一人负责协调保障。当过兵的他,退役不褪色,用军人的爽利特色高效服务,能独自完成的,绝不麻烦别人。新来安保人员住宿空间局促,他主动联系,挖掘场地资源,最终解决了十几个人的住宿难题;条件所限物资储备不足,他骑着三轮车满场地寻找被褥垫子,还主动帮大家收拾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在他勤奋又暖心行动的感染下,大家都半开玩笑地说:你一个人扛起了一个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区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栾云平,因为有着参加社区志愿防疫一个多月的经验,原本以为作为熟手可以直接上岗,没想到,她与区体育活动中心的副主任杨寅,区少体校网球教练黄超、区柔道教练周艳等志愿者一起被分到信息组。正式上岗第一天,就接收人员到凌晨一点,第二天又轮流参加做抗原、核酸,和数据打交道,千头万绪、焦头烂额,整个信息组被来了个下马威。栾云平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每次房间、人员信息变动记在便签纸上,确定信息整理在笔记本上,时不时就拿出两本账对对表;杨寅心思缜密,不声不响建立了工作台账,将每日进舱人员、解离人员、转阳人员、核酸人员打印张贴在墙,以备随时查阅;黄超、周艳黄金组合紧密衔接内、外场,确保名单信息第一时间顺利流转到内场,其他时间经常跟吕华明一起保障后勤、打扫卫生。

  
 

大家分工有序又合作无间,在前期准备、人员管理、流程梳理以及数据核准、提取、整理输出表和数据提取、小程序和视频制作等各环节与其他志愿者有效沟通,快速磨合,摸索出一套完整流畅的工作体系,做到每天可以精准处理所有数据。

“疫”有所需,“疫”往无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上海保卫战场上,体育系统党员干部用丝丝入扣的言动携手坚持,并肩坚守,矢志坚信众志成城!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