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青少年成长,打造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平台”延吉新村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专题协商活动

2023-09-0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平台作用,促进政协委员履职与社区治理相结合,8月31日上午,延吉新村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围绕“关爱青少年成长,打造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平台”开展专题协商活动。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胡星参加活动,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秦恒陪同参观。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活动组组长奚烨主持协商座谈会。

委员们参观了位于延吉新村街道第一睦邻中心的社区青少年成长中心“舒屋”,实地了解“舒屋”建设和项目开展情况。“舒屋”于2021年6月建成运营,是全国首家专注于朋辈心理支持、关怀青春期成长的社区青少年成长中心,致力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打造链接家庭和学校的“过渡空间”。

胡星对延吉新村街道在关爱青少年成长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经验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二是要明确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自发挥的作用,形成制度和成果;三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四是要提高效果,将经验做法转化为提案和社情民意,进而提升专题协商的效能。

座谈中,委员们围绕“关爱青少年成长,打造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自身工作及履职实践建言献策。

任  捷:建议增加老年人和青少年的互动,发挥老年人在经验、资源和专业方面的优势帮助青少年成长,同时,建议将延吉新村街道打造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平台的相关案例进行提炼总结,形成经验做法向全区乃至全市推广。

沈  卫:关爱青少年成长,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社区作为青少年生活的家园,要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加强事前干预即“治未病”,引入专业团队为青少年提供文化、科技、体育及生命教育等多形式特色活动和多元化服务,让青少年了解自身兴趣爱好,感悟生活美好,提升热爱生活的能力。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凝聚起广泛力量和社会共识。

惠  新:建议在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同时,多考虑青少年人群的运动需求,探索建设更多符合青少年特质的运动场所。结合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促进青少年与老年人的互动。

何爱琴:“舒屋”是一个创新的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能切切实实帮助到有需求的青少年及家庭,以这个平台做基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以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音乐,或者普及中医知识,辅以价值观的引导等方式,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出力。

曹海红:“舒屋”的创新之举真正关注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和谐向阳成长。希望能不断加强宣传,携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共同参与,扩大服务平台,深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们受益。

王如怡:建议发挥条块联动作用,以社区为平台,借助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劳动多元活动载体,吸引青少年融入群体、敞开心扉;增加心理案例剖析环节,让更多的青少年或者家长了解发现心理问题的雏形,主动参与心理舒缓活动,防治于未然。

袁文顺:建议“舒屋”与杨浦区高校尤其是开设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进一步增进互动,让“舒屋”的心理服务志愿者人群类型更为丰富饱满;针对青少年对青年偶像的崇拜心理,邀请奥运冠军、运动达人、电竞冠军等走进“舒屋”,既能积极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又可以积极传播“舒屋”的品牌效应,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结合打造“青少年运动健康之家”“一静一动”提升心理服务质量和效率。 徐  洲:孩子的心理问题直接关系家庭和睦和孩子人生。建议延吉新村街道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家长知道,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是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予以干预并纠正的。希望“舒屋”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帮助。

陈岳川:建议以加强家长心理教育培训为核心,拥抱孩子的天性,聚合家、校、社的力量,采取体育活动、兴趣培养、户外旅行等综合干预模式,辅助专业干预力量,全面立体提升青少年心理能力建设。

点赞0 收藏0