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活秀】旧凉亭玩出“新花样”,微改造带来“小确幸”

2024-06-20

  打造文明实践最佳阵地

  过去,延吉二村33号有一座旧亭,是小区最红的“打卡点”。基本上,每天早上阿姨爷叔们买好菜回来,就喜欢来亭子里坐坐,和老邻居一起说说笑笑地聊聊家常,分享今天我家做什么菜,这道菜怎么做更香……座椅不够座了,大家都非常热心把家中闲置的座椅拿出来,挤在一起“嘎闹忙”。

  只是可惜,亭栏基本已破损,部分桌椅更是早已破旧不堪。亭内还时不时地被助动车“霸占”,乱停放和飞线充电乱象屡禁不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可是如果因此阻拦老人们进出,就会让老人们少了一个“家门口”的公共休闲场所,难免遗憾。“我们已经离不开这座亭子了,真心希望能有好的解决办法。”

  很快,社区老人们的共同心愿被延吉新村街道知晓。2023年10月11日,党工委副书记奚烨带领宣文办工作人员来到延吉二三村居民区,向居委工作人员了解详细情况,倾听居民代表希望旧亭修缮的建议。同时,多番实地查看,决定把修缮旧亭作为“群众家门口”的实事来办,使其“物尽其用”成为小区居民更好地参与文明实践的最佳阵地。

  为美丽家园“添砖加瓦”

  在宣文办的牵头下,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党员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合力征集民意,通过走访摸排、议事协商等多种方式,邀请居民共同谋划旧亭改造方案、实施步骤和管理模式等内容,并取名“聚心亭”。

  现在,翠绿的装扮、干净的座椅、明亮的灯光,修缮后的“聚心亭”重新成为居民们的休憩之地。亭子设置了内外U型防撞护栏,防止电动车进入;原来花池的位置,采用木纹铝方通盖板加以封闭;新增晚间照明系统,为夏日乘凉创造条件;新增休息座椅靠背,提升休闲舒适度;铺设运动地胶,提供缓冲,减少运动损伤。

  最值得一提的是,“聚心亭”还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关注。孩子们用画笔传递文明,画出心中最文明的画面。还为楼道“扮靓添彩”,增添着美丽家园的魅力。

  居民李奶奶开心地说道:“以前的亭子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能和邻居在这里休息聊天,还能时常看到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又温馨又开心。”

  未来,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延吉新村街道将持续深化“文明生活秀”百姓大舞台建设。在文明实践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志愿者骨干做表率,投身于居民区各项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中,在社区培育文明新风尚,引领和凝聚了社区向善向上的磅礴力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