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全力做好特殊人群关爱保障 ——杨浦区疫情期间特殊人群关爱保障工作 2022-05-05
自全域静态管理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市民政局工作要求,杨浦区紧兜孤老、孤残、高龄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底线,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目标,建立健全主动发现、资源调配、配送到家机制,强化精准帮扶,做好托底保障。
一、形成阶梯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不能断档、基本民生服务不能停步。我区高度重视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4月7日,制定并向各街道发送《杨浦区阶梯式管控期间特殊人群基本生活保供保障的工作方案》,迅速形成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联动的阶梯式特殊群体关爱保障机制,三级网络上下保持畅通联络。区层面,建立由区领导牵头,商务、卫健、民政、残联、城运中心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区级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协调机制,指导街道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保供、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帮困服务、紧急就医等工作。街道层面,成立疫情防控期间特殊人群关爱保供保障组,由街道分管领导、老龄干部、残联干部、救助干部、儿童督导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组成,形成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专班机制,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指导居委会做好各类特殊人群的保供保障工作。居委会层面,按照“就地整合、精准服务”的原则,成立特殊人群关爱小分队,开展“邻里守望”行动,由居委干部(块长)、楼组长、志愿者、下沉机关企事业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等组成,志愿者与特殊人群一一结对,包干到户,专人负责。此外,充分整合“老伙伴”志愿者、社区关爱员、助残员、社区养老顾问、儿童福利社工等资源,充实小区志愿者队伍的力量。
二、重视底数排摸
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不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底数排摸。3月30日,迅速排摸本区各街道涉疫敏感群体信息,初筛出老、弱、病、残、孕、困等涉疫敏感群体10.36万人。4月9日,进一步加强托底保供对象的底数聚焦,共排摸出高龄独居老人、重点关爱残疾人、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等“重中之重”关爱对象共计9606人。4月28日再次梳理本区老年人群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名单库”,进一步加强重点聚焦。对于重点人群,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区残联以及各街道,多方协力,梳理应急帮助渠道,公开相应的服务热线。
三、叠加多种关爱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特殊人群叠加多种关爱模式,加强关爱帮扶力度。一是加强指导,完善社区关爱志愿服务体系。向街道发送《关于抓紧组建社区关爱志愿者团队缓解配药难特殊人群副食品保供难的通知》,指导街道、居委会成立相应的特殊人群关爱工作力量,并成立相应的志愿者关爱队伍,落实“邻里关爱”“楼组关爱”“社区志愿者关爱”,衔接好“最后100米”配送工作。二是主动发现,及时补位应急关爱举措。4月10日晚,杨浦区民政局牵头区残联、区城运中心、商米科技公司共同组成了杨浦区线上养老顾问志愿者及特殊人群关爱志愿者团队,启动对独居老人以及其他特殊关爱人群的电话关爱,截至29日,累计呼出电话18124通,覆盖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散居孤儿、重点关爱残疾人等1.8万余人,其中有4060人提出帮助诉求,主要集中于食品、药品、日用品等基础物资的提供,这些诉求均及时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予以对接,对电话关爱中发现个别高龄独居老人存在“无人照顾、情绪差”的情况,督促街道做好重点关注。同时,商米科技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出于应急对接的需要,自费购买一批物资,在街道、居委会力所不及情况下,及时做好相应的“补位”保障,累计派送2393份物资(包括水果、蔬菜、大米、牛奶、尿不湿等),进一步满足了特殊人群的紧急物资需求。
四、加强物资保供
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把物资保供作为特殊人群重要的“生命线”加以保障,加强资源调配,努力解决好特殊人群的“菜篮子”、“医药箱”问题。一是畅通商贸保供渠道。督促街道落实《上海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封控期间托底保障对象副食品保供方案》,指导居委会组织好特殊人群副食品的日常购买。同时,商贸接收的我区第二批4.5万份免费蔬菜全部派送给孤老、无人照料的残疾人,此外,还向各居委免费配送大米、罐头食品,以备特殊人群应急之需。二是做好社会捐赠物资派送。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区商务委、合作交流办等条线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包括杨浦对口帮扶地区在内的许多外省市纷纷向我区捐赠蔬菜包等生活物资,由区物资保供组派发给各街道送到特殊人群手中。近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盒马公司也向特殊人群捐赠爱心物资。同时,各街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及时关爱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及困难人群,如国药控股有限公司、万物新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江西商会等重点企业、单位。三是为老助餐服务不断。坚持为老助餐服务,解决老人的“就餐难”问题。封控期间,通过“重点供餐企业+街道睦邻小厨+社会餐饮力量”的方式,确保每个街道不少于1家供餐机构。目前的日均供餐量近4000客,之后在睦邻小厨逐步开放的情况下,预计日均还能再增1300客。四是努力满足求医问药需求。自疫情发生以来,各街道均通过居委会、志愿者小分队落实代配药功能,并调拨专车做好外出配药工作。同时,依托上海就医保药应急平台、电商平台、产品供货商等渠道,居民“在线问诊+医保支付+药品配送”的全流程已基本打通,“足不出户”情况下的求医、问诊、配药需求,能够基本得到满足,对于个别复杂、特殊情况,区、街道、居委会加强三级联动,坚持“一事一议”,为个案解决就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