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科学种子,弘扬科学精神——第四届上海市“百草杯”青少年种子科学教育活动启动

2025-05-16 来源:上海杨浦

5月15日,第四届上海市“百草杯”青少年种子科学教育活动在杨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启动。本次活动由上海科技馆指导,上海市植物学会、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联合主办。活动以“播洒科学种子,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旨在为青少年搭建科学探索与实践创新的优质平台。

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上海市科技馆展教中心主任张雪容、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曾除非、杨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周梅、上海市植物学会理事长黄宝康、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上海市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刘国璋共同参与启动仪式,正式开启第四届“百草杯”青少年种子科学教育活动。

陈华处长高度肯定此次活动,指出上海始终将青少年科学教育置于战略高度,不断完善“课程+实践+平台”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持续提升。她强调,指导活动的教师应当加强专业引领、注重因材施教、推动多方协作,形成科学教育合力。

曾除非副局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强调,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举措,并鼓励青少年以好奇心为起点,以严谨态度和创新思维深入探究种子的科学奥秘。

黄宝康教授以“种子精神”为喻,指出种子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文化与希望的载体,并回顾学会76年的科普历程,倡导“让科学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特邀复旦大学卢宝荣教授和同济大学陈士超教授开展专题培训。

卢宝荣教授围绕“自然笔记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详细解析自然笔记的七大核心要素,强调“真、善、美相结合”的科学表达。他提出,科学报告撰写应坚持“准确、简洁、易懂”三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原创研究或综述分析推动知识转化。

陈士超教授则以“种子教具的创意设计”为主题,展示种子表现出的自然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或技术设计创意教具,提倡将种子萌发、扩散过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模型,培养青少年在STEM时代的实践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校长代表、教研员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下一步,杨浦区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的实践探索,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