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在身边】织密为民“服务网” 绘就城管进社区新“画卷”

2025-03-20

  有这样一位城管队员,他积极投身“城管进社区”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城管人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他就是杨浦区大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组组长杨成。

  一、善于“出点子”,答好社区治理“疑难卷”

  杨成同志所负责的片区,老旧小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比如其中的幸福村社区,该社区有多户居民饲养信鸽,违建的鸽舍不仅存在结构安全的潜在风险,鸽粪、鸽毛等废弃物带来的异味和环境污染也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容易引发邻里纠纷。为此,杨成带领组员对该社区的违建鸽舍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掌握了违建鸽舍的数量、规模、位置以及养鸽人的相关情况。实地调研发现,部分养鸽人虽持有养鸽证,却没有按照规定搭建鸽舍,而是擅自占用公共区域进行建设。杨成积极沟通联系多方,共寻良策,形成联合治理方案,同时与相关行业指导部门联合约谈养鸽人,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最终鸽棚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杨成是“社区环境的守护者”。该鸽棚案例也成功入选2024年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城管社区”优秀案例。

  二、肯于“撸袖子”,答好基层调解“加分卷”

  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杨成总是耐心倾听各方诉求,积极协调化解矛盾。某社区内楼下住户起先因噪音问题与楼上住

  户发生矛盾纠纷,后又因两家都分别占用公共绿地种菜、养花等问题,相互投诉多次,甚至上诉至法院。杨成接到投诉后,他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认真倾听并分析两家矛盾产生的原因,抽丝剥茧了解症结所在,后多次上门分别与双方沟通,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邻里相处之道,并对两家占用公共绿地的行为进行劝解,并帮助他们清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并撤诉,一场邻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杨成深知城管工作不仅要严格执法,更要贴心服务。在“城管进社区”工作中,他积极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作为持有律师证的中队法制员,他不仅时常给同事授课讲解,还申请成为公职律师,定期为社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法律知识解答。

  三、敢于“啃硬骨头”,答好民生发展“幸福卷”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杨成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社区共建共治。他所负责的片区保障性住房较多,有关敲除承重墙、违章搭建等投诉较多,为此他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平台,建立了城管、居委、物业、居民四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社区难点、痛点问题。为确保管理服务和执法保障达到“1+1>2”的效果,他还积极利用社区居民联络群,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在他的努力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杨成同志秉持“学思想、强党性、重法治”的执法理念,坚持学思用贯通,知性行统一,以社区为家,把居民当亲人,在一线执法岗位上用心用情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