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杨浦区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2021-08-30杨教〔2021〕65号
杨 浦 区 教 育 局
关于印发《杨浦区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中小学(含民办):
现将《杨浦区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杨浦区教育局
2021年8月28日
杨浦区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
(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区域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健全区域中小学学生手机管理制度,规范手机管理工作,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严格对标落实。主动对接教育部、市教委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主动对标“五项管理”实地督查45项要点,确保落实到位。
二是分层分类实施。根据学段特点和学校情况开展分类实施,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指导。
三是疏堵结合、正面引导。优化管理模式,做好分类指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重点任务
(一)细化管理措施
1.因校制宜,制订实施方案。学校手机管理要做到“一校一案”。各中小学严格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区教育局相关工作精神,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研制切实可行的校内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制度(方案),完善校内手机管理具体办法,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2.明确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中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申请表格及申请流程由学校具体规定。进校后手机由学校手机保管责任人统一保管,规定并严格执行学生手机不得带入课堂。有寄宿学生的学校应制定学生手机在生活区使用的管理办法,每天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手机使用时间。明确对违规使用手机学生的惩戒办法。学校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完善校规校纪,对学生校内违规使用手机等情形的惩戒作出明确规定。
3.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学校要确定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确保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建立学生在校期间对外必要联系的公共通道。学校可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必要对外联系的免费公用电话或其它通讯方式,广泛告知师生和家长,并确保紧急联系时使用畅通;学校应明确家长与学生联系的热线电话,确保重要事情及时传递到学生。落实作业管理相应规定。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教师严禁将作业通过手机变相布置给家长。加强对电子学习设备的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确保电子设备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教育引导
1.完善设施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学校要加强校园内公共阅览设备建设,充分开放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时政等信息,确保满足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引导学生体悟现实生活的快乐,为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创设条件。
2.优化管理模式,坚持疏堵结合。一是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教育引导、监督管理职责。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有教育和监管责任,要监管孩子带入校园的手机与申请登记的手机一致,不给孩子买过于贵重的手机,不默许不纵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二是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主题教育课、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三是要避免“一禁了之”、“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防止学生在校外、家庭报复性过度使用手机;要疏堵结合,优化管理模式,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形成育人合力
1.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通过校园网、学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通过政策讲解、数据比对、警示案例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使学生、家长和教师理解和认同手机管理的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形成手机管理方案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2.做好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协同。一是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设指导课程,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到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讲清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必要性,争取家长对学校手机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二是引导家长带头防止手机依赖,为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做好榜样;引导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指导孩子安排好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督促家长履行监管和教育职责,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不当消费等行为,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打造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意义,将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紧密结合,将手机管理摆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要把智能电子手表、电子平板等设备与手机管理统筹考虑,确保手机管理落实过程中“不变味”。
(二)加强培训,明确职责
学校要加强教职工培训,让广大教职工熟悉本校学生手机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并结合全员导师制,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做好教育教学、家校沟通、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和分享手机管理的有效做法。
(三)依法定规,合理实施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的制订要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家长意见,做到依法依规,同时要注意手机管理规定的教育性和人性化;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落实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四)纳入考核,强化督查
学校要建立考核机制,将手机管理融入对学生、班级的管理评价内容;将“规范作业布置”、“不得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等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常规管理考核评价工作。教育督导室要将学校手机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手机管理要求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