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充分就业|看社区乐业@江浦路街道
2025-01-21近年来,杨浦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稳就业,惠民生”为目标,全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更好展现区域街道在响应速度、工作力度、服务温度等方面的有力举措,彰显基层乐业服务“实景图”的风采,杨浦区人社局特开设“高质量充分就业”专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看社区乐业”的第三站——江浦路街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就业是民生之本。江浦路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高质量“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千方百计稳岗拓岗,持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辖区居民就业服务工作。
聚焦重点群体,创新服务模式
街道聚焦2030和4045就业群体,尤其是应届大学生、低保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等,创新构建“一环+两核+六站点”的闭环就业服务链,即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轴心,引领“江浦汇·宝地”乐业空间和“江浦·睦邻”乐业空间“两核”支撑,带动六个就业服务自助服务站点充分释放“大能量”。通过走访排摸,明晰需求,建立微信服务群,完善就业服务数据库,确保服务对象的底数清、情况明。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开展定制化及一对一个案辅导等分类指导、错位服务,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增能。
深化载体建设,夯实分类服务
空间依托抖音、B站、社群等新媒体平台,整合社区、高校、企业等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同时,根据2030青年群体求职需求特点,推进青年新媒体新业态就业服务,开拓就业服务新方向。邀请新业态领域企业家、新媒体达人等,围绕青年关注的“公众号运营”“短视频制作”“元宇宙”等热点问题开展活动。并开发“新媒体运营”“视频剪辑”“直播达人”等新媒体岗位,助力青年就业。
空间依托睦邻中心的公共服务资源,逐步探索“区、社、园、企、校”五方的互动融合,采取“多维式画像+订单式培训+靶向式指导+沉浸式体验+全程式跟踪+陪伴式服务”举措,提供专家辅导、赋能沙龙、政策宣传、企业参访、岗位推荐等综合性服务。运用风险预控化、服务全程化、对接双向化原则,从“需求挖掘”“岗位对接”“能力指导”“用工跟踪”四个方向,充分实现“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的精准匹配。
用好两个计划,助推求职就业
在硬件设施与服务模式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江浦路街道还借助两大特色计划,为求职就业注入动力。一是依托专家“一对一”指导计划,借助市区两级的专业导师队伍,为求职者答疑解惑,在其求职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通过专业力量进行就业帮扶,有效弥补就业援助力量的不足。二是依托展翅计划,引入社区慈善基金会,助力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将有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低保家庭列为“红色”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服务。针对父母失去低保后缺乏保障的顾虑,一方面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支持,通过提供实习机会、面试装备、交通和午餐补贴、升职加薪奖、稳定就业奖等一系列激励举措,帮助低保家庭大学生就业。
依托网络平台,塑造品牌形象
街道通过乐业上海、乐业杨浦微信公众号等官方账号,东方网、中华青年报、一点资讯等媒体,搜狐网、腾讯网等自有网络媒体,以及小鹅通、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做好活动推广、直播推流,加强宣传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提升街道乐业影响力。“江浦汇·宝地”乐业空间凭借立足大连路总部商圈开发2030青年群体促就业特色服务项目、打造商圈“夜市+招聘”人气岗位推介会等被评为2024年度上海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特色服务站点。“江浦·睦邻”乐业空间在开展促就业服务的同时,聚焦4045就业困难群体、小个专从业者、楼宇企业职工等群体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以多元化的“助业”措施助力新兴领域“家门口就业”,2024年成功实现就业113人。
新的一年,江浦路街道将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探索社区就业服务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夯实、提升江浦路街道“15分钟社区就业服务圈”辐射效能,不断推动地区就业服务再升级,努力实现社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