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时尚 社区公益我先行——延吉新村街道第三批垃圾分类“风尚达人”(一)
2019-10-291.达人姓名:唐莉华 控江五村
继续巩固推进,争创达标街道
唐阿姨是控江五村小区的一名志愿者,一提起唐阿姨,居民们都会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唐阿姨平时生活中喜欢关心时事新闻,在新闻上得知上海要开展垃圾分类,且得知小区在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来居委报名想为垃圾分类出力。“我相信上海一定能把垃圾分类做好,我要为小区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认真地说。
于是每天上午她就精神抖擞地站在小区84号甲垃圾箱旁,有前来倒垃圾的居民,她都会上前和他们耐心解释:“湿垃圾倒的时候要把袋子破了,大骨头是干垃圾不要放在湿垃圾里面,不要把有毒有害的倒在干垃圾箱内……”还有一项重要的事就是二次分拣,一袋袋倒的垃圾,首先要把没有破袋的垃圾破袋,然后进行二次分拣。天气渐渐热起来了,一股股难闻的臭味在破袋后飘出来,唐阿姨丝毫没有觉得脏臭,认认真真地把袋子一个个打开分拣,绝不漏掉一个,直到把收集的垃圾全部分拣完,才安心离开。同时,唐阿姨也是居民楼的楼组长,在空闲之余她都会去楼组的每个家庭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并手把手地教他们。
感谢这些志愿者们默默地付出,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人”,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2.达人姓名:丁杰 控江七村
垃圾分类要靠自觉,更要靠完善机制
丁杰是控江七村43号的楼组长,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896弄是自治管理小区且无分拣员,在居委会忙于寻找垃圾分拣员时,丁杰自告奋勇报名担任896弄垃圾分拣员和分类指导员。刚开始宣传垃圾分类时,很多居民不配合甚至冷言冷语相对,但是丁杰依旧坚持天天在垃圾房边宣传,以至于喉咙都嘶哑了……但是丁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放弃过,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依旧坚持在岗位上认真履行志愿者的工作职责。现在896弄垃圾分类已初见成效,大多数居民都认可和积极配合她的工作。
在平时工作中大家经常会遇到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但是丁杰态度非常好,秉承“你扔我拣”的原则耐心分拣垃圾,用实际行动得到小区更多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让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改善。
3.达人姓名:徐瑞荣 控江东三村
利国利民,为后世谋福
徐瑞荣是控江东三村小区70号602的住户,自从小区实行垃圾分类以来,他们一家都积极配合社区的垃圾分类活动,每次都能够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来进行垃圾四分类,纯净度高,并按垃圾投放时间点投放。他的做法得到了垃圾分类分拣员及志愿者的好评,并为本楼道做出了好榜样。
徐师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经常有一些邻居会向他讨教一些如何垃圾分类的问题,每次他都会很热心的为人家解答。有一次,一个居民问他粽叶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他告诉居民是干垃圾。居民就问他:“徐师傅,你怎么懂得这么多?”他回答:“我一直很关注垃圾分类,经常看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广告宣传片以及宣传资料,垃圾分类是一项保护环境资源,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大家都应该积极响应。”
4.达人姓名:王贞妹 内江新村
感谢居民的体谅和支持
王贞妹是社区一位退休老党员。她担任着小区楼组长和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角色。王贞妹平时注重学习并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垃圾分类活动,如主动上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和垃圾袋,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耐心地向居民宣传。她在家中就放置干湿两个垃圾桶,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并带领周边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她还特别关心邻居中的老年人,经常重复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投放垃圾。她常说:“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在志愿者王贞妹的带头示范作用下,社区居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为内江小区绿色环保舒适的生活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5.达人姓名:王宝新 控江西三村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是关键
王宝新是控江西三村的一位退休居民,而且是一名党员,退休后他经常参加小区志愿者活动。这次在小区居委会的垃圾分类宣传中,作为党员,他主动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志愿者队伍中,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他每次值班耐心指导社区居民如何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乐此不疲。如果看到厨余垃圾袋里还混着其他生活垃圾,王师傅也会耐心地提醒不能混放。有时发现混装的话,他不怕脏,主动协助居民分一分。”
控江西三村小区垃圾分类已有半年时间,他每天风雨无阻,一丝不苟地做好垃圾分类的指导宣传工作,与社区居民聊天时也会反复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他坚信垃圾分类要多宣传讲解,只有这样,每个家庭都会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就更容易了。他认为垃圾分类工作的起初就是“先进带后进”,将垃圾分类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所有居民。
目前小区居民们垃圾分类的意识比之前强多了,王师傅认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是关键,久而久之,居民们也就自然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